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家穿越到星际(91)

[豹大妞:先别管颜色了,这么香肯定好吃啊。]

[鱼等十年:我们学校组织过去参观食品生产工厂,恰好见过蒜。我记得是直接盆栽盒装,自动播种收割,压根不会有发芽的蒜吧?那种是不合格品不允许出售。]

[马成功:好想吃这种嫩黄色的草!]

李悉也记得小时候去食品加工厂参观,除了那些生产人造肉的流水线,还看了大规模精细化管理的植物培育室。

整栋大楼全都是无人作业,每个区域的种植品都有严格的播种、培养和收割程序。生产过程中的温湿度有固定的设置,人工智能巡检,会时刻挑出不合格品清理掉,以确保成品率和最终的产品品质。

正常情况,一袋未拆封的种子或者盒装幼苗放入进口之后,等到了设定的时间,出口出现的已经是分装好、能直接摆上货架或大批量运输的成品了。

当然很多食用植物的原貌也很少被普通人看见,长成后没多久就会进入营养液的生产线。少量原装的成品只供餐馆使用,或者被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提前预订。

在食品工厂,AI负责调配一切,使用科学参数严格执行相关生产标准,比古代人工种植和管理的效率高多了。

[小李子:虽然那嫩黄色的蒜黄和鸡蛋在一起的味道特别美妙,不过我觉得万能烹煮机的使用操作更值得学习!看着特别复杂华丽,高深莫测。]

[狗一苟:我专门录屏了,魏妈妈的指令非常复杂,我要研究一下。然后攒钱买一台万能烹煮机,再买鸡蛋和蒜。魏妈妈说这个蒜黄是她们家自己种出来的?]

[朱明:我已经吩咐生活助理开始尝试种蒜了,所谓小批量人工种植,不过就算人工看着也还是放在植物培养室,需要正确的参数才行。@植物学家,您有何高见?]

[植物学家:先不多说,我利用学术渠道预订了一些蒜,等研究明白了再发言。]

[豹大妞:大家醒醒,不是专业人士,你们谁有渠道能买到新鲜的蒜?我刚才网购下单,已经显示缺货了。]

[马成功:手快,买到了我们星系最后几颗蒜,坐等植物学家指导种植。]

[李二:可惜杜老师没有讲种蒜黄的过程,我们留言他们也看不到,实在很想学。]

[植物学家:压力山大!好在我这里的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齐全,我决定这学期带学生做的课题就这个了,已经启动课题申报流程。]

李悉急忙登录各大食材网购平台一看,生蒜这种本来就很少有人卖的东西,无一例外都是缺货的状态。

他遗憾的关了平台,只能用味觉系统,看着那盘品相完美的“蒜黄炒鸡蛋”口水横流。

[李二:提个专业问题,个人感觉杜老师用的鸡蛋与我见过的都不太一样。]

二叔这句留言过后,有一批人附和。

李悉很少见到生鸡蛋,不过在动物园里展览的“鸡”作为肉禽是不会下蛋的。他的概念中所谓鸡蛋,全是加工合成品。

蛋黄蛋清是提前调兑好的某种原料,生产出蛋的造型,有的会加一层硬壳,有的干脆连壳都没有。又因为生产过程中会添加营养元素和鸡肉味素,才被命名为鸡蛋。

[小李子:我发现了,杜老师拿出来的鸡蛋大小和颜色都不一样。虽然只有两枚,不过显然不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

[李二:重点不在规格,而是生鸡蛋打破之后呈现出的特殊的粘稠度、分层现象,还有香味和色泽,都与我用过的那些鸡蛋不同。]

[古生物学家:有一种传说,古代的鸡和大多数鸟类都自己生蛋,哪怕作为人类的家禽,也有肉鸡和蛋鸡之分。我们当年只成功复原了六个翅膀四条腿的肉鸡,蛋鸡一直没有找到标本,灭绝的鸟类也已经无法考证如何下蛋了。]

[鱼等十年:不懂为什么要等鸡下蛋,直接合成的更方便快捷,规格大小一样,营养也搭配合理。]

[李二:怎么说呢,身为厨师的我认为原材料对一道菜的影响至关重要。杜老师做的菜色香味俱全,除了她精湛的技艺之外,她所运用的食材也相当独特。提醒大家看一个细节,她每次最多只拿两枚鸡蛋,可见这种食材相当珍贵,说不定还真不是工厂批量生产的。就算合成也很可能有特殊的合成配方。]

[鸡蛋厂技术员小王:@李二,感谢厨师免费指导,我厂会以此为需求突破口,尽快研发新产品。]

[豹大妞:事先声明我就是一个纯外行,胡说一嘴,有否可能杜老师用的鸡蛋真的是鸡生出来的呢,或者是X799上某种鸟下的蛋?]

[熊鑫鑫:对啊,他们好几天没更新直播了。现在突然播美食制作,或许是有户外活动,只不过没启动自控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