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独裁者报告(503)

元朝时中医对罂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建议慎用。名医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不过世人并未记住朱氏的劝告,元朝时已有人开始服食鸦片。

元朝人所服食的鸦片,并非光华本土所制成的,而是从征服印度等地的战争中掠夺而来。作为战利品的鸦片,在当时颇受欢迎。到了明朝时,光华人才逐渐懂得了鸦片的生产、制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了当时采收生鸦片的方法,

东南亚之暹罗、爪哇、榜葛赖等地多产鸦片,并不时作为“贡品”『药』材贡献给明朝皇帝,如泰国即一次入贡300斤鸦片。直至成化年间,鸦片进口还相当有限,因此市面上鸦片价格昂贵,可以与黄金相比。

其后,鸦片进口逐渐增加,明朝正式对鸦片征收『药』材税。万历十七年,鸦片首次被列入征税货物清单之中。万历四十三年,明廷规定鸦片每十斤征收税银一钱七分三厘。这表明,鸦片输入增多了,食用鸦片的人,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富绅地主已经为数不少了。

清朝初年,仍沿用明朝的方法,将鸦片视为『药』材,征收入口税。康熙二十三年清廷规定:每进口百斤鸦片,征银三两。清初进口的鸦片数量每年约二百余箱,这个进口数量表明,鸦片吸食者不是很多。但是,四十余年后,即雍正七年以后,鸦片进口大量增加,乾隆三十二年达一千箱,嘉庆五年达四千箱,道光初年达八千余箱,至鸦片战争前夕,每年进口的鸦片多达四万余箱,约四百万斤了。这时,鸦片已是一种吸食者甚众的毒品了。

但是,真正让鸦片遍及光华大地,并且开始大规模摧残毒害光华人的,却是从英国开始!

仅仅在一八三九年一年之中,英国就向光华输入了四万余箱鸦片,在大量的白银流入英国的同时,光华却正在被鸦片所一步一步毒化。

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间,英国运入光华的鸦片共四十多万箱,从光华掠走三四亿银元,而在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这一恶况已经根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将在光华实行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同时也不会再允许任何国家往光华输送哪怕一两的鸦片,先生们,这也是我们的底线之一!”李鸿章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存在:

“鸦片对于国家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想诸位比我更加清楚!那么,全面禁烟将会从现在开始开始!诸位,在我来的时候,我们的大元帅阁下已经对我说的非常清楚,如果在这一点之上无法和诸位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我也可以不用回去了,诸位能够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吗?这就是说我会被就地免职......”

“这点,完全是商人的行为。”比林克顿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了那些商人身上,漫不经心的点着了手里的雪茄:

“李鸿章先生,对于这一点我也感觉到非常遗憾,但是我也无法阻止商人们的行径,不光如此,我们的军队还要承担起保护商人的责任。比如我们和大清帝国的那场让谁都觉得遗憾的战争也正是从这开始的。军『政府』和大元帅阁下迫切希望铲除鸦片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们却无法给予您任何承诺!”

“不需要你们的承诺,不需要!”李鸿章淡淡笑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

“认真的说这并不是谈判的内容之一,而是对你们的通知,从现在开始,军『政府』将会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严厉打击一切吸食或者贩卖鸦片的行为。领事先生们,我希望你们也能够同样通知到贵国的商人,从现在开始子爱光华贩卖鸦片将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甚至会因此而掉脑袋,我不想看到什么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场面出现。

之前我们已经进行过了讨论,并且达成了共识,外国人在光华境内触犯法律,将会按照光华的法律来进行惩处,那么,贩卖鸦片的罪名在光华的法律上属于非常严重的罪名!”

比林克顿和西斯让目瞪口呆,这个该死的光华官员,给自己设计下了一个大大的圈套,然后带着自己往下跳了下去!

鸦片对于英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在光华掠取大量财富的手段,它支撑着大英帝国的军费,支撑着大英帝国的许多开支。

而现在这些光华人却要在光华禁止鸦片的贩卖,那些英国商人难道会善罢甘休?

“李鸿章先生,从我本人来说我非常愿意同意这一条件。”比林克顿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尽量用轻松的口气说道:

“但是我想那些商人们是不会答应的,我同时很有兴趣知道,假如发生了误会的话,贵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处理?我的意思是,假设在收缴鸦片的时候,遇到了商人们的激烈抵抗,您知道我们的商船都是配备强大武器的,为了应付那些可恶的海上强盗,那么,难道你们会用武力解决吗,还是用别的更加恰当的办法?”

“武力解决,对于任何拒不执行军『政府』命令者我们会毫不犹豫的用武力解决!”李鸿章在那微微笑着,但话里却透『露』着义无返顾:

“禁烟,是军『政府』下的最强硬的决心,先生,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光华彻底断绝鸦片的生存空间,这一点任何人任何势力也都不能动摇......”

------------

第四百零八章 干涉

第四百零八章 干涉

北京,一八五八年九月。

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季节,秋天好像提前到来一样把整个京城都包裹在了瑟瑟秋风之中。

大街上的那些曾经得意张狂的满人,现在却一个个看起来都满腹心事,平常见到了面总会闲聊上几句的人,眼下却都在见了面后长吁短叹。

天津丢了,京城的门户居然落到了叛军手里,原本还以为能够多坚持上一段时间,谁想到那么快天津城楼就已经飘扬起了百战军的刺刀龙旗。

听说皇上准备北狩了,这也更加激起了京城里的不安。

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眼下这都什么时候了,皇上却想着扔下京师不管了?其实那些京城里的人大多都不知道,关于皇上是不是应该北狩的问题朝廷里也争论的非常激烈。

康雪烛是坚决反对皇上北狩的,他当着皇上太后的面慷慨激昂地说道:

“......大敌来临,皇上当坐镇京师,稳固军心民心,号召各地义师勤王,愈在这样时刻,皇上愈要冷静从容,如此京师才可以守住。京师危急,朝廷动『荡』,天子当守国都,此千百年来朝廷强大之要紧所在!臣康雪烛泣血上书,恳请皇上太后坐镇京师,臣等舍身忘死,誓死保护京师安危,以为大清振奋富强......”

这话赞成的人不多,反对的人当真不少。当时就有一众大臣纷纷跳了出来,指责康雪烛不顾皇上安危云云。

争论了半天也没争论出什么名堂,等散了朝,太后把康雪烛和恭亲王单独留了下来,慈禧看着恭亲王说道:

“我看朝会之上,六爷一句话也都未说,眼下这里也没有旁的人,六爷心里在想什么但说无妨了。”

恭亲王恭恭敬敬地说道:

“奴才看朝会上的那些人,都非为了朝廷,乃是存着私心尔,全都为了自己。太后,奴才以为康雪烛所言甚善,天子不守京师,难道让那些将士能够奋勇杀敌?再者说了,即便咱们北狩热河,难道叛军打下京师就会不打了吗?京师都已经守不住了,热河又如何能守?所以奴才以为,京师必须留下皇上在这振奋民心军心!”

“恭亲王说的,正是臣心里想的。”康雪烛心里当真感激恭亲王,能够在这个时候帮自己说话:

“臣以为,京师之战虽然会打的非常辛苦,但是叛军一定能够被击退,关键是要朝廷上下一体同心。

上一篇:官居一品 下一篇:刑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