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521)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怎么?莫不是我有什么不对?”引章好笑的垂头瞧了瞧自己的衣裳装饰。

“不、不”刘公公回过神来,有些手足无措张惶了一阵子,尴尬嘿嘿笑笑,压低声音道:“九福晋,您还是回去吧,万岁爷这几日脾气大着呢,几位爷都挨了训斥,一步儿也不敢离开乾清宫偏殿。不过九福晋放心,九爷好好的,没事”刘公公好心的提醒。

“多谢公公提点,”引章心里急得要命,却不得不做出闲适的脸色充满感激的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仍道:“可是,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要跟万岁禀报,刘公公,还是快些儿替我通报吧”

刘公公瞥了一眼她异常坚定的神情,无奈无声一叹,道:“那么九福晋稍候,老奴这就给您通报去”

康熙已经从京里派出去暗卫四处寻找太子,同胤禟想的一样,这事没敢声张,一天天过去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康熙急得心头直蹿火,少不得将在眼前的儿子们一个个骂了又骂,训了又训。这日刚接到“无果”的报告,心里不爽,才刚刚骂完一轮,黑着脸坐在御榻上,瞅着面前跪着的一溜儿子,目光冷冰冰的转过来又转过去。

刘公公进去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情景。

刘公公头皮立刻发麻,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捏住,越捏越小,越捏越小,他下意识想要退缩回去,康熙眼角却已扫上了他,薄唇轻动,冷冰冰道:“何事?”

诸阿哥亦情不自禁眼风一瞟,刘公公顿时心惊胆战,强自壮胆躬身疾步上前,口内已恭恭敬敬禀道:“回万岁爷话,九福晋殿外求见,说是有极重要的事求见万岁。”

阿哥们中间起了一阵无声的骚动,诸人的眼光不约而同射向胤禟,胤禟脸色一紧,情不自禁咬了咬唇,心里把引章骂了个十七八遍。这个女人,胆子是越来越打了,老爷子单独召见过她没错,就凭这个难道她就认为自己有什么资格说得上话吗?他抬抬头,提气正欲说话,康熙已然开口,道:“哦?传她至后殿小书房,去吧”说毕起身,向下头挥了挥手道了声“起来吧”背着手往后殿小书房去了。

诸人面面相觑,望着胤禟。胤禟拂了拂袖子,整了整衣襟,若无其事,一句话也没说。

“九哥……”胤俄终于憋不住,道:“九嫂怎么也回来了?莫不是有了太子的消息?”胤俄急不可耐的目光望向胤禟,其他人也差不多,毕竟,他们平日也是金尊玉贵的,受了老爷子这番折腾,谁熬得住?

胤禟什么也没说,只摇了摇头。

又一次来到这间精致的小屋子,看到康熙箭袖长袍,腰束锦带的身影,引章不禁有一刹那的恍惚,但只一瞬,慌忙跪下请安。

康熙对她还算是客气了,点点头道:“起来吧,你今儿刚刚回京?”

“是。”引章当下也不多废话,说着从身上取出青鸾写来的信件,双手过头高举着呈上,道:“皇上,奴婢收到这封信不敢怠慢,立刻便启程回京,请皇上过目。”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35章 打点

收费章节(8点)

第435章 打点

“是。”引章当下也不多废话,说着从身上取出青鸾写来的信件,双手过头高举着呈上,道:“皇上,奴婢收到这封信不敢怠慢,立刻便启程回京,请皇上过目。”

康熙目光霍然一跳,神情一收,突然有些紧张起来,他双目灼灼盯着那信,紧步上前一把接过,展开一看,脸色蓦然大变。凌冽的目光猛然扭头看向引章,引章却早已无声跪了下去,垂着头望地上。

半响,康熙轻叹一声,道:“你起来吧坐那边去,好好给朕说说。”

