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斗械,从罗布泊输水到黄河(35)

作者: 灵感家 阅读记录

……

苗圃位于制雨机南面半公里到一公里之间,可以说是制雨机的核心区,这里原本是一处天然的沙谷,因而圈定的苗圃区块内沙丘较少。

在挡风沙丘开工前,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基本上也就是沿着沙谷底部,首先用大型挖掘机将苗圃区块内的沙丘挖平,再用大型推土机将多余的沙土向东边推走。

三下五除二,两块苗圃只用半天就大致整出来了。

骆驼刺苗圃东西长60米,南北宽20米,面积相当于三个篮球场大小。

北边10米开外的红柳苗圃就小多了,只有五分之一个篮球场大。

细节上经由小型六脚挖掘机修整,最终被分割成为一块块阡陌纵横的苗床。

苗床与苗床之间的浅沟并不是为了排水,这沙漠里缺的就是水,而是为了撒播种子的时候行走。

播种的时候,小胡和小杨都刚好赶回来了,苗成林带着他们两个,三个人花了一天时间将所有的苗床撒上混合着营养土的种子。

这些种子都提前做了浸液处理,能最大限度的加快出芽速度。

按说红柳播种的话一般会采用水漫播种法,不过在这沙漠里,这种法子不可行,所以也采用混合营养土撒播。

一周过后,刚上班不久,苗成林传来消息:“灵总,骆驼刺已经开始发芽了。”

灵风一听,心中顿时一松,急忙赶了过去。

到了地头抬眼一望,一块块的苗床依然如故,并没有想象中绿油油的景象,不禁有些失望,朝走过来的苗成林问道:“老苗,发芽了吗,在哪呢?”

苗成林手上、膝盖上都是灰尘,原本沙漠里的沙子是不会很明显地沾到衣服和身体上的,但育苗基地这段时间在经常性的浇水,至少这一小片已经不能再称之为沙漠了。

苗成林二话不说直接蹲了下去跪在地上,身体前倾像探宝一样,左手撑在过道上,右手轻轻扫着沙土对灵风说:“灵总,你看。”

灵风走近了些,也蹲了下去,仔细瞅了半天,终于在沙粒间发现了一粒嫩绿,弯拱着腰,还没完全破壳出土。

是那么的弱小,藏在沙土间,几乎都没有一颗米粒大,要不是苗成林找得这么细致,恐怕还得过几天才能发现吧。

“老苗,这段时间辛苦。”灵风笑道。

终于发芽了。

喜中更多的是忧,毕竟这么小小的一点,感觉风一吹就被沙子给掩埋了,离移栽差得还远。

苗成林点了点头,没有回话。

“老齐还不知道吧,我打电话给他。”

齐天云已经回合肥监督制雨机的生产,毕竟这是第一台,另外发货前还要先组装调试,这些事目前没别的人可以胜任,必须齐天云一手操办。

小陈和小赵也跟着齐天云回去了,不过他们俩还不足以独当一面。

苗成林应道:“还没来得及说。”

不一会,齐天云接通电话,喊道:“灵总,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我猜是不是骆驼刺发芽了。”

“老齐,真有你的,还真被你给说中了。”

目前发芽的确实是骆驼刺,红柳是后播种的,应该也快了。

“真的吗,这些小祖宗总算出来了。”齐天云话语中透着如同老父亲般的欣慰,“真是太好了,我的制雨机也快好了,那个考核指标我觉得小意思。”

“行,老齐尼抓紧。”

听齐天云的意思,制雨机进展顺利,灵风就没再细问,随后挂了电话。

这几天,延后播种的红柳也纷纷出苗,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交相呼应,渐渐泛起了绿意。

长400米,宽200米的骆驼刺苗圃更是不再沉寂,宛如巨大的绿幕渐渐点亮,这片暗沉的大地仿佛即将上演令人期待、更让人向往的篇章。

……

落日西斜,沙漠流金。

忙碌中时间恍如流水,转眼间大半个月过去,4月初,制雨机终于安装完毕,正在进行试验。

尽管发货之前在公司做了调试,但那时只是确保通电状态正常,实际降雨效果必须得实地才能检测。

基地外水泥走廊正中,灵风居中,齐天云、苗成林分立左右,三人面西偏南站成了一排,注目前方。

夕阳下,三人的影子连成一线,像条毛毛虫,南边远处是一条更长的直线,宛如蟒蛇,延伸而去,起点是近50米高的单管塔,落日中,熠熠生辉。

“灵总,从目前试验情况来看,我们一号降雨点,每周应该能降雨两次,平均每次可以达到10毫米,有效覆盖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对比以前用碘化银烟条,现在的降雨范围其实缩小了,但由于制雨机作业时间长,所以降雨量反而增加了很多。”齐天云汇报完,探身向右看着苗成林哈哈一笑,“我的情况应该比老苗的乐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