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102)+番外

作者: 诵持 阅读记录

校嘉华听完,关注点却是:“柳主任,您是一个人从广东这么远过来,也没带个助理?”

柳亚兰点点头,笑道:“不奇怪,秋冬是旺季,厂里都很忙,人手不够,我自己出差也没什么。”

“可您一个人不害怕吗?万一有危险呢?”

“有啥好怕的,别看我是广东人,年轻时,我在上海读大学,经常坐火车往返南北,早就习惯了。火车上很安全,睡两天不就到了?”

“您说得对。”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大学生,校嘉华心里佩服极了。

和高铁飞机相比,早期的绿皮火车又慢又闷,从广东到太丰县城,加上转车,至少要走两天。女性独自出差,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

好在特殊时期,全国人员流动并不大。一路上,列车和招待所的工作人员都尽职尽责,基本的人身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对方如此有诚意,校嘉华也不含糊,认真看起毛巾来。

柳亚兰带来的毛巾颜色很多,整整齐齐摆在行李箱里。

六七十年代,国内毛巾的织造、染色工艺,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能生产单色毛巾、彩条毛巾。这些毛巾的着色度、色牢度欠佳,很容易掉色掉毛。

想要解决问题,只能升级织造设备,从国外引进技术,眼下不太现实,校嘉华自己也只能用浅色的,几乎每个月都要换。

不过,柳主任带来的毛巾,虽然着色一般,却胜在面料好,比很多毛巾都厚实柔软。

“这毛巾,用什么棉做的?”校嘉华惊喜地问。

柳亚兰遇到懂行的人,心里高兴,也不藏私。

她骄傲地说:“我们用的材料,是大学同学介绍的——边疆种植的超长棉!这种棉纤维更长,织出来的毛圈规整丰满,吸湿好,还不容易掉毛!”

一语惊醒梦中人,边疆棉,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西北边疆,常年气候干燥,光照充足,一直是棉花种植的温床。

尤其50年代末,边疆从苏联引入、选育出了胜利长绒棉,经过十几年发展,品种和性质都有了很大突破。吐絮更好,品级更高,有棉中皇后的美誉。

毫无疑问,长绒棉才是生产布料的绝佳原料。

萦绕在心头的困惑被解开,校嘉华喜上眉梢,很快和柳亚兰商定了合作。

随后,她向仝其芳说明了情况,她决定去边疆出差,亲自考察长绒棉产地。

能解决劳动布的原材料问题,仝其芳自然百分百支持,当即决定,她要和校嘉华一起去。

校嘉华的决定空前大胆,毫无疑问,遭到了许德顺的反对。

“校经理,你知道边疆有多远、地理有多复杂吗?去了能不能回来都难说。简直痴人说梦!”

总经办,校嘉华被狠狠批评了一顿,等许德顺说完,她才缓缓解释理由。

“边疆棉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凸显。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未来会影响整个纺织行业,这是大势所趋!供销社的职责,就是为老百姓提供更好、更高级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我们不用,只会落后于同行!”

“与其被时代淘汰,不如主动把握机遇。”校嘉华最后总结。

这个道理许德顺也懂。商业部下达的文件,有不少关于边疆棉的介绍,鼓励各地棉纺厂、服装厂改进生产。只是,由于地理遥远、语言不便,考察计划一直被搁置。

“你一个小媳妇家,就算有仝厂长在,也不合适。要去也是老秦或老石,他们这些大男人去!”

“秦经理刚从派出所出来,石经理拖家带口的,他们都走不开。本县到边疆,中途只转一次火车,不会有问题的。”

“那也不行,万一出什么事……”许德顺顿了一下,“你家人也不会同意你去的!”

校嘉华知道他已经被说动,笑道:“没关系,干脆先瞒着,省得他们担心。”

.

事情汇报到商业局,领导们虽然认可此次外差,到底不放心让校嘉华、仝其芳两个女同志前往。

王展发王处长,还再三嘱咐许德顺,提前安排卧铺,务必给每个环节打好招呼。

事情定下来之后,说服家里的两只小团子就简单多了。

校嘉华去了一趟供销社,把最新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买了一遍,带回家整整两大包。

“娘——”校大宝和小石头迎上来,看见木陀螺和弹簧枪,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下一秒就丢开了老母亲的手。

校嘉华:“……”

虽然这些玩具和零食够他们吃喝玩乐十几天了,校嘉华还是不放心,又给两个孩子布置了半个月的作业,请崔丽芬每天监督。

“大宝、石头,接下来单位有点忙,我可能一星期、两星期都不能回家,也不能打电话。你们乖乖在家里,一定要听奶奶的话,每天都要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