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348)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但他们彼此心里都明白,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打那之后,骆之兴三天两头的传叫引华或者派公人下去找茬,不是问骆家商号的税款问题便是故意歪派别的什么事,要不就是当众故意刁难,给引华难堪,横竖就是不让人安生罢了,闹得骆家柘园一众人疲惫不堪引华恼火之极,眼看漳州那边种植烟草、剑麻、甘蔗等都已开始筹备,而他根本不可能分开身过去,常玄清也不敢轻易离开白石镇,去漳州巡查三两天又急着赶回来,生怕引华疲于应付。

好在引华早已准备妥当,骆之兴有心找茬也就闹腾闹腾罢了,几个回合下来,根本得不到什么实质上的进展,双方就这么胶滞着。骆之兴转而又从骆家商号大小掌柜们下手也不能如愿,这一下,他心头更恨,便大行权力之便,故意对骆家商号的生意层层刁难,扶持他们的竞争对手,把个引华恼得牙根痒痒。

常玄清也十分忧虑,便跟引华提议是否写信告诉大小姐?集三人之智说不定能想出个两全之策,引华却不愿意再麻烦姐姐,不肯同意。常玄清便不再说什么,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这事请引章来解决多有不妥,引章出嫁还不到一年,引华刚刚接手骆家生意便无法单独处理难题,还得让姐姐回来帮忙,让下边各掌柜会怎么想?可是,除此之外,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引华自己也有数,关在屋子里静静想了一天,第二天悄悄去了贾图那里一趟,回来的时候面色稍缓。在贾图明里暗里的干预下,骆家的麻烦少了许多,至少,竞争对手们不敢嚣张了,这富春县和上和县接壤,竞争对手们也是有许多生意在富春县或者跟富春县的商户有牵连的而且有些精明过头的人甚至觉得这事表面上看是新知县针对骆家,实则为两县父母官斗法,骆家和他们一样,都是夹在中间的受气包、牺牲品,这么想着,对引华不免起了同病相怜之感,想起骆家往日宽宏守信,救人于危种种举动,暗自惭愧,更加不肯配合骆之兴的动作了。

骆之兴也渐渐察觉了,得知贾图在背后干预,气得差点吐血,恨不得仰天大叫三声“既生瑜何生亮”

他虽然气恼,但要他就此认输,他是不干的。

不知谁出的馊主意,让骆之兴征骆家的地修建水库,这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事,如果骆之兴提出来,引华也是不便拒绝的。征用民地修水库是大事,骆之兴也不能单独拿主意,得提出方案,然后上报上封,由上封召集治下各县长官一起讨论,然后才能定下来。但骆之兴这个念头已经让引华心急如焚了,正不知怎么好时,幸好贾图又伸手帮了他一把。

贾图也没多说,只给骆之兴来了一封信,说富春县今年天旱,恐怕不能跟上和县共享水源了。

十多年前,两县县令经过协商,上和县从富春县引了一条贯穿全县的大型水渠,每年靠着这条水渠解决了全县三分之一的土地灌溉。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做下来,靠的完全是当任两县知县的交情和一颗为民的心,毕竟,你要引水,人家只要说自个都不够用坚决不许你引,便是朝廷也无法强制下令执行的,如今贾图要停掉这条水渠,同样也是看双方的交情,连上封都不必知会

骆之兴是新官上任,满心只想斗法出气,哪知晓当中的厉害?看了贾图发来的信函只是鼻孔里冷冷一哼,根本不当回事,师爷和衙门里诸办事小吏、公人们却不淡定了,要知道他们虽在衙门里混个小小的饭碗,但家里、族人、亲戚可都是靠种地的啊,而且很多人家的田地正是靠这条水渠活命,听了焉能不急?当下人人心焦,个个不安,苦苦哀求县令,定要想法子阻止此事发生,不几天功夫,百姓们也都知道了此事,这时春耕刚过,新苗正是靠水养活的时期,那经得住这一吓?百姓们你传我,我传你,在县衙外乌压压跪成一片,又哭又喊,只求县太爷大恩大德,千万莫要让富春县断了水渠,把个躲在衙门里的骆之兴吵得心烦意乱,两耳嗡嗡直响。

