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贼(166)

许褚咽了口唾沫,眼皮子一耷拉,不再离开典韦。

他知道,典韦是在气他!

两人关系虽然恢复,却不代表他们不再竞争。

狗屎运气,若非你得了阿福一家的帮忙,焉能配得上天孤刀?

曹操的天罡三十六星,如今第一颗星,已经有了着落。而且,典韦这颗天孤星,也是目前三十六星中,唯一确定的一颗。不仅仅是许褚羡慕嫉妒恨,曹营中许多将领,莫不是如此。

不过,还有三十五颗,不着急,不着急!

许褚也只能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回头让大头问问阿福,让他们也帮自己一把,夺回面子。

两个五大三粗的家伙,明争暗斗。

大堂上,曹操的谋臣们,也都看得真真切切。

心里面不禁觉得好笑,同时也有些期盼。因为曹操说了,这天罡三十六星,并非以纯粹的武力而言,谋者亦可授予。不仅如此,曹操还说,待曹汲出掌诸冶监后,会着手打造第二批刀。不过,不是天罡刀,而是地煞刀……共七十二支,与天罡相合,凑足天罡地煞之数。

当然了,地煞刀的地位,似乎在天罡刀之下。

于是这一流谋者图天罡,二流谋者思地煞。可以说,如今曹操麾下的所有人,都盯着这一百零八个……不,是一百零七个名额。

“主公,陈登为广陵太守,虽能牵制虓虎,然毕竟是徐州望族,未必肯真心效力。”

朝会商议完毕之后,便有人站出来说话。

虓虎,就是吕布。

这人说的倒也没有错,陈登身为徐州顶级门阀,若说他一心为汉室,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

他所谋的,首先是家族利益。

曹操拜陈登为广陵太守,不无离间吕布和陈氏宗族关系的心思。

听闻之后,曹操也深以为然。

他是官宦子弟,自然清楚这些门阀世族的想法。世族子弟,以家族为先。又有几人,会一心为国?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这大堂上,就有一人心中无私,忠于汉室的世家子弟。

曹操,偷偷的扫了荀彧一眼。

“文若,你以为如何?”

荀彧睁开眼,不急不缓道:“主公即启用陈元龙,信他又有何妨?陈元龙是聪明人,当知那虓虎,并非明主。否则他父子大可不必阻拦吕布与袁术结亲……不过主公若想谋划徐州,如今倒也合适。”

曹操微微一笑,“当如何谋之?”

“可命一人前往广陵,站稳脚跟。如此,一方面可节制陈登,另一方面,也可以监视下邳。”

“奉孝以为如何?”

“文若之言,大善。”

“那派何人前往,又如何立足?”

荀攸突然抬起头来,沉声道:“我曾听说,海西自兴平二年,便盗匪不绝,混乱不堪。当地豪族,与山贼勾连,三名县令在海西,离奇被害,至今仍无法找到凶手。陈元龙此前也曾提及海西,曾言海西混乱不堪,无人愿往。主公何不派人前往,若海西大治,即可立足。”

“海西?”

大堂上,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曹操沉吟片刻后又问:“公达可有合适之人?”

海西,地处徐州治下,位于广陵、下邳和东海郡三地交界。如今的问题是,徐州虽然名为汉室领土,可曹操却难以掌控。吕布自五月大胜袁术后,势力也随之暴涨。他本就是能征惯战的猛将,身边又有高人为他出谋划策,帐下更有猛将冲锋陷阵,曹操也不要三思后行。

派人去海西,等于在徐州铆下一颗钉子!

但这颗钉子……却着实不好做。

不仅仅是要节制吕布的动作,还需要承受当地豪族的压力。

曹操不由得陷入沉思,他帐下能人无数,究竟派谁去,才算合适呢?去海西的这个人,首先是他信得过的人;其次,这个人要有能力,有手段;同时名声还不能太响,否则就会引起当地豪族以及吕布的关注。这样一个人,的确不太容易找到。曹操手下能人不少,但要完全符合条件,一时间还真就想不太明白。手指,轻敲围栏,曹操的目光,环视大堂。

“主公,晔荐一人,可当重任。”

司空仓曹掾刘晔起身,躬身回答。

曹操连忙问:“子扬所荐何人?”

