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59)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青婵也俯首行礼感谢道,砚儿心中也是欢喜,她知道杨渐终于转过来了弯。

说起女子做将军,在天朝仿佛是禁忌一般,但禁忌存在的意义,不正是被打破那一瞬间的快感吗?看着杨渐笑得畅快,砚儿知道他心中也定是得意的。

第45章

回报

青婵拿着圣旨,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杨渐不仅没有剥夺她郡主的封号,同时还准她以三品将军的身份统率雍王府的军队,按照官阶上朝参政,并且下发皇榜,号召有志从军的女子投入雍王府的麾下。

砚儿知道,这一举措一定会掀起巨浪,朝内朝外肯定也都会吵得不可开交。

但圣旨是不能撤回的,君王一言胜于九鼎,此事终究是成了,至于后面怎么解决,那也要依靠青婵自己了。砚儿在宫中能帮上她的已经全部做到了。

送走了青婵,杨渐才突然想起来:“护国寺一行,朕听闻你和顺妃有一些摩擦,那你母亲可有顺利救下?”

砚儿点了点头:“如今母亲就安置在我的宫中,但宫里从未有妃嫔母亲居住在后宫的先例,也实在是不妥,但是送出宫去,臣妾又难以庇护她。实在是两难。”

杨渐若有所思道:“既是母后救下了你母亲,如今她掌管后宫,她也许有自己的打算。不如你便带着青婵刚刚送来的西北蜜瓜去问问母后的意思吧。”

砚儿有些犹豫,对于太后她始终还是有些惧怕,杨渐安慰道:“母后虽为人严厉,但她很懂规矩,内心也善良,外人也许对她多有传言。但实际上,她并非难相处之人。”

看砚儿还是在迟疑,杨渐又说道:“你父亲的事情我已经查过了,他在你九岁那年就按照律法被流放到了琼州,如今究竟如何,还需要些时日探查。你不必太过忧虑,先去找母后探探口风,毕竟她也经历过这些事情,或许还能有点印象。”

此话确实戳中了砚儿最关心的问题——家族衰败的原因。

她也真心实意感谢杨渐为了自己多多考虑,这几个月杨渐对自己的保护也让她心中多了很多依赖。砚儿点了点头,不知为何,她开始相信杨渐说的很多话了。

慈宁宫的午后总是格外安宁,砚儿往慈宁殿走去,就见有掌事太监模样的人在外面守着,砚儿问道:“公公好,可是太后娘娘已经歇下了?”

那公公看着砚儿说:“原来竟是云嫔娘娘来了。太后特意嘱咐这几日等着娘娘,果然这不就等到了。”

说着便把砚儿往慈宁殿后的佛堂处引,原来太后午后便会在佛堂礼佛,也因为佛堂宁静舒适,有时整个下午都会待在佛堂。

这是砚儿头一次见到穿着一身棉麻衣衫的太后,卸去了华服和金饰,太后的威严也减弱了许多,更像是一位平常人家的长辈了。想来太后还未到天命之年,尚还年轻,但却也有了平静与慈悲的神情。

太后也不再礼佛,而是往佛堂边的禅房走去,砚儿也跟着她进了禅房。刘嬷嬷在门外守着,屋内就只有砚儿与太后两人。

砚儿行礼道:“多谢太后娘娘救母之恩。”

太后点了点头:“不必,哀家只是不想那顺妃一直嚣张下去罢了。你有把柄捏在她手里,自然也无法好好为哀家办事。”

砚儿心中涌起了一阵厌恶,说来说去还是要自己办事,便问道:“太后娘娘慈悲心怀,如今臣妾与母亲团圆,不知臣妾能为太后做些什么?”

太后笑了笑:“你这孩子想岔了。”

又顿了顿:“怕是我之前对顺妃严厉吓着了你。我并非利欲熏心想要你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有一件,现下好好伺候皇上。若是来日哀家有求于你,你得应下。”

砚儿惊讶地看着太后:“伺候皇上本就是臣妾的责任所在。不知太后娘娘要有何事能让臣妾帮忙?臣妾也好早做准备。”

太后看着砚儿,砚儿也看着太后,她很想知道太后所求究竟是什么,只听太后开口道:“皇后之位,不能给萧毓凝。”

砚儿完全愣住了!皇后之位!

“太后娘娘,皇后正值壮年,又是您的亲侄女,您何出此言?”砚儿脱口而出。

太后也不再欺瞒了:“你已有多日未见皇后了吧,上次你见皇后时,她是什么模样,想来你也看清楚了。哀家多次劝她不要强行留住这个孩子,来日方长,但她不愿意,她一定要让李家生下嫡长子。恐怕孩子诞生之日,就是她殒命之时了。”

“太后娘娘,臣妾明白您的意思了。”砚儿说道。她看着太后流下了眼泪,侧身回避着自己,似乎很是不愿意被看到脆弱的一面。

砚儿便轻声挪步离开了禅房。往回走时,砚儿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认识过这一面的太后,以前只以为太后是雷厉风行、把控着朝政不肯松手的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