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145)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此刻甚至太后的亲生儿子杨渐,都无法让太后收敛野心,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一切只化作无奈的叹息。

太后在护国寺整整待了一个周,而在这一周内,砚儿还见了一位未央宫的来客——杨渐。

“久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杨渐看着砚儿,问道。

但砚儿不想也不能全盘托出,她看着这个俊朗的男子,看着自己也曾经短暂迷恋过的眉眼,看着与圆圆和团团相似的面孔,还是说不出来话。

杨渐没有权势,自己哪怕是真的逼到了绝路,青婵若是愿意一搏,肯定还是可以保住性命的。

可是杨渐有什么?杨渐没有暗卫,没有军队,没有铁了心支持他的朝臣,一旦清君侧的旗子打出来,只怕杨渐的性命也会走到尽头。

自己要如何告诉他这个真相?告诉他亲生母亲的筹谋?告诉他这一切最后的走向?

杨渐看着砚儿的眼神,慢慢反应过来:“你为什么这么看着朕?”

第113章

困局

砚儿看着杨渐,仍然是沉默。杨渐慢慢走到砚儿身边,蹲坐在她的旁边,把砚儿揽进了怀里。

砚儿突然想到,曾经自己被萧毓凝排挤的时候,那个寒冷的冬天,杨渐也是这样偷偷溜到自己的身旁,将自己拥入怀中。

泪水此时控制不住地掉下,砚儿虽说自诩看透了杨渐的多情与负心,看透了他的贪玩和好色,却在这人世间里,只看透过这样一个男子。

自己几乎是毫无选择地与杨渐成为了枕边人,这种莫名的依赖和羁绊,此时才让她更触动了起来。

砚儿越是哭,杨渐抱她越是紧,过了片刻,杨渐才颤抖地问道:“是不是母后,终于要动手了?”

砚儿呜咽着,她知道杨渐猜出了真相,而她也无法再隐瞒下去,只能点了点头。

杨渐一阵僵硬,两人抱坐在一起,共同陷入了这个僵局。

砚儿平复了好一会,缓缓开口道:“不如向突厥借兵吧。”

杨渐一愣,问道:“突厥已经和天朝数十年完全不往来,贸然借兵,突厥会答应吗?”

砚儿心中谋划的时候,本是没有想过要保住杨渐的,但真的当她见到杨渐时,才意识到自己似有似无也是存了一份情意的。

哪怕不是为了爱,只是为了曾经的那一份眷顾和保护,那一份知己知彼的感情,心中还是有帮杨渐的冲动。

砚儿这时才说出了她的想法:“突厥不会答应。但是若是以臣妾和两个孩子为质,或许可以借一两万兵。”

杨渐不明白,问道:“螳臂挡车,也会有效吗?”

砚儿心中知道杨渐其实不太懂政治,也不怪他,此时危难,救了杨渐也等于是救了自己。

于是便耐着心解释道:“如今的困局,是太后联合镇平侯府,与大月氏一同里应外合,想要迫使皇上退位,辅佐幼帝。

若是大月氏自顾不暇,那么就很难集中兵力攻打天朝,侯府自然无法在战事中大展雄风,此乃一层削弱。

而青婵郡主若是可以领兵与侯府制衡,若是不从便将侯府直接定为乱臣贼子,侯府为了保存实力,必然会答应,此时皇上只要答应扩大侯府的权势,借机软禁太后,太后和镇平侯的联盟也能得到削弱,皇权则可以暂保。”

杨渐疑惑地问道:“为何是暂保?”

砚儿叹了口气:“臣妾不在,皇上若是再不上心朝政,今日之事迟早还会重演,到时候没有办法再这样分别制衡,而是皇上孤军对抗镇平侯府,只怕毫无胜算。”

杨渐抱着砚儿的手松了松,他也在犹豫自己是否能够足以抵挡这一切,过了片刻,杨渐起身说道:“朕会按照你说的做,你就等着朕的好消息吧。至于质子一事,朕不会让你去的,你放心。”

说罢便离开了。全程目睹着这一切的朱翰远立在砚儿身旁,问道:“娘娘,皇上这边,您有把握吗?”

砚儿微微一笑,有些凄苦:“有没有把握,也只此一次了。若是他能成,本宫也算是能离开虎口,到时候再做斡旋,还有转机。若是他不能成,本宫也好死了这条心,过往种种,已经以命相报了,往后只是两不相欠。”

也就是说,这次是砚儿给杨最后一次机会。两人同床共枕几年,砚儿其实没怎么给过杨渐机会,她把持着一切的主动权,或亲或疏。

若是感到杨渐不靠谱了,便远远躲开,把他推给别人;

若是用上杨渐,又要靠近他示好。这也无形中让砚儿有了一丝愧疚,虽说自己也帮了杨渐许许多多,但心中那一丝情感上的愧疚让她选择最后再给杨渐一次机会。

朱翰远立在砚儿旁边,看着砚儿的表情,过了许久才说道:“若是皇上不成,娘娘如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