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贼(1011)

军中有事情的时候,你过去旁听一下,提一些建议。当然了,会不会被采纳,是另外一回事。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吗?

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更何况法正这个军议校尉,还是个代理。

他即便有好的主意,谁又会放在心上?所以说,这个军议校尉的职务,其实就是看在张松的面子上,给他的一个职务。俸禄不过六百石,在成都那种繁华之地,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而李儒开始搅乱益州经济之后,成都的生活费用也随之高涨。

法正虽然不需要靠别人的救济,可是想在成都生活,却也是大不易的事情。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法正认识了李儒。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李儒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 叫袁玄硕,颇有能力。李儒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考察法正,发现此人有奇谋,非比等闲。

于是便开始试图拉拢法正,渐渐的试探出了法正的心思。

曹操征伐幽州,在淮南设立三郡;曹朋入主南阳,与刘备交战不止……在这种状况下,刘璋却不是考虑着如何发展壮大,平抑成都飞涨的物价,反而大肆谋取私利,想着偏安一隅。

法正觉得,跟随刘璋,难有作为。

和李儒的几次交谈中,不自觉的便流露出了想要另寻明主的想法。

可是,投奔何人?

刘备?

而今连一个容身之所都没有,法正并没有考虑。

那么孙权?

虽说孙权手握江东六郡,却由于地域限制,同样很难壮大。长江天堑固然给江东六郡以屏障,同时也阻隔了江东谋取中原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可以选择的,只有曹操一人。

偏偏这曹操手下,能人无数。

法正一没有名气,二没有靠山,三没有资历,想要立足也非常困难。

用一句很‘三国’的话来说,那就是:苦于没有引介之人……

同时,他对曹操也不太了解,搞不清楚这曹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这时候,李儒便为他提出了建议。

“我听人说,曹丞相手下有一人,才情卓绝,胸怀乾坤。

他乃曹丞相本家,甚得曹丞相信赖。曾做陋室铭,爱莲说,被世人所称赞,品德高尚;此人有三篇文章传世,为天下读书人所知。曾助其兄长,建设海西,造就如今之两淮富庶之地。

此人重义,只因当年吕布借他二百虎贲,在吕布死后,拼着身家性命,送吕布家眷远赴海外。

此人重情,因结义兄弟被人所害,不惜抛弃学业,出山报仇。

此人有大德行,官渡之战时,斩颜良,诛文丑,为酸枣数万百姓之性命,长跪堂前,使得曹丞相不得不同意,护送百姓撤离。延津一战,此人不顾性命,将曹丞相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可又因为其家人长者被人所害,一怒之下怒闯护国将军府,斩了那刁奴,幽居三年。

此人有大义!

当年临沂侯刘光出使匈奴,为保住朝廷颜面,舍生忘死。

后出镇河西,安抚羌胡,稳定边塞,战马腾,取金城,复夺陇西……

若孝直能得此人看重,则必能有大前程。我听人说,凡他门下所出,而今最差的也是个千石大员。

不知孝直可有意向?”

法正一开始还有些迷糊,可听到后来,恍然大悟。

“先生所言,莫非那大名鼎鼎的曹三篇,公子朋吗?”

法正是关中人,对于关中这些年来的状况,也颇为关注。关中在曹氏父子治理下,繁荣稳定……而当年那被人称之为苦寒之地,荒蛮之所的凉州,而今也变成了一块繁华之所。特别是河西商路的开启,连通西域和中原。想当年,班定远置西域都护府,却在百年前断绝了和中原的联系。河西走廊开启,令整个关中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随着河西商路重启,西域三十六国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在去年,龟兹、大月氏等国,纷纷派遣使者,请求归附。

昔日大汉雄风,似乎又再现端倪。

而这一切,盖因曹氏父子在凉州投入了大量心血。

古人的故土之情,远非后世人可以想象。法正在李儒的劝说下,动了返回家园的心思。

于是,在建安十二年开春,法正便立刻成都,重返关中。到了老家郿县之后,他才知道家乡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而曹朋当年倾力营建河西的好处,历经曹汲数载经营,也初显端倪。

建安十一年,凉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人口自建安九年,曹朋离开时的二百余万,增加至近五百万,已隐隐比肩豫州和益州人口,甚至超过了益州的人口总和。曹汲在凉州,未动一兵一卒,可是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势力,让西域三十六国胆战心惊。很多西域商人都愿意来中原做事,也为关中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关中人口在建安十二年时,达到三百万。

也就是说,算上凉州,八百里秦川人口总和近千万,和整个中原人口,基本持平。

当然了,这巨大的人口基数背后,不可避免的会有无数血泪史。曹朋当初设立了贩卖人口的政策,在檀柘等人的帮助下,从漠北草原上掳掠来的奴隶已超过百万之众。这,又是何等可怕的一个数字。一百万奴隶,也就预示着,无数家庭的破灭。曹朋耗费大量的资金,换来了整个关中的平稳。河西郡的面积,已慢慢的走出了石嘴山口,向漠北地区扩展开来。

可以说,只要曹操愿意,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关中征调数十万大军,马踏塞北。

如此辉煌政绩,让法正心悦诚服。

在三思之后,他最终决定,前来襄阳投奔曹朋。

虽说他的最终目的,是为曹操效力。而且他也知道,投奔曹朋,他的身上必然会有很重的曹朋烙印。可那又如何?似他这种毫无根基,毫无名气,毫无资历的三无人员,若没有一个靠山,休想成就大事。曹朋别看是曹操的臣子,可是从曹操对本族的关爱来看,到了曹朋的帐下,就等于是进入了曹操的派系。可别忘了,曹朋还是曹操三子曹彰的启蒙老师……

这种亲密的关系,注定了曹朋日后,根基深厚。

有这么一个靠山在,自己也能够有更大的前程……

不过,在见到曹朋之前,法正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

他手中虽有李儒的介绍信,可却不知道李儒究竟是什么身份。只知道李儒肯定和曹朋有关联,再多的事情,可就不太清楚了。而他又没有见过曹朋,对曹朋的了解,大都取自传闻。

曹朋,能看中我这个三无人员吗?

法正有些迷茫。

哪知道,见到曹朋之后,曹朋根本没有去看李儒的书信,竟然知道他的表字。

法正心里激动万分,一块大石,也随之放回肚中。

曹朋笑道:“朋当年为河西太守时,曾闻司隶校尉张既张德容先生提及令尊之名。德容先生还说,法孝直有大能,可惜远赴益州,不得为家乡出力,非常遗憾。原以为我离开关中,再难与孝直相会,却不想在这樊城,能见到孝直,岂不是天赐孝直助我?呵呵,此朋之幸也。”

张既,原安定太守。

建安十一年,替卫觊而出任司隶校尉一职。

曹朋也是没有其他的主意,只好借用张既之名。而且,这也是最好的一个借口,张既本就是关中人士,而法正也不可能跑到张既跟前,问张既说:你是不是在曹朋面前夸赞过我呢?

法正闻听,不禁喜出望外。

心中的疑惑也随之消失,原来是张既向曹朋介绍过我。

怪不得曹朋没有看那封介绍信,便知道我的名字。同时,在法正的心里,对刘璋更多了几分怨恨。

也难怪,法正这些年来,在刘璋的手下,可是被压制的不轻。

而今能得别人重视,心里在感激的同时,也就对刘璋有了怨念。

上一篇:刑徒 下一篇:篡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