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喜遇良辰(85)+番外

谢良辰道:“你有没有看泰和楼的菜品?有很多南北的珍馐,那些珍馐从何而来?是有人为酒楼采买,我拿这些试探着给酒楼的掌柜看,是想要通过他们认识采买的人。”

蛤蟆油、制黄精这样的药材,需要卖到京城这样的地方去,他们现在没有商队,但可以经别人的手先走这条路。

谁说她的药材就一定要卖给镇州府的药铺?

谢良辰没有将话说的太清楚,但陈子庚已经明白:“既然阿姐想将药材卖出镇州,为何又四处去药铺打听消息。”

谢良辰道:“我虽然早有这个打算,但借着这次机会,刚好摸清楚镇州乃至北方药铺的情形。”

宋债主想要将朝廷的第一个药局开在北方,弄清楚这其中的情形对她和债主都自有好处。

陈子庚听着阿姐的话,沉默了片刻,终于拿定主意抬起头来:“明日我和黑蛋带着村中的孩子们去抓蛤蟆。

就抓阿姐带我看的那种,个头大的,三年以上的。”

谢良辰笑着看陈子庚:“阿弟不怕了?”

陈子庚挺直胸膛:“不怕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子庚和黑蛋跟着陈咏义一起去了山中,孩子们去抓蛤蟆,陈咏义等人去采黄精。

陈家的院子里也晒起了陈子庚的被褥。

陈老太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她的孙儿又尿炕了。

笑了一会儿,陈老太太又看着村中堆积起来的药材发愁,她缠在腰间的银钱越来越少,这些药卖不出去,这个冬天可就难熬了。

……

苏家院子。

苏大太太听着管事禀告。

“陈家村的人,除了纸坊的买卖之外,卖给药铺的药材加起来不过十多斤。”

苏大太太听着翘起了嘴唇,露出一抹颇有深意的笑容,她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药商们常年看货估价,到她这里想改规矩,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苏大太太冷声道,“等他们手里没有了银钱收药,那些采药的人,最终还不是要将药材卖给我们?”

苏家的“百济堂”在镇州和祁州的铺面开了张,这下苏家南北都有药材铺子,他们在北方安心收药,多余的运送去南方的铺子里,南方的铺子也是如此。

如此互通“百济堂”必然能够做大。

管事道:“不少药铺收药都略涨了价格,我们是不是也要如此?”

“自然不用,”苏大太太淡淡地道,“我们不但不涨价,说不得还能降价。”等到陈家村的药卖不出去了,她可以看在与谢家的关系上,上门将那些药材接下来,不过价钱定不会高。

也算是给谢良辰一个教训,以后要本本分分地做事。

苏大太太至今还记得谢良辰与她谈婚约时的情形,虽然结果是她要的没错,但凭白压了她一头,又利用她去对付谢家二房,真当她能任由摆布。

现在好了,陈家村成了所有药商的眼中刺,动了别人的银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既然结果早就注定,便宜别人倒不如便宜了她。

“姑母。”林二小姐前来给苏大太太行礼。

苏大太太笑着将侄女迎进屋子里。

林二小姐道:“药铺怎么样了?我这一路走过来,看到集市上有陈家村的人在卖药,他们的药材卖出去了吗?”

第五十七章 找错人了

苏大太太没有回答林二小姐的话,只是露出一抹颇有深意的笑容。

林二小姐心领神会,登时松了一口气:“也不知那些村民是怎么想的,以为药铺不收,他们就能在市集卖?药材又不是寻常的东西,就算有铃医愿意买,那毕竟也是少数。”

苏大太太煞有其事地道:“我也希望他们能卖出去,但这毕竟与纸坊的生意不同。”

陈家村能将药材卖去纸坊,那是有衙门的应允,自以为那生意做得好,就开始收别的药材,只能说他们不自量力。

林二小姐笑着道:“姑母就是心善,表哥就像姑母,明明是做生意开药铺,却每年都要施药。”

林二小姐提及苏怀清,脸颊上浮起一抹红晕。

苏大太太看在眼里却不说破,兄嫂一家喜欢怀清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她私底下也曾向老太爷说过,将侄女许给怀清亲上加亲,老太爷每次却都要提及谢家那个被人伢子拐走的孤女。

眼下苏家与谢家的婚约没了,或许能旧事重提,虽然哥哥如今只是个知县,但与横海节度使关系匪浅,嫂嫂娘家也殷实,能为怀清锦上添花。

苏大太太想到这里颇有深意地道:“怀清过些日子就会来镇州,我着急将两个药铺做好,还不是为了他,让他将精神都放在读书上,也好一举取了功名。”

林二小姐垂着头不敢去看苏大太太,半晌才声音轻柔地道:“父亲还与母亲说,以表哥的才学,这次定然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