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113)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杨渐也看得入了神,砚儿才出声道:“臣妾最近整理库房,发现这幅画放在臣妾这里倒是可惜了,不如物归原主,让皇上欣赏。”

杨渐抬起头看着砚儿,感叹道:“比起画中,你二人容貌更胜了。”

砚儿腼腆一笑,又眨了眨眼睛:“但臣妾也喜爱这幅画,皇上让臣妾献出了心中所爱,是不是也要还臣妾点什么?”

杨渐看砚儿的狡猾模样,心里也泛起了疼爱。砚儿虽为妃两载,也有了一双儿女,但始终对他一片坦诚,从不拐弯抹角,这也是他心中最放松的一块领地。

杨渐心中软了又软,握住砚儿的手:“你想要什么,直说便是,朕能够为你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诿。”

砚儿看着杨渐,知道自己这招还是唤起了他的一些愧疚和真心,便说道:“臣妾上次见父母,已有一年多的日子了,如今臣妾还是想召父母亲进宫一日。”

杨渐自然点头应允,又拉着砚儿说了好久的话。此时便听见外面有人传话,说太后身边的刘嬷嬷来了。

自从楼兰做了郡主后,就像是隐居深宫了一般,虽然偶尔会在人前露面,但是不是紧要的时候,几乎总是闭门不出,有些新进宫的宫人甚至都不知道楼兰郡主的存在。

一方面这是太后为了免得杨渐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楼兰自己的一种明哲保身。

刘嬷嬷一进殿,看到是砚儿在,便行礼问安后说道:“太后娘娘让奴婢来叮嘱皇上,暑热难耐,切莫忽视了朝政。一看是云贵嫔在旁作伴,奴婢这心里就踏实多了,回去报了太后娘娘,娘娘心里也会安心。”

说罢便拿了些冰镇好的茶饮给两人,很快就离去了。

砚儿心中又何尝不知,这是太后有意要帮自己一把,有意让杨渐把自己经常放到御书房中。

果然,杨渐品了口凉茶,笑着说:“看来你的贤明聪慧,母后也能感受到。既是如此,怎么能辜负了母后的夸赞?来,你给朕读读奏折,朕好好把这几日积压的折子都过过去。”

砚儿赶紧推脱道:“臣妾不敢如此大胆干政,太后娘娘只是随意称赞,皇上当不得真的。”

杨渐此人,砚儿最是了解。他表面上遵从礼节,骨子里却最爱离经叛道的女人;

表面上孝顺太后,背地里却十分反感太后的种种安排。也正是因此,哪怕是太后已经点了名说放心砚儿,砚儿也不敢表现出顺从太后的意思。

必须要假意推脱,杨渐心软不会拒绝别人,这才能想着办法挽回自己,一来二去,杨渐就会觉得自己是做了决定,自愿让砚儿加入到朝政中。

果然,见到砚儿推脱,杨渐劝道:“你只是帮朕读折子,还是朕亲自审批,哪有什么干政不干政的?”

话说到这里,砚儿也不推辞。她拿起一本奏折,虽说已经是看过许多次奏折的模样,也偷偷摸摸在杨渐身边瞄过许多次奏折的模样。

但当她亲手拿起奏折时,这种纸张的触感还是让她一愣,那种权力和天下掌握在手中的感觉,慢慢从砚儿心里破土而出。

说是读奏折,但想要比自己亲自看奏折还快,必须要精简许多内容。

一切繁文缛节的问候词都一并省略,把事情的梗概大致提炼出来便可以告诉杨渐。

砚儿先是大概看一眼折子,再把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告诉杨渐,而请安问好之类的折子则统一放在一边,一会就可以统一批复。

于是两人便一人看着折子总结,一人接过折子直接批阅,砚儿的声音沉静而有条理,杨渐接过折子也是全身心地信任,不会再自行阅读,只是按照砚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回复,若有难解的问题,还会出声询问砚儿,两人有商有量。

不知不觉间,积压了几日的奏折正在飞速地变少,而砚儿也透过这一封一封的奏折,窥探出了些天下风云。

第88章

户部

当砚儿在未央宫召见胡愈和胡氏时,与她想象的一模一样,甚至毫无改变。

胡氏仍然是那样的内敛,处处都在察言观色。而胡愈仍然疯疯癫癫,在未央宫大殿里跑来跑去。

砚儿赶紧使唤着朱翰远,把所有的宫人都带了出去。而朱翰远、金兰和墨儿就守在殿门外,殿中就只留下砚儿和自己的父母。

砚儿关切地走前去,拉住胡氏的手:“母亲,你们这些日子过得还好吗?”

胡氏点了点头:“多亏了郡主将军的照顾,我们都好,只是你爹……还是不肯被医治,竟然是一点好转也没有。”

砚儿走近胡愈,胡愈还在殿里到处看看玩玩,砚儿也得追着他来回走才能勉强近身,当走近时,砚儿猛得喊了一声:“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