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唐崛起(455)

可是,我真感觉不太对劲啊!

“待会儿你和王修福、武崇训以及仆固乙李前去奉先寺谢恩,圣人要召见你。”

这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身为武则天钦点的武魁,自然要前去谢恩。

唐代的科举制度,还远没有到宋明时期的规范。事实上,虽然唐太宗曾得意洋洋说‘天下人才尽入我毂中’,但实际上,唐代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并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厉害。

事实上,从高宗皇帝总章三年以来至今,共举行过五次科举。

而武科若不是迫不得已,也不可能频繁开科,至这一届一共开了四次科举……

唐代,科举并非入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受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度的影响,这入仕的途径主要还是以门荫和举荐为主。

本次恩科,武则天共钦点十七名武举人。

但是有资格觐见武则天的,也只有那寥寥几人而已。

“薛大将军,我刚才受了一点伤,感觉很不舒服,此次觐见就免了吧。

我会让人告诉我父亲,请我父亲向圣人说明。待会儿去觐见圣人,我就不去了。”

武崇训显得情绪很低落,低声向薛楚玉告罪。

薛楚玉倒是没有勉强,反正到时候武则天发怒,自有他武崇训和他老子顶着就是。

他温言安抚了武崇训几句,然后又命人让那些举子们下山,前往西山校场中等候接下来的章程。杨守文也不是太想去见武则天,可他没有一个名叫‘武三思’的老子,自然不可能像武崇训那样任性。所以,他吩咐杨茉莉带着大金先到山下和杨从义他们汇合,至于接下来,就走一步看一步,不晓得还会有什么状况。

嗯,反正杨守文就是觉得,这个武状元,恐怕没那么容易得到。

这一点,从武崇训的反应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

杨守文是心不在焉,王修福是魂不守舍,而仆固乙李到这会儿,仍感觉到有些发懵。

三个人随薛楚玉鱼贯而行,在经过了重重检查后,走进了奉先寺。

奉先寺内,已经不似早先那么热闹。

文武百官大都离去,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这个时期,大家对武状元的态度。

不过,寺内仍旧是守卫森严。

一路走来,那奉宸卫随处可见,显示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凝重气氛。

在奉先寺大殿外,薛楚玉让三人在外面等候。

他走进大殿,过了一会儿就见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内侍。

“征事郎,圣人唤你觐见。”

那内侍,杨守文倒也不算陌生,就是之前曾见过两次的高延福。

“只我一个人吗?”

杨守文疑惑问道。

高延福点了点头,笑着道:“征事郎,请随我来。”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看王修福和仆固乙李一眼,也让两人渐渐冷静下来,恢复了神智。

如果武崇训也来了,那他二人就是杨、武二人的陪衬。

现在武崇训没来,只杨守文一个人……

王修福和仆固乙李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苦涩一笑。既然如此,那就耐心等待吧!

第四百五十五章 我不想做驸马

奉先寺,又名大卢舍那佛窟。

其别名就源自于那尊卢舍那佛的佛像,以及一组摩崖型群雕。

寺院占地面积大约一千多平方米,可由于是位于半山腰,使得其纵深实际面积要大很多。整个寺院,共有三道台阶,卢舍那佛雕像就矗立在摩崖之上,用慈悲的目光鸟瞰伊洛大地。据说,佛像是依照武则天的样貌雕刻,自有别样意味。

大殿位于三层台阶上,是一座空荡荡的建筑,里面也没有供奉任何佛像。

武则天就端坐在大殿中央,身后依稀可见卢舍那大佛,仿佛人与佛像已合二为一。

杨守文才一走进大殿,就感受到在大殿中弥漫的无形压力。

也是神权与君权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独特威压。

普通人走进来,会产生莫名的恐慌,更因而敬畏……

“杨青之,你果然得了武魁,此刻想必有些得意吧。”

武则天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回荡,与那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梵音相合。

大殿中的香炉里,点燃着名贵的龙涎香。

青烟袅袅,异香扑鼻。

杨守文忙顿首道:“微臣得圣人天恩,才有今日之荣耀,非臣有大才干,实圣人厚爱。”

这是杨守文第二次面对武则天,心中仍旧忐忑。

他不敢抬头,但是却能够感受到,有一双目光正凝视着他。

大殿两边,还有其他人。

不过杨守文没能来得及观瞧,所以也不知道都有谁在。只一个武则天,就让他感受到了莫名的压迫感。这种感觉,更是他从未有过的感受,直让他紧张不已。

“你倒有自知之明。

朕知你勇武,却未想到你有如此手段。骑射满六合,也是自武科创建以来,从未有之记录。朕很高兴,能够为朝廷选中栋梁之才。此前,朕以为你文采过人,能吟诗作赋;但没想到,长洲你却一鸣惊人,展露出了非凡的才干。皇泰宝藏被顺利找到,有你运筹帷幄的功劳。如今,你又创下记录,所以朕钦点你为本科武魁,朝中诸公倒也无人反对,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吧……你也不用妄自菲薄。”

朝中诸公众望所归?

杨守文心里一沉,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心头萦绕。

他说不清楚原因,但是……

很不安!

嗯,就是不安的感觉。

武则天说完之后,大殿里陷入了沉寂。

片刻后,就听武则天道:“杨守文,抬起头来。”

“臣遵旨。”

杨守文深吸一口气,把头抬起来。

这时候,他才看清楚这大殿里的情况。

武则天端坐大殿中央,两边则站立了十几个人。

有的,杨守文认识;但有的,他却陌生。比如太平公主,他是第二次见到,所以不算陌生。而太平公主上首站立的中年人,高高胖胖,看似很魁梧,但却给人一种很虚弱的感觉。那张胖乎乎的圆脸上,带着一抹和煦笑容,让人感觉亲切。

而在太平公主下首的中年人,却是瘦瘦高高。

眉宇间,依稀能看出和那高胖男子有几分相似,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更深沉,更坚毅。

他的脸上,同样也带着笑容……

还有其他众人,不过大多数杨守文都不认识。

武则天道:“看样子江南的风水很好,朕听说你经历了很多磨难,还亲自冒险混入贼窟……不过没见你有半点清减,倒是这精神看上去,比之离开洛阳前又好了不少。”

“此多亏了圣人运筹帷幄。”

“你这小子,休要在朕面前油嘴滑舌。

想当初你不是冲着朕大声喊叫,你不怕朕吗?怎地,现在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很多,要不要再吃些酒水,免得朕要费老大的力气,才能听清楚你在说些什么?”

武则天心情似乎不错。

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好像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心情。

当然了,到她这种地位,喜怒不形于色,又怎可能轻易表现出来她内心的想法?

两边众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而杨守文则是一脸赧然道:“圣人休再取笑微臣了,臣那时候,也是酒壮怂人胆而已。”

“哈,酒壮怂人胆吗?”

武则天哈哈大笑,令大殿里的气氛,似乎变得活跃了许多。

“杨青之,你这次夺了武魁,朕要嘉奖你。”

“哦……启禀圣人,臣不要嘉奖,只有一件事想要恳请圣人答应。”

“什么事?”

武则天凤目微合,脸上带着笑容。

杨守文揉了揉鼻子,组织了一下语言,而后大声道:“臣此次之所以赶回神都参加武举,乃是为了一个人。臣不敢奢望圣人嘉奖臣,只恳请圣人,能饶那人性命。”

上一篇:中国道士的二战 下一篇:宋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