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小姐要出家(30)

作者: 天下无病 阅读记录

谢渺不愿意,谢渺不想去。

崔家几位小姐并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对她的排挤仅限于口头,或许曾经带来些许困扰,但谢渺毕竟活了两世,这点小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她无意去追讨谁的过错,也无意与谁深交,她如今一个人抄抄经书念念佛,不知有多惬意。

她刚想拒绝,一不小心对上拂绿的脸。

“小姐。”拂绿扯着嘴角,露出假笑,“您已经五天没出去活动过了。”

小姐若是拒绝和二小姐出门,奴婢便马上去告诉二夫人——她眼里如是写道。

谢渺讪讪地移开视线,委婉地道:“夕珺表妹……”

言之未尽,你懂得。

崔夕宁道:“夕珺妹妹明日与盼雁有约,只我与你两人出去。”顿了一息又道:“她往日性子耍得太过,今后我会好好管束。”

*

第二日上午,两人带了丫鬟坐马车前往宝樗阁。

崔府嫡出小姐出行所用的马车十分舒适,宽敞的内里可容纳六七人,中间立一张小案,摆着点心茶水。

谢渺喝了会茶,掀起车帘一角,打量着街上光景。

冬日初至,地白风寒,路上摊贩裹着薄袄,早早出来摆摊谋生。食香水汽,熙攘人声,此起彼伏地闯进来。一派市井烟火,勃动生机之色。

与高门大户不同,这些人兴许从未念过书,没有多少银钱,微小而嘈杂,顽强又平凡地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宝樗阁很快便到了。

门口立着两名面容清秀的少年,待崔夕宁与谢渺下车,两人殷勤地上前,“两位小姐里面请。”

宝樗阁是家百年老店,做珍品玩意儿出身。进门是一张长长的红木案,上面铺着红丝绒布,摆着大小不一的红木雕花盒,载着金银珠翠,琳琅满目。两旁立着一丈高的多宝格,瓷器玉瓶,应有尽有。

谢渺前世嫁于崔慕礼后便是宝樗阁的常客,深知宝樗阁不成文的规矩。

一楼迎客,二楼待客,三楼便是留客。

一楼迎客,谁都能进,东西值得一看却又不过如此。

二楼待客,品香茗茶,图得是精挑细选,独占一份。

三楼留客,那便要掌柜的亲自上阵,鞍前马后,用十寸不烂之舌,献珍宝哄得贵客高兴。

至于怎么分辨客人去几楼?那便要靠伙计的火眼金睛。比如崔夕宁今日穿得是莒裳阁二十两银子一米的素软缎,手腕上露出的是水头极好、通无杂质的玉镯,发间戴得是宝樗阁自家出的伽南香嵌珠宝簪,就连身后的两名丫鬟都衣着精致,落落大方。

两位少年的视线转向谢渺。

这位小姐穿着素雅,不显华贵,但气质独具一格。她唇边噙着一抹浅笑,随意扫视,未在任何一样东西上多做停留。珠光宝气没有晃花她的眼,她仿佛对旁人渴求的荣华富贵习以为常,又或者早已见过奇珍异宝,对普品漫不经心。

一种阅尽千帆,难动凡心的贵人气质。

几乎在瞬间,两位少年便默契地对视,躬下身子,右手往蜿蜒楼梯一展,恭敬道:“两位小姐,请上二楼。”

第14章

二楼设雅座,少年沏好茶退下,一名年约三十,长脸高个的男子笑吟吟地迎上来,“二位小姐好,我是这里的管事姜肖,不知道您二位今日想看些什么?”

崔夕宁道:“过几日是我祖母六十大寿,可有适合送作礼的玩意?”

“巧了,还真有。”姜管事笑道:“昨日中洲运来一尊福禄寿三神像,送于长者寿诞再吉利不过。”

崔夕宁道:“拿来瞧瞧。”

待姜管事走开,崔夕宁悄声道:“这里的东西比别家要精致些,就是价格颇高,给祖母送礼倒是不错。”

崔夕宁的父亲崔大老爷崔士达不是官身,才能一般,平日管管崔府的产业,为人相当古板固执。他自小对几个子女异常严厉,在钱财上颇为吝啬。

相比之下,崔二老爷崔士硕通礼开明,崔三老爷崔士仁平易近人,都比崔大老爷要好相处的多。

不消多时,两名少年捧着四五个红木盒进来,姜管事打开其中最大的那个。

“二位小姐仔细看看。”

那是一尊天然白冰玉福禄寿像,黄花梨木作底,刻字:心向福禄,喜祝寿辰。万事如意,颜欢永驻。

崔夕宁端详一番,问道:“是哪位师傅的作品?”

姜管事道:“出自中洲雕刻大师罗民生之手。”

罗民生是近几年很有声望的一位雕刻大师,京城人士尤为追捧他的作品。

崔夕宁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替我包起来。”

姜管事的笑容愈加可亲,“两位小姐,这里还有些小玩意,不妨一起看看。”

两位少年在桌上摆好盒子,姜管事尽数取出,分别是一支蝶贝嵌金簪、一对淡烟紫髓点翠珍珠耳坠、一块岫玉淡水珍珠腰牌及一枚小巧玲珑,莹红剔透的玛瑙幼鹿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