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侍寝宫女之后(70)

作者: 熊丫丫 阅读记录

在齐欢儿的阐述中,很多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都被考虑得十分周全。

她指出,除了种子优劣的选择之外,土壤、气候、耕作方法等也是影响和决定农作物收成的重要因素。她提出,可以将土地按照品质的高低,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档次,不同的土地适合种植不同的庄稼。

也建议出了农人的耕田之道:先从黑土开始,这是因为黑土少沼泽而又易保持水分。早耕的先于时令,晚耕的又后于时令,于是冷热不调,庄稼容易遭受灾害。

田地要大而平,水沟要窄而深,这样才利于生长。播种不要太密集也不要太疏松等等。

这些内容,有些是继《氾胜之书》这本书之后,大齐王朝与大燕王朝的农人们已经探索和总结出来的东西,上官奕也已经知晓了。

有些则是连上官奕一时之间想都尚未想到的经验与方法,比如说齐欢儿所提出的将土地按照品质的高低,划分为几种不同档次,种植不同的庄稼这个观点,这让上官奕不禁茅塞大开,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上官奕不禁也有些疑惑起来,齐欢儿一个刚十来岁出头的孩子,对农业知识,怎么会有如何多的经验与见解呢?难道她入宫之前,曾经在家务过农吗?

而坐在齐欢儿身旁的上官策,对齐欢儿时不时的冒出一些出人意料之外的言论已经习以为常了,齐欢儿在他的心目中,也快变成一个无所不会之人了,这让他心中有了很大的压力,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压力,他心中才有了不断上升的动力。此时,他只是面带微笑的静静倾听着。

齐欢儿之前帮助过的那个小太监,则没想到齐欢儿除了心善之外,连知识渊博的楚亲王所提问的有关农业方面的问题,也能回答得这般好,不禁有些崇拜起齐欢儿来。

连上官坤、上官沥,听完齐欢儿的话之后,也不禁注意起这个他们从教室之后,就未拿正眼瞧过一眼的齐欢儿。

之前,他们还曾为五皇叔摊到个扫地婢做伴读,幸灾乐祸过。

只是,现在他们觉得,一个小小的扫地婢,竟然还能在这些位分比她高贵得多的人面前,面不改色的侃侃而谈,确实挺有胆识。而且,就她所谈论的内容来说,虽然自己二人只是刚刚学习农学方面的知识而已,不知道这宫婢所说是不是属实,有没有实用性,但是,从二皇叔那惊喜异常的神色来看,这宫婢所提及的内容应当错不到哪里去了。

这让这二人,特别是上官坤既有些钦佩齐欢儿,又有些莫名的不快起来,他没想到,五皇叔带的随侍也这么厉害,说出来的东西甚至连他都不知晓。

想到这里,他看向齐欢儿的眼光中,带上了一丝郁闷与不善之意。

而谈性本还正浓的齐欢儿,在隐隐约约感受到上官坤不善的眼光之后,心中暗惊了一下,感觉到自己一时忘形,将这里当成了前世的课堂,随性而发,说出了太多不该说的东西,好像有些太张扬了。而且,对于自己所说的这些,自己没有太后的亲身实践,似乎有些纸上谈兵之嫌。

因为这些知识也是齐欢儿在高中时,为了写一篇有关农业方面的作文,查阅《农政全书》时,凭借自己超群的记忆力,强记下来不少,现在还大致能记得。

因着觉得现在学的这本《氾胜之书》有很多缺憾,在上官奕提问时,齐欢儿才情不自禁的将《农政全书》中自己强记下来的内容讲述了一部分出来。

意识到这点之后,尽管站在教案桌前面的上官奕还在用充满欣赏与期待的眼光看着她,齐欢儿还是收住了自己的话语,说了一句“奴婢逾越了”,便噤声不语的坐了下来。

对此,上官奕虽然感觉有些意犹未尽,却没有强迫齐欢儿继续说下去,只是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后继续开始授他的课。

不过,到了下午下学之时,上官奕特意将齐欢儿单独留了下来,与她探讨起她在课堂上所阐述过的那些内容来。与课堂时的随意提问不同,这次,他还专门让小太监在一旁记录下他与齐欢儿之间的谈话。

这让齐欢儿不禁有些后悔起自己的多嘴,为了避免招惹麻烦,她开始慎言慎行起来。然而,后来在上官奕那魅力无人可挡的俊美面孔和微笑的鼓舞下,以及那魅惑人心的磁性嗓音诱惑下,齐欢儿慢慢的又开始畅所欲言起来,将自己所知晓的农业知识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当然,在上官奕询问齐欢儿,她是如何知晓这些丰富的农业知识之时,齐欢儿倒是好找理由,她这一世本身就是农家女,确实下地干过活,也算有些实际操作经验。

上一篇:女将 下一篇:团宠小花精三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