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城市那一隅的我们(18)+番外

作者: 二两糖茶 阅读记录

微信里只有公众号和一些乱七八糟群每天飘着红点,直到周五晚上,手机叮咚一声,倒是卢景航先给他发了消息。

卢景航:我回来了,明天求喂早饭/可怜;

LE:好,中午饭呢?

卢景航:中午回我妈那,晚上也不一定回来吃,你就不用管我了,还是周日去找你吧。

周六一早不到八点,卢景航的微信就来了,问了文乐已经起床了,就直接过来了。

“这么早,你出差不是挺累的么,没多睡会儿?”

豆浆打好了,文乐倒了两杯,又从蒸锅里拿出蒸好的烧卖。

“总是早起,成生物钟了,不是太累的时候都睡不了懒觉。”卢景航说。

文乐也刚起不久,没吃早饭,两个人就对桌坐着一起吃。文乐还是把接到新工作的事跟卢景航说了,只是一开始兴奋的心情过去,说得十分平铺直叙。

不过卢景航仍然很替他高兴:“不错啊,你不是说之前的工作都赚不到什么钱,这个开的价格还可以吧?”

“嗯,还行。”文乐点头。

“不错不错,值得庆祝。”卢景航喝了口豆浆说,“周日你也别做饭了,咱外边吃,我请客,就南门涮肉,怎么样?”

文乐敛着情绪,吃完自己的烧卖,放下筷子。

“上礼拜刚吃涮肉,这礼拜还吃,不腻得慌么。”

“涮肉吃不腻。”卢景航笑嘻嘻地说,“就上礼拜说起南门涮肉,说的我心里痒痒,特想去回味一下。”

“不是给我庆祝吗?闹半天是你想回味啊。”文乐勉强笑了笑。

“都有,都有,也给你庆祝,也给我回味,怎么样,去呗?”

南门涮肉。这四个字仿佛长着细细的勾刺,每一次出现,总能惊扰到那些已被折叠平整,安放妥当的回忆,虽然不至于扰得一团乱,但哪怕只勾起薄薄一层,总也要费些心神,重新整理。

去吗?文乐问自己。其实自己也并没有抱着那些过往不愿放下,不过吃个饭而已,又何必非得跟一家平常的饭馆过不去。

不矫情。文乐对自己说。

可能该来的注定躲不掉,老天用现实给了文乐一个小小的建议——其实有时候,还是应该矫情一下。

他们是周日中午过去的,卢景航说中午人少,可能不用排太久的队。去了之后果然,拿号第一桌,没等多久就进去落座了。

南门涮肉近些年虽然扩建了店面,但生意好起来,多大的店也不够,里面仍然是桌挤着桌,只留窄窄几条过道,宽度刚够走收拾碗盘的推车。

不过环境拥挤点儿,倒是还能让卢景航回味出小时候在老店的感觉。

店里人声嘈杂,勺碗叮当,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个铜锅,里面炭火烧着,滚开的热水腾腾地冒着白汽,空气中除了羊肉味道,还飘着北京大爷最爱那种的二锅头味儿。

两人外套脱掉还觉得热,文乐的敞开衬衫挂在身上,卢景航干脆脱得剩下一件短袖T恤。

“得亏现在天还冷,要是夏天,多少空调都不够用的。”卢景航点了些肉,文乐点了些菜,把菜单交给服务员,俩人要了一大瓶可乐。

“夏天吃火锅还是得去商场里头的店,中央空调比较给力,光柜机带不动。”文乐说。

“咱家附近有一个的商场,里边有挺多饭馆的,就是稍远点儿,开车得十几分钟吧,回头你不想做饭了我们可以去吃。”

卢景航显然已经默认俩人是饭搭子了,连文乐不做饭时也没想着各吃各饭。

“没事,你能在家吃还是在家吃……”

文乐话没说完,只听旁边有小孩哇地一声哭闹起来。两个人下意识转头去看,只见那个哭闹的小孩就坐在斜后桌的宝宝椅上,看着还不会说话的样子。

桌椅间空间小,小孩的妈妈坐在里面的位置不好站起来,小孩的爸爸起身过去安抚,哄了几句,又把孩子抱起来摇晃着轻拍。

“这奶爸,哄得挺熟练。”卢景航评价了一句,文乐却不应话,直愣愣看着那哄娃的奶爸,仿佛一瞬之间石化成了雕像。

“文乐?”卢景航叫了一声,却见那奶爸面向文乐,同样也如石化一般,准备拍娃的手就这么僵在了半空。

两个人隔着闷热的空气对视了片刻,还是文乐首先开了腔:

“子阳。”

“文乐。”

奶爸回了文乐的招呼,两人的视线就这么直直相交着,却谁都没有再多说什么。

孩子的哭声又高了起来,好歹唤回了奶爸的神智。他赶紧收回视线,心不在焉地哄了一会儿,又把孩子交给了妈妈。

不知道过了多久,孩子的哭声才渐渐平息下去,淹没在大堂里嘈杂的人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