引章轻声答应,随后起身,慢慢移步往上两次来时坐过的那靠窗小椅坐下,康熙就坐在她的上手,左手里仍捏着那封信,无力的搭在椅子扶手上,骨节紧绷得泛白。

引章悄悄抬眼,瞥见他那震惊、痛楚、失望交杂的神情和那紧紧抿着泛白的唇,不禁心中一叹。

“这封信,当真是青鸾所写?”康熙嘴唇动了动,终是问道。

“是,奴婢敢保证,定是青鸾。”引章抬起头望着他,语气坚定。这件事不是闹着玩的,谁也不敢开玩笑。

康熙最后一抹希望亦被打掉,牙一咬,冷冷道:“这个逆子,这个逆子”

“……”引章装作没听见,垂下了头。

“他为何要这样待朕?”康熙突然对着她,心痛说道:“朕对他呕心沥血,自小执手相教,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他为了他有朝一日能够坐稳这江山,可他倒好,说走就这么走了好,好,这才是朕的好儿子”

引章抬眼瞟了瞟他,突然发现他形容憔悴像是苍老了十几岁,她的心不由得一缩,怜悯同情之意大起,原来,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普通人有的感情他都会有这么想着,她的心里同时亦不觉起了几分亲近之意,说话便成了脱口而出:“万岁,也许太子爷并不适合——”

“他不适合谁适合?老九吗?”康熙突然狂怒断喝,沉着脸瞪着她。

引章一呆,猛然醒悟失言之举,慌忙起身跪了下去,垂首道:“奴婢知罪”直直吓出了一身冷汗,捏着手心,身子僵在瞬间。

“罢了,”康熙一叹,语气却突然变得柔和回缓,摆摆手柔声道:“你且起来,仍旧坐下。”

引章心口一松,很怀疑的飞快瞟了他一眼,点头轻声答了个“是”,知他是干脆利落之人,说什么便是什么,也不推辞,当即起身,复又坐下。

“方才吓着你了吧”康熙就这么一直盯着她,良久,方叹息着吐了口气,又叹道:“不要跟朕计较。”

“万岁是长辈,奴婢怎么能跟长辈计较。”引章抬起头,微微笑了笑,见他瞅着自己有些失神的神情,不觉一怔。

康熙很快的别开眼光,嘴角却浮起淡淡的笑意,道:“你很像她。”在引章一愣神之间又已换了话题,突然正色向她道:“你说太子不适合,其实朕何尝不知,他是朕这一生的心血,朕不愿意承认罢了唉,胤礽他不是坏人,也不会是昏君,只是,只是你说得对,他不适合——你说,谁适合?”

“……”引章身子大震,惊讶的抬起头来,瞪着眼睛望着康熙,嘴动了动,疑是出现了幻听,是自己听错了。

“难为你了,”康熙笑了笑,道:“回去吧过几日仍旧和老九回南边去,他也算是遂了多年的心愿吧?朕没什么可成全你们,恰好这件事还算可以。”

“是,万岁。”引章明白他说的是外贸通商的事,心中大定,遂起身向康熙福了福身,道:“万岁多保重”

康熙轻轻点头“嗯”了一声,怔怔的坐着,不再多言,引章便也不再说什么,悄悄退了出去。

次日,康熙下旨,太子胤礽德行有缺,不具储君之才,即日起废除其太子之身份,终身幽禁。

胤禟及诸位阿哥终于都被放归各府,平白来了这么一场无妄之灾,无人不折腾得身心疲惫,还没来得及好好缓过神来,又被老爷子废除太子的旨意炸得晕头转向。一时间,猜疑好奇的目光纷纷投向九爷府。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老爷子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九福晋的出现分明就是分界线

但众人素知引章谨慎小心不爱多事的性子,况且又是刚刚经过大难的敏感时期,便是想上门打探什么都深深忍住了没敢动,只有胤禟问了她几句,她也没瞒着他,将那封信的意思说了,胤禟听罢呆了半响,反而反复嘱咐她千万别把这事说出去。

引章听罢甚为不满,说横竖这几日就出京了,难不成还有人敢追着去问不成?便是想说也说不成了

二人好好陪侍了宜妃几日,久日不见,宜妃自然开怀,听说他们又要走有些不乐,但一想到仍旧远在南方的孙儿孙女,不禁又着急起来,忍不住埋怨他们太孟浪,怎么能把孩子留在那边呢?于是便忍不住主动催促着他们赶紧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