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滑 穿到民国写小说(29)

张素商很不好意思:“哪里,我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往那些侦探小说里有很多精彩的案件,多看看就有灵感了。”

大家又追问他之后的剧情,这时张素商就展现出了一名作者的素养——打死也不剧透。

他转移话题:“哎呀,我不和你们说了,难得今天放假,我得趁着冰没化多去滑一阵。”

听到这,伍夜明眼前一亮:“你也喜欢滑冰?”

张素商:“喜欢得不得了,你也?”

伍夜明露出骄傲的神情。

李源指着他:“来,介绍一下,去年咱们老家的湖面结冻,几所中学不是联合起来办了一次冰上运动会吗?这位就是速度滑冰的冠军。”

伍夜明谦虚:“嗨,我能赢主要是冰鞋比较好,赛前还磨了冰刀,其他人都没这个意识,何况咱们的运动会也不专业。”

说到这里,伍夜明苦笑一声:“毕竟,在咱们国家做运动员是没前途的,1908年的时候,天津就有报纸提问,问我国何时能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何时有运动员可以在奥运夺牌,何时能举办奥运,你看着三个问题,咱们有回答的希望么?”

别说相对来说参与人数没那么多的冰雪运动了,那跑步、跳远等啥季节都能练的运动,偌大的华夏也没能找出可以参赛的运动员呀。

说到底,还是国家孱弱,运动自然也发展不起来。

这个问题有些沉重,让室内其他人也沉默起来,张素商左右看看,鼓励他们:“别这样啊,咱们千辛万苦的跑出来留学,不就是为了学有所成,回去报效祖国吗?”

“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国家的力量,与祂一起强大起来。”

张素商伸出左手手掌,又用右手将蒋静湖、伍夜明、李源的手放自己手上叠着:“如我们这样的人很多,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创造奇迹,所以只要我们好好干,总有一天会见到那三个问题被回答的一天。”

虽然要看三个问题全部被回答完的话,起码要活到2008年,那时候张素商都一百岁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申奥成功是在01年,秋卡是1908年生人,01年的时候是93岁,2008年正好一百岁。

第13章

自从知道张素商也喜欢滑冰后,伍夜明就经常约他一起去冰上玩,张素商对此十分欢迎。

虽然速滑和花滑不是一个项目,但在这个年头,想要有个可以一起训练的人真是太难得了。

伍夜明其实没有做训练的意思,他只是单纯的想滑个冰,但张素商拉着他去长跑,做深蹲、俯卧撑的时候,他又没法拒绝。

等好不容易天气转暖,冰面没那么厚实,不适合继续做训练的时候,伍夜明才终于解脱。

也是在此时,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蒙尼市举办的冬季运动周,被奥委会正式认可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

事实上冬季运动早就已经加入奥运很多年了,但由于天气的缘故,冰雪运动必须提前到4月,然后到了8月再进行夏季项目,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将之分开也是迟早的事。

在这个年代,所有申请承办奥运会的国家,其实都是冬奥、夏奥一起申请,然后4月举办冬奥,8月举办夏奥的这么整,直到1994年,人们才将冬奥和夏奥的承办地分开,从此冬奥、夏奥以两年为间隔,轮着举办。

比如张素商见过的米沙.普拉托夫,也就是伊万A的哥哥便是1924年拿的奥运亚军,他也是第一届冬奥的花滑男单亚军,挺有历史意义的。

随之而来的还有世锦赛,米沙.普拉托夫前往柏林参加了这场比赛,以铜牌收场,在比赛结束后,就有人将比赛录像带到了圣彼得堡,影院会播放比赛录像,伊万A家里是开酒馆的,这会儿也在宽敞的地方扯了白布,请人专门来放映比赛。

如今还是默片时代,第一部 有声影片《爵士歌王》要到明年的10月才上映,为了让大家明白花样滑冰的节目要搭配音乐,酒馆还请了支乐队过来,在幕布旁拉曲子。

张素商作为伊万A的同学,与丹尼尔、蒋静湖受邀一同前来,坐在酒馆的角落里,听着乐队从莫扎特拉到贝多芬。

他们的演奏水平还可以,丹尼尔微闭双眼,手指在桌上敲节奏。

就在此时,米沙坐在他们身边:“秋卡,你最近还有滑冰吗?”

张素商原本捧着酒杯打盹,见到主角过来,他微微坐正:“湖面的冰已经很薄了,为了安全着想,最近已经没滑了。”

米沙闻言露出遗憾的神情:“是这样吗?的确,冰雪运动受到的场地限制太大了。”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室内人工冰场,但造价昂贵,并没有普及开来,米沙作为国家级运动员,才能经常进去训练,其余人是比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