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我退婚了(43)+番外

作者: 溺子戏 阅读记录

日头正好,沈栀读得津津有味,正想往下读情节,孰料翻过一页,竟是上文连不上下文,沈栀的手指一顿,细细读了两行,竟是淫词艳曲!

沈栀的额角突突地跳,颤着手往后翻了两页,内容又跟前面连上了……她眨了眨眼,一时糊涂,想这是拓印时出错了吧?

抱着侥幸,沈栀看了一半的书得以继续读下去,可好不容易又到了下个情节点,往后一番竟又是艳词!越是读到后面,淫词艳话越发多了,到后面,竟还有插画,简直不堪入目。

沈栀眼睛热了,忙把书放回书架,连边边角角都收拾妥当,装成未曾翻阅的模样。

做完这些,沈栀仔仔细细地又检查了好几遍,心口砰砰地跳,这究竟是什么正经人,才会把这种书明晃晃地放在书架上?沈栀愤然离去,走出去拐角,又觉得失礼,退回去给江谏留了张字条,说是告辞。

冬羽和冬雀两人抱着食盒,坐在外头的马车上,脚丫不着地晃来晃去,粉绿色的罗裙和双环髻衬得她们灵动可爱。

她们看天看地,忙里偷闲呢,蓦然看到沈栀出来,放下食盒,拍拍手,迎了上去:“姑娘怎么出来了?和苏姑娘玩得不开心吗?”

沈栀到了地方,才发觉自己走得有些快,气息有点急,一副有东西在追她的模样:“……苏姑娘有旁的事要忙,我们先回去。”

冬羽自是不疑有他,扶着沈栀的手上车轿,边挑起帘子边问:“这会儿天凉,姑娘的手好热啊。”

沈栀的眼神乱了一刻,她明知冬羽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在问话,可她却脱口而出:“方才走路走的……”

这日夜里,沈栀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房里的香不重,淡淡的很是好闻,她辗转着翻身,想不明白江谏到底是个什么人,更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在这样严谨的经书里夹藏艳诗,沈栀卷了卷被褥,藏住自己发红的耳朵,下了定义:江谏是个登徒子。

-

翌日卯时,沈栀晨起梳洗,听冬羽说,孙大娘的首饰铺子因为沈栀的花簪,今年七夕挣的流水多了七成。

冬羽服侍沈栀更衣,语气愉快:“孙大娘送了好些首饰给奴婢,奴婢的屋子都没地方放了。”

“放不下就往我这儿放,你也是大姑娘了,得好好打扮打扮,省得那位小郎君以为我苛待你。”

冬羽面上一红:“小武知道姑娘人好,才不会那么想呢,他还跟我说,等姑娘及笄议亲出嫁了,还要给姑娘添妆,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挣钱。”

沈栀听得心头一暖,嘴上却继续打趣:“娘家人才能添妆,他是娘家人吗?”

冬羽脸上红扑扑的,被沈栀欺负得说不出话。

外头,冬雀忽然叩门,轻声细语地:“姑娘,长宁伯府送了好多礼来。”

沈栀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许是昨日去校场,被康平远瞧见了……

“是往二伯母那送的吗?”

“不是,帖子上写的就是我们采薇院,这会儿,张官家已经叫人把东西往我们这抬了。”

冬羽原本扬起的眉落了下来,瘪声瘪气:“这长宁伯府怎的一直烟魂不散啊……姑娘,这礼咱收吗?”

“作何不收?”

“啊!”冬羽不理解,姑娘这是又瞧上康公子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手感不好,有点短orz

第22章 引荐

“帖子上有写为何送礼吗?”

外面的冬雀顿了一下才回道:“未有。”

“既然如此,你差人同康镇抚说一声,”沈栀将帕子叠好,慢条斯理地收进袖中,“就说康镇抚的意思,我明白了,但左丞如今尚在常州赈灾,归期未定,等父亲归来,沈栀会替康镇抚好好引荐。”

这番话传进康平远的耳朵里,很不是滋味,他点名道姓地差人将礼送进采薇院,就是想送给沈栀,不想竟被沈栀理解成他欲和沈汉鸿牵线搭桥……

这该说沈栀不懂风情,还是说沈栀根本不想与他成亲。

康平远难得有些烦躁,他昨日才从宫里回来。

因着攸宁的事,皇上对他的态度冷了不少,甚至抬了申家小儿子申皓谦位列仪鸾,与他平起平坐,这便是在告诫康平远:朕身边的位置并不是非你不可。

康平远的心一下就沉了,他重生一世,自是知道皇上扶持他的原因,除了救驾有功,便是为了让康家与江家相互制衡,可他们连送女儿进宫这种小事都办不好,着实大器难成,皇上这时候点一个申家人上来,就是在敲打康平远,若他无用,早些弃了也好。

因着这事,康平远在御前当值,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出错,忙了好几日,终于让他逮到了一个机会,凭着前世知道的一份张右丞的奏疏,进言献策,解了陛下燃眉之急,这才勉强重获圣上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