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149)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墨儿微微一愣,没想到雅贵嫔先问的是这个,也照常说道:“奴婢为先皇后接生后,便对云妃娘娘说过,大皇子乃是强行保胎留下的,即便是生出来,能养过三岁已经是天赐的奇迹了。这样先天不足的孩子,便是没有什么病症,也是没办法长大成人的。”

也就是说,哪怕太后抱着大皇子登上了下一任的皇位,这也注定不是一场长久的买卖。

雅贵嫔看着众人,又说道:“诸位可知道,皇上「病」前,最后一位见的是谁?”

萧毓凝的眼神打量了过来,惊讶道:“是你?太后怎么会让你出来?”

雅贵嫔轻轻笑了一声,说道:“太后心中,除却云妃娘娘,旁人都是愚钝不已的,自是不放在眼里。”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卷明黄色的卷轴,一看便是往日里用来写圣旨的那种。

雅贵嫔将卷轴递给萧毓凝,也不等她解开,就说道:“云妃娘娘待臣妾不薄,但云妃娘娘更在意的确实顺德妃。因此,臣妾也相信顺德妃能够拿了这卷圣旨,也做得了这个主。”

圣旨展开,上面赫然是罪己诏。杨渐在上面写了自己是如何贪图享乐,云妃是如何好意规劝,自己又怎样在云妃的帮助下重回正轨,言辞诚恳真切。

最后,又是另一道旨意,上面写着:朕自知能力不佳,深恐耽误了祖宗江山,自愿退位,却放心不下孤儿寡母,只愿天下人能给朕将功赎罪的机会。云妃贤惠知礼,恪守职责,朕决意封她为皇后,以时刻提醒朕勤奋治国。

萧毓凝看完,整个人都有些惊住了,她看向雅贵嫔,问道:“这……这怎么可能成功?”

这卷轴里里外外,从文字到印章,一切都是完全按照圣旨的规格来的,但唯独有问题的,便是它的内容。

如今战事迫在眉睫,太后已经垄断了后宫的消息,朝野人心惶惶、都在揣测各种情况,而最有权势的侯府则做好了「清君侧」的准备。

当侯府事成了,只怕也不用再顾及胡家的威胁,直接便全杀了。

任何的流言蜚语都可以被解释为眼红侯府的功劳。如今侯府忌惮的,只不过是所谓的名不正言不顺,和更多人联合起来对抗自己。

杨渐的这一封圣旨,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公之于众,又怎么能发挥效力?

雅贵嫔面对着萧毓凝的疑问,回忆起当时的状况。

五日前,当太后回宫后,先是去了未央宫见砚儿。在这个空档里,雅贵嫔就与皇上在一起。并非是为了享乐,而是雅贵嫔见局势不对,主动去御书房寻了皇上。

当见到杨渐时,杨渐已经是憔悴与苍白,手上拿着毛笔,在圣旨上书写着什么,当看到雅贵嫔,先是恼怒说自己没有空挡。

但当雅贵嫔说明来意后,杨渐重重将玉玺踏在圣旨上,交给了雅贵嫔。

雅贵嫔回忆道:“当时也许皇上已经明白了自己将会面对的是什么,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让臣妾带出来这封圣旨。

但是臣妾也十分惶恐,臣妾又该依靠谁呢?臣妾的父亲虽是在礼部当差,但现下臣妾却没法捎个口信出宫。今日听说墨儿姑娘从未央宫里出来了,这才赶紧前来钟粹宫,与娘娘商议对策。”

萧毓凝看着圣旨,心中有一万种可能呼啸而来。她也有些迷茫,这种情况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往常,总会有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自己耳边冷静地分析利弊、分析一步一步的部署,如今没有了砚儿,自己该怎么做呢?

若是砚儿在,她会怎么做呢?

萧毓凝想到,砚儿定是会好好收起来圣旨,寻找一个关键的时机,让她大白于天下。

这个时机必然是战火起了之后,既能够让罪己诏发布得合理,又能够让砚儿的冤枉得到洗白。

而发布的地点也必然不在宫中。或者说,不是在宫里的人面前,消息封锁,哪怕宫中掀起再大的风浪,宫外只怕也是风平浪静。因此必须得是有办法在朝臣面前揭露此事,最为合理。

而如今能把朝臣引入宫中的法子?

萧毓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需要等的就是那个时间。那个原本太后打算以皇上的名义发布罪己诏的时间。

大月氏进宫,侯府对抗,最终反扑到京中,无非是说皇上昏庸,不堪为政。

名正言顺的禅位就是杨渐发布罪己诏,退位让贤,立大皇子为新皇。

或是说,如果太后足够狠毒的话,便可以直接杀了皇上,假装是杨渐以死谢罪。那么这时群臣也只能拥立大皇子。

但是无论如何,要给群臣一个说法也好,战争到了那个地步,群臣进宫来请求面圣也好。

在那样的场合里,自己拿出来圣旨,哪怕太后生气自己,却因为侯府要以自己为牵制太后的人,必然不会太过怪罪,更何况自己现在肚子中还有龙胎,更是一道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