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103)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一会便见诸位妃嫔都到齐了,砚儿看着这一屋子的莺莺燕燕一个个行礼介绍罢,留意到雅贵人的眼睛都是红肿的,怕也是昨晚哭了又哭,听说最后她还是决定去乾清宫等待,没成想在偏殿等到一更,宫人把顾嫔送回去时一并把她送了回去。

不知道该让谁去坐承恩车,一怒之下雅贵人竟是直接走回了自己所住的蒹葭轩。倒也是有几分骨气,不是一味守礼迂腐之人。

太后训了些话,就听见外面有人喊圣旨道,那内侍一进门,还没等开口宣旨,便听见太后说道:“可是晋封顾嫔的旨意?”

那太监点了点头,只见顾嫔起身,往正中走去,就听太后说道:“那便不用读了,回去报了皇上,顾嫔一大早便恃宠而骄,对云贵嫔不敬,若是再给她晋了位份,怕不是要骑到云贵嫔头上去,皇上若想看着自己皇子皇女的母亲受人折辱,便再把这旨意传来。”

后宫众人都知道太后的话驳不得,行礼后内侍就转身走了,留着顾嫔在半道上站着,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太后又说道:“这宫中不比你们自家,若是不知道礼仪,是万不能容于宫中的。”

后宫诸人都起身说:“臣妾知道了。”

砚儿见众人中也不乏有幸灾乐祸的,而顾嫔的眼泪已经落了下来。太后挥了挥手,示意请安结束,又叫了砚儿和萧毓凝留下叙话。

诸位妃嫔都请安退了下去,萧毓凝这才笑出了声:“臣妾以为当日侍寝后没晋封已是折辱了,可谁想这晋封的旨意到了眼前又被请了回去,才是天大的折辱。”

这一年多太后和萧毓凝朝夕相处,两人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只听太后笑道:“你这孩子,还记仇不成?”

萧毓凝摇了摇头:“老祖宗那时还不知道臣妾的可爱之处,臣妾自然感念如今在慈宁宫的种种恩赐。”

太后和萧毓凝相视而笑,砚儿也笑了起来。如此做自然是快意,但同时砚儿也确实是守礼,也许是出身给不了她足够的底气,众人都称太后「老祖宗」了,自己还是恭恭敬敬地喊「太后娘娘」。

称呼的事先不提。太后问道:“你们可知哀家留你们何意啊?”

两人都摇了摇头,说道:“请太后指教。”

太后叹了口气,说道:“昨夜的事情传来,哀家一宿没睡。哀家想起了从前亲政的那些事情,你们可知哀家为何把持着朝政不放。”

萧毓凝摇了摇头,砚儿说道:“太后临朝,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李国公府,是为了天朝的江山。”

太后点了点头,肯定地看着砚儿:“你这孩子,有玲珑心啊。哀家与先皇夫妻三十余载,先皇待哀家始终如一,甚至嫡子也就只有皇上一个。

可是皇上,自幼虽然聪慧,却从未对政事上心,无论如何教导,始终贪玩。

哀家以为他大了便会明事了,谁知道亲政一年多一直时时叮嘱,好不容易有了个样子,甚至还伙同着你,逼着哀家让他亲政,可如今……”

太后看着萧毓凝和砚儿,又叹气道:“如今已是三年多过去,皇上越发不上心朝政,幸亏了朝中有得力大臣辅佐,他跟着顺水推舟也能有个样子。

可昨日,他竟然就那般临幸了这个顾嫔,哀家知道他多情,却不知他已日渐随意玩闹到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也能看在眼里了。”

萧毓凝和砚儿一时也不知道该接什么,就听太后说道:“哀家说了这么多,实在是想要委托你们一件大事。”

第80章

正道

砚儿已经隐隐约约猜了出来,赶紧说道:“太后娘娘,后宫不得干政,臣妾等实在是惶恐。”

太后安抚地看了一眼砚儿,说道:“这是古训,但哀家和你们也不能眼看着天朝的盛世衰败在自己手中。哀家知道,你们都是有野心和抱负的女子,掌宫一年哀家也知道你们都有能力辅佐好皇上。

哀家所求,只不过是尽力引着皇上走到正道,至于政务,哀家也没说要你们干涉。本就算不得干政。”

后宫不得干政,本是怕皇上的私人感情影响了朝务结果,让外戚专政。

然而砚儿家中没有能当事的男丁,萧毓凝和侯府又迟早会破裂,两人自然是太后的最佳人选。

然而,砚儿摇了摇头:“皇上不喜政务,臣妾两人就算有心劝诫,也只能是缓缓图之。时间长了也必然会招致厌恶,并非长久之道。”

萧毓凝见砚儿推辞,心中也明白这不是个好差事,撒娇道:“老祖宗,臣妾是不通庶务的,更何况这么重要的朝事,臣妾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提点皇上,老祖宗还是给臣妾另寻个差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