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23)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萧毓凝点了点头,想来心里也有了盘算。砚儿此时想的确实另外一件事,或许华贵人真的就那样烂漫天真。

可她却不能让萧毓凝这么认为,萧毓凝在宫中的依靠有且只能有砚儿自己,这样砚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后宫的争斗初起,以皇后、颜昭仪为首的永宁宫一派和以萧毓凝为首的钟粹宫一派都在争夺着刚刚亲政的皇帝的圣宠。

而太后也因为前段时间在归政事务上的劳心劳力而出现了身体上的亏空,近日内则开始对后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年轻时的皇上的宠爱是格外重要的。后宫没有常青树,但有了天子的怜惜,哪怕失了恩宠,皇上念旧时也不会薄待了自己。

而天子只会对年少时相处的妃嫔念旧,待到更多的莺莺燕燕进入后宫,恐怕就只有恩宠,没有情谊了。

两宫争斗正忙时,宫中却多了一位美人。原先采选来的一位平民女子韩氏,听闻能歌善舞,性情婉转,夜晚在乾清宫外歌唱求宠,皇上惊为天人,立刻就传召承宠。

气得本来要侍寝的颜昭仪打道回宫,听闻回宫后便摔了一套名贵的前朝瓷器。

次日清晨,皇帝便传召后宫,晋常在韩氏为美人,赐号「瑶」。

此时萧毓凝已没有恶露排出,身子也好了大半。重新恢复了例行的请安。

砚儿观察到,这位瑶美人却是别有一番风姿,一看便是妖娆善媚之辈。

而皇后今日也褪去了原先的古板装束,渐渐有了些成熟女子的韵味。想来其中也缺不了太后的点拨。

请安过后,萧毓凝正准备坐着小轿回梨落台,就听背后有一尖锐声音喊道:“顺贵嫔娘娘请留步。”

萧毓凝皱了皱眉头,向后看去。砚儿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一着桃粉色衣裙的女子匆匆赶来,原来就是瑶美人。

瑶美人赶紧行礼道:“臣妾见过顺贵嫔。臣妾有话想跟娘娘说,不知娘娘是否方便。”

砚儿心中已是一阵厌恶,这不知深浅的东西,也敢来萧毓凝面前乱碰。

而萧毓凝自然也是不悦,她身为侯府嫡女,自然是见惯了礼数完备的夫人丫鬟,此等莽撞无状的女子本就不讨她喜欢,便说道:“本宫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本宫不感兴趣。”说罢,砚儿便使唤着太监抬起轿子,一行人离开了凤藻宫。

路上,萧毓凝对砚儿说道:“怕是个心比天高的,看得罪了颜昭仪,就想来攀附我了。”

砚儿也是这般想的,便说道:“娘娘想的对。这样的人万不能跟我们站在一起,不然既得不到利,还平白让人笑话我们梨落台没有规矩。”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去。可万万没想到,回去刚进过燕窝粥,正准备小憩一会。皇后与颜昭仪便夺门而入,带着宫人把梨落台团团围住。

萧毓凝正睡眼朦胧,在贵妃椅上,砚儿把她扶着坐起来,萧毓凝才不解道:“娘娘这是何意?”

颜昭仪说道:“顺贵嫔,你可知罪?”

这下砚儿也懵了,萧毓凝也懵了,她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和颜昭仪也不说明,只说是待皇上早朝后回来,再一并处理。

此时,顾妈妈、书儿,这两个能与侯府报信的人都完全没有准备,也被困在了梨落台中。

砚儿一时也琢磨不清到底是什么事,她突然觉得很恐惧,怕不是萧毓凝即将能再次侍寝,这群人坐不住了,给她们设了什么圈套?

第17章

人命

悄无声息的梨落台寂静地让人害怕,萧毓凝和众人被看管在正殿上,连想喝口茶,都不被允许外出。

等待皇上来的过程也显得格外漫长。砚儿把这个月发生过的所有事情齐齐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唯一可能会让梨落台招惹到这么大阵仗的祸事,就只能是假孕了。

可假孕一事,此时已查无踪迹,皇帝也是知情的。这么一想,砚儿的心又放下了。

心中宽慰一些后,也听到常哲的声音:“皇上驾到。”

众人都起身行礼,皇上打量了一圈殿内,说道:“顺贵嫔小产初愈,还需要休息。你们这么兴师动众,又急急忙忙叫朕赶来,到底这是怎么了?”

这时才听皇后说道:“启禀皇上,今日瑶美人跟臣妾禀报,说顺贵嫔小产恐怕有蹊跷,刚刚过了没多久,请安回去后,顺贵嫔就不见了。

臣妾害怕她出什么大事,赶紧使人寻找,前一会在梨落台旁的一处废弃院落的井里找到了她。”

皇后顿了顿,用帕子拭了拭眼角,才哽咽出声:“救上来的时候人就没了气。”

萧毓凝紧紧地攥住砚儿的手,瑶美人几个时辰前才跟她说过话,这会就不清不楚地死在了自己居所附近,这是个圈套,从瑶美人得宠之日起,就安排好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