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据说我被炮灰了(144)

作者: 禾上青 阅读记录

另一种则是认为四皇子被色欲蒙蔽了心智, 打着迎娶月夕公主的幌子, 实则想将金国三皇子收入府中。可惜被二皇子撞破了好事,一不做二不休,他直接将月夕公主送上龙床,意图构陷二皇子。

还有小部分人认为这一切都是金国自导自演,牺牲一个公主,就是为了挑拨大曦皇室,引起争端。

各种说法纷纭,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待李福全将探查到的消息说与皇帝,便静静等候吩咐。

半倚靠在床头的皇帝闭了闭眼,遮掩了其中的暴虐。

这背后之人真是好算计,无论如何,总该有人为月夕公主之死背负起罪责。

原先他不想打破大曦现有的格局,所以对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却闹到了彻底无法收场的地步。

月夕公主死在了大曦,将此事推给金国是行不通的,若真要如此,两国刚刚平息下来的战事怕是要再起。

他若派静安王之外的人前往迎战,没有人敢说一定能挡住盛怒之下的金国大军,只要败一场,民情激愤之下,所有的骂名都会朝他涌来。

可若是派静安王前往,就等同于将一头凶猛的老虎重新放入山林,一旦对方有了反心,他将日日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良久,皇帝才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传朕旨意,四皇子顾明钰胆大包天,意图染指金国三皇子,无意间被月夕公主探明意图,私下囚禁了月夕公主,后者不堪受辱,自尽身亡。顾明钰色欲熏心,罔为皇子,今褫夺其皇子身份,贬为庶人,终身圈禁于明心阁。”

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舍弃了名声有损的顾明钰,这道旨意一下,几乎宣判了顾明钰的死刑――他再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

……

四皇子府。

听完太监的宣判,顾明钰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以为,有月夕公主的血书为证,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若是有人为陷害他而牵连父皇,那自有人为此出头,若是这一切都是父皇自导自演,那他也能得到皇帝的几许愧疚之心。

可为何,为何父皇会下这道旨意?

“顾公子,接旨吧。”前来宣旨的太监怜悯地看着尚未回过神来的顾明钰,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如今他面前的这个人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了。

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让顾明钰从恍惚中清醒,他猛地起身,就要往外冲,呼喊道:“我要见父皇!我是冤枉的!分明是有人陷害我!”

“拦住他!”宣旨太监喊了一声,两个孔武有力的侍卫便挡在了顾明钰身前,让他无法再往前一步。

“顾公子,金国的使臣不日将抵达,月夕公主不幸香消玉殒,大曦总该给他们一个交代。此事乃皇上金口玉言,你老实接了旨,还能舒坦过一段时日,不然,抗旨不尊,可是要人头落地的。”

听了这番话,顾明钰猛地一激灵,不可置信地回头,就对上那太监嘲讽的眼神。他心头一颤,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瘫软在地。

交代,他可不就是一个交代吗?

顾明钰捂住了脸,又哭又笑,他怎么也没想到,在真相揭开的那一刻,他便成为了一枚弃子。

这一刻,他心中生出了恶毒的怨怼,明明是父皇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妻子,他甘愿忍下这顶绿帽子,可父皇为何就不愿放过他?

他所有的打算在皇帝的冷漠无情下,全部瓦解。

没有人会在意他这个失败者。

关于他的处置很快传扬开,算是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

平头百姓常常人云亦云,也难以探明其中的弯弯道道,这样的结果足以安抚他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先前构陷皇帝的流言不攻自破,大曦皇帝在他们心中依旧贤明勤敏。

事情有了定论之后,顾瑾瑜很快就被放出了宫,这回皇帝没再召见他,不知道是不想看见他,还是病得没有心力应付他。

临走时,珍嫔神色哀凄,悔恨交加,只是不知为何而悔,为谁而恨。

顾瑾瑜完全没有探究的欲望,当初珍嫔自己做出了选择,就该自己承担后果。

他回了静安王府后不久,祁染倒是忙碌了起来,被派去应对金国的使臣。

关博远手中尚有月夕公主的遗书,他们又不知从哪听说曾在月夕公主的寑殿内发现了大曦二皇子的贴身之物,故而金国使臣并不认可对顾明钰的处置。

他们未必是一心想为月夕公主讨个说法,只是好不容易抓住了大曦的错处,总得狠咬一口才甘愿。

可大曦皇帝本就被这事扰得心烦意乱,对金国也无甚好感,哪怕退让,他也不愿退让太多。

更何况,他让顾明钰承担了全部罪责,用一个皇子换一个公主,已足够对得起金国了,其他方面决不会过多退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