“便是那乘氏令,梁习。”

“梁习?”

曹操有些疑惑,扭头向董昭看去。

董昭连忙道:“主公莫非忘记了?梁习原本是陈郡主簿,主公去年将他征辟,先为漳长,后任乘氏令。这大半年来,梁习在乘氏所做不差,颇有治名。子扬所荐,倒也的确适合……”

董昭和刘晔,都表示了对梁习的支持。

曹操也非常心动。

他刚要开口表示同意,却见荀彧起身,“主公,梁习才情卓绝,的确是合适人选。然则他才到乘氏半载,政令方行,便匆匆调往他处,于乘氏空无益处。梁习往海西,谁可任乘氏?”

“这个……”

荀彧所言,也颇有道理。

这牵扯到一个政令统一的问题。梁习在乘氏刚站稳脚跟,政令刚梳理通畅。如果换一个人,谁又能保证,会继续执行梁习的政令?朝令夕改,是一个大忌。就比如说,梁习在乘氏,提倡开垦荒田,底下的人刚开始执行,梁习就走了;换一个人前来,说不定会是另一种执政思路。也许他不赞成开荒,而提倡做其他的事情。那之前开垦的荒田,也就等于无用功。

荀彧说的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

乘氏位于巨野,是兖州重地。曹操虽说将根据地转到了豫州,但是对兖州,依旧保持重视。

毕竟,兖州是他起家之地。

“文若,那你以为当如何?”

曹操看着荀彧,沉声问道。

“彧亦有一人举荐。此人于资历,或许比不得子虞,才学也稍有不足。不过出镇海西足矣。”

“文若所荐,何人?”

“此人名邓稷,字叔孙。”

邓稷?

对于大堂上的大多数人而言,邓稷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曹操也觉得好奇,扭头向董昭看去。

董昭也是一怔,在曹操耳边轻声道:“邓稷,就是曹隽石之婿。”

曹操不由得恍然,连连点头。

怪不得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耳熟,原来是那位独臂参军。独臂参军之名,还是从夏侯衡曹休那边得来。典韦初建虎贲,有夏侯衡曹休为左膀右臂,故而虎贲得以成型。但夏侯衡和曹休任虎豹骑的时候,却对曹操说:“人皆知虎贲乃伯权与我之功,却不知若少一人,则虎贲不得成。”

曹操当时就问:“那是何人?”

“便是军中独臂参军。”

邓稷在虎贲帮忙的时候,领参军之职。

所负责的,大都是一些杂事。在夏侯衡和曹休眼中,那些事情极为琐碎,非常麻烦。偏偏邓稷能做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各种物资,都记录在册,一清二楚,没有任何的偏差……军中皆戏称邓稷‘独臂参军’。正因为有邓稷做这些琐碎事情,曹休和夏侯衡,才能全力练兵。

所以,当董昭提醒之后,曹操便立刻想起了邓稷的来历。

刘晔却未听说过邓稷的名字,于是疑惑的看向董昭。

不等曹操开口,郭嘉也站起来道:“邓稷,确是合适人选。”

“这邓叔孙,可靠吗?”

郭嘉说:“邓稷与嘉有同门之谊。”

言下之意就是说,如果邓稷不可靠,那我也不是个可靠的人。

这话一出口,刘晔立刻闭上了嘴巴。他虽然得曹操器重,但是和郭嘉相比,却明显份量不足。

曹操对郭嘉的重新,可说是言听计从。

再者说,大家都是出于公心,既然郭嘉荀彧都表示赞同,那想必这邓叔孙,确有可取之处……

“攸亦同意邓稷出任海西令。”

郭嘉话音刚落,荀攸也站起来了。

上一篇:刑徒 下一篇:篡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