骆之兴又气又恨。他当然清楚贾图的意思,贾图这就是故意的,跟他故意要修建水库是一样的道理他知道,只要他放弃征地修建水库,再给贾图那边找个台阶下,这事便解决了。可是,他不甘心呐一是不甘心错过整治引华这么好的机会,二是不甘心跟贾图服软

骆之兴闭门不出,也不跟百姓做任何答复,恐慌越传越宽,越传越大,衙门外的人越聚越多,一时闹得比树上的麻雀还要聒噪。最后师爷憋不住了,很委婉的告诉骆之兴这条水渠对上和县有多么重要,当然师爷在叙述的时候是免不了好好夸大一番的,再很委婉的提醒他万一酿成民变引起上封追查可就大大不妙了再毫不遮掩的提醒他,要整治骆家有的是法子,暂时且罢手,到时候找个借口压他们的蚕丝价或者巧立名目提高税收,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骆之兴听了怦然心动,这个法子何止可以对付骆家啊,不听话的商家一个一个都可以收拾了,而且,还可以发财……

骆之兴目光闪烁,阴鸷的脸上冷笑连连,咬着牙一拍桌子:“好,本官且记着,俗话说的好,‘不要气,只要记’,这个事,本官迟早跟他们算”

一场变动顿时烟消云散,骆之兴的报告还没来得及递上去便夭折了,贾图也不再提什么拦截水渠的话,引华和常玄清也暗自放下了心。可是,他们仍然不敢有半分松懈。

骆之兴既打定了秋后算账的主意,便没再去聒噪引华,该做什么做什么,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引华和常玄清却仍感觉到那汹涌的暗涛,事事小心,时时在意。如此过了一个月,仍是没有半点动静,引华虽不能完全放心,也不像从前那般如临大敌了,于是前往漳州的议程又提了上来。他已料定,有骆之兴在上和县,柘园不赔钱就不错了,可不敢抱太大的指望,还是尽快开拓新业务更加要紧,而且漳州不是骆之兴管辖的地方,在那儿尽可大展拳脚。

处理骆之兴这事,引华并没有告诉引章,因此引章也不知道,可是,接下来的事,引华那才叫一个焦头烂额,不请老姐出马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搞定……

(谢谢80LY5349的打赏)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306章 跳井

第306章 跳井

处理骆之兴这事,引华并没有告诉引章,因此引章也不知道,可是,接下来的事,引华那才叫一个焦头烂额,不请老姐出马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搞定……

引华到了漳州骆家种植园时已是四月初了,正是最忙碌的时节,虽然前期工作做得很充足,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甘蔗、剑麻、烟草都已经种了下去或者在种,可他还是忙得脚不沾地,一是要走访田间地头,了解种植生长情况;二是要进行人事管理和各种调度调节;三是要大概学习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巧;四是要督促榨糖作坊和烟草处理作坊、剑麻处理作坊的建设,这是刻不容缓的事;除此,还有商业上往来应酬,还得与留守白石镇的常玄清保持联络,一天到晚没个空闲。好在这些年跟着他的两名书童华清、华语也长进了不少,作为得力助手帮了他不少忙。

这一日,引华带着华清到漳州城办完事,看着时间还早,便进了一家叫做“清心居”的茶馆喝茶,福建产茶,闽南人喝茶甚为讲究,茶馆处处皆有,这清心居便是漳州城颇为豪华的一家茶馆,除了有好茶,还供应各种点心小吃。

出门在外也无多大规矩讲究,主仆二人一起坐了,要了茶水点心,慢慢品尝,偷闲半刻。

茶馆的跑堂一手技术活十分显眼,提着个程亮亮的大铜壶穿花蝶蛱似的走来走去,听到哪儿叫一声“添水”便拖着悠长的调子唱答一声“好咧”,提起壶老远便倒过去,耍了个漂亮的“仙人过渡”;或者从茶客头上弄个险,滚烫的水稳稳倒入茶客面前小壶中滴水不撒,这叫做“雪花盖顶”;当前茶碗刚刚斟满,又巧妙将水头切入另一碗中这叫做“金蝉脱壳”;更有一手一壶同时斟入一碗,水流均匀,不泼不撒,这是“双龙戏珠”还有什么“海底捞月”、“鹤冲九天”等名堂,花样百出,赢得满堂喝彩,其中犹有一女子清脆叫好大笑的声音最是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