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161)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另一头,砚儿出了慈宁宫便早有软轿在等候着,她竟然不知道该是先去看皇上还是先去看萧毓凝。

但却由不得她犹豫,她狠了狠心,还是扬声说道:「先去乾清宫」。

太后在乾清宫周围可谓是下了大功夫,不仅有侍卫,还有一部分已经背叛了皇家的暗卫。

暗卫的内部自从有了砚儿的几次挑拨,已经隐隐分成了两派——

以绝绰为首的一派是要救出皇上,阻止皇位的更迭;

而还有一部分保守派选择继续听从太后的指挥,无论这是不是一场针对皇位的政变。

等到砚儿到时,乾清宫周围虽是已经干干净净,却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散去的血腥味。

朱翰远在一旁低声说道:“娘娘,绝绰带着暗卫已经成功把所有叛贼都处理了。”

砚儿心中知道,那也是一场恶战。

砚儿走进乾清宫,只见杨渐脸色惨白地躺在床上,整个人已经瘦成了一把骨头。他的嘴唇隐约有一些乌青,看起来确实是中了毒的症状。

砚儿回头看着朱翰远,着急地问道:“太医呢?”

朱翰远恭敬地回答道:“已经派人去叫了,墨儿姑娘也在来的路上。”

经过一些时间的相处,主仆二人已经有了许多默契。砚儿心疼得看着杨渐,抓住他冰凉的手。心中的难过一阵一阵地涌来。

人的情感就是这般复杂,杨渐薄情辜负过她,却也深情救过她;

她不在意着、甚至是怨恨着杨渐,却又感激着、爱慕着他。

等待墨儿来时,见到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砚儿握住杨渐的手,靠在他的身旁,眼睛闭住,睫毛却在颤抖着,眼泪一滴一滴流了下来。

墨儿靠近时,砚儿才有了察觉。她赶紧起身,快速收住了自己的神情,退到一旁去,将最靠近杨渐的位置留给了墨儿。

墨儿搭着杨渐的手腕,一点点感受着他的脉搏。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墨儿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没救了……”

没救了?砚儿震惊地看着墨儿,再次确认道:“没救了?”

墨儿点了点头,说道:“毒素已经进入了经脉、全身,没有办法再救了。皇上……也许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砚儿的泪掉了下来,她远远看见有太医赶来,她立刻大喊道:“太医,快上来看看皇上的情况。”

又一边拉住墨儿的手:“你能不能救救他?哪怕再多一点时间呢?哪怕让他少受一点苦呢?”

没等到墨儿的回复,砚儿便已经控制不住情绪哭出了声来,朱翰远见状赶紧把她扶到了帷幕后面,泪水模糊中,砚儿看到一个个太医靠近皇上,又离开了皇上。

第126章

阴谋

杨渐卧床的几天后,不出意外地,突厥和青婵的部队汇集在一起,逼得镇平侯军队节节败退,而镇平侯本人也还没来得及进入京城,就被皇家暗卫抓了个正着,当天就押进了大狱。

宫内宫外风波渐平,就轮到了面对突厥这个难啃的骨头。

突厥与天朝离得不近,又有青婵青辉两兄妹在前线斡旋,进攻的几率不大。

但突厥此次出兵的报酬还没有给到——刚刚停火,突厥就派来了使臣,并且带来了突厥的要求。

作为早就和天朝签下了和平协议的突厥,这些年不断向北扩张却受到大月氏的干扰,即便如此,天朝也从未趁火打劫过。

然而随着突厥势力的扩大,突厥可汗也忧心起了天朝这边。

毕竟和自己签订和平协议的先帝早已驾崩,眼看着天朝军事有后起之秀,朝务中也有了意气风发的新帝,难免有些忐忑。

此次支援天朝则是绝好的机会,借着向突厥借兵的由头,突厥提出了以皇后和皇子为质的要求。在战火消停后马不停蹄就赶着来要人。

好不容易停住了内乱,砚儿一派都已是精疲力竭。杨渐的连日卧床也大大消耗了作为智囊的砚儿的脑力和体力。突如其来的突厥人更是让他措手不及。

乾清殿前殿内。

“要不我替你去吧。”萧毓凝主动提出来,她早已对宫内心灰意冷,能离开也是一件好事。

砚儿却摇了摇头,说道:“太后将我幽禁,当时万不得已我才说要去为质,如今又是另一番变动,皇上卧床不起,皇子都还年幼,如果此时我离宫去了突厥,好歹留下你还可以做一番谋算。”

萧毓凝的疲惫也写在脸上,这些日子侯府不断派人给她递信,她周旋于其中也是如陷沼泽。

但她显然还是不同意砚儿的说法:“我凭什么要守着天朝的江山,如今眼看我大仇得报,如果没有你,这宫里我一天也待不下去。”

突厥的使臣还在天朝僵持着,朝中的大臣们也在权衡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