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绛珠双生(37)

作者: 篱宁 阅读记录

黛玉听姐姐这样说起立刻来了兴致:“姐姐如何看法?”

嫣玉只是苦笑着摇摇头:“我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故事而已。”

江娘子一向是中规矩的人,最不喜听她们在背后议论皇家的闲话。平素她们私下悄悄议论倒也不管,但若传到江娘子耳中必然会被狠狠训斥;江娘子说高门贵女不该满心思议论旁人,否则与市井妇人无异,况且皇家威仪更不容许臣下非议,若传扬出去必然引火上身。

嫣玉也谨慎许多,很多怀疑就算烂在心里也不会随意说出。

到了盛夏酷暑时,也是最难熬的时季。

临风阁外树木茂盛,时有微风习习,也掠去几分暑气;只是树上知了蝉鸣,到午间就鸣叫不休,实是令人燥闷。

江娘子就让婆子丫鬟取来长竹竿涂上油胶将蝉捕捉下来,倒也能觅得半日安宁;只是再过几日又是一片蝉鸣,如此周而复始兴师动众。最后江娘子就让姑娘们搬到前院听学,屋里放置了冰块也很凉快,院外清风徐来,水光粼粼。

因江谣即将成亲,成大礼前跟随母亲江太太回到老家祭祖,祭祖后回京路过江南;江太太与江娘子姑嫂亦是多年未曾相见,江娘子就安排嫂子与侄女在南院小住几日,以便叙旧。

江谣的身量已是长高许多,出落得亭亭玉立,站在树下更显得人比花娇。

几个女孩子都寻着些许物件送给江谣,或是绣品或是首饰,权当给江谣做个留念;待江谣出阁,日后少能相见,如此也算全了同窗之谊。

江谣笑意盈盈地相谢过,又取了银钱在屋里摆了一桌夜宴和女孩们吃。

大家都是祝福江谣将得良婿;江谣羞红了脸,连道莫要再说这些,只说闺阁话。

“你们莫再打趣我姐了!”江诗也帮着江谣挡下。

吃了两盏冷酒,江谣却伤怀得红了眼眶,闷闷抿着酒黯然落泪。

大家忙劝慰着她,江谣卷着绢帕拭泪:“只是想到以后再不能和姐妹们一同玩了,想起才有些难过。”

都是未出阁的懵懂姑娘,虽也有家中母亲或嫂子教过成亲以后的持家之道,也只是懵懂地一知半解;在家里做姑娘和嫁到夫家做媳妇自是不同的,也让即将成亲的新娘子除却对大婚的喜悦希翼还有离开父母的恐惧不安。

江诗却也跟着姐姐一同落泪,低声抽噎着:“我也不舍得姐姐,我怕以后都不能常见到姐姐了。”

李纹安慰着她:“哪有大姑娘说要不嫁人的?亏你还是姐姐呢,我们可要笑话你了。”

江谣泪光闪烁地推开李纹,嗔道:“你净是乱说话,等日后你上花轿时可别哭哭啼啼的,让姐妹们笑话了。”

后来嫣玉悄悄问李纹,可知与江家大姐姐定亲的是什么人家?李纹细想才说起:“你应该也知道的。是保龄侯的长子,和你外祖家还是亲戚呢。”

嫣玉点点头,只是听到史家时却莫名想起穆莨在离开江南前交给她的那封信,让她转交给忠靖侯世子史瑾。

“其实听说保龄侯夫人为人也很是严苛,大表姐这婆婆恐怕不太好相处的。”又听见李纹叹息着说。

“纹姐姐,你见过史家的人?”嫣玉好奇问。

“几年前忠靖侯续娶了太太,正好和我外祖家是转了几道的亲戚;后来也都听我舅母说的,新娘子的那嫂子可是个厉害角色。”李纹低声说。

第20章

在学堂上,江娘子初次讲说女子的处世之道。

江娘子摇着羽扇,端坐在案后,很有诸葛先生运筹帷幄的风姿;冰鉴里的冰逐渐融化,散开凉意,屋里暑气已尽然消散。

“你们知道何为好女?”江娘子和颜问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柳宁安认真地答说,“好女应是宜室宜家的女子。”

黛玉略一思索也说:“《邶风·燕燕》有云,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方为女子之德。”

江娘子较为满意地点点头,便又说起:“自古以来,好女配佳婿;郎君应考取功名建功立业,女子以管合内宅教育儿女,才能夫妻和睦家族兴盛。婚姻一事,更为结两姓之好,合秦晋之谊。”顿了下江娘子才继续说道,“世人愚见,为女子者,一生不过是在家为人女、出嫁为人妻、生子为人母而已;其实女子与男子并无不同,为君之臣,为国之民,为苍天之有责,为天下之己任。能在青史留名之女子实为罕见,却是莫大的殊荣,她们才应是你们所向往之典范。”

听着江娘子这番言辞,嫣玉突然觉得从前她的确对江娘子误会甚深;她以为江娘子只是循规蹈矩古板贤惠的女子,没想到江娘子还有如此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