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56)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好吧,就依你”不知不觉间,引章的话事权又扩大了。安寄翠笑着点了点头,抽出了三张一百两的银票,锁上了箱子。

第二天起了个绝早,安寄翠母女三个、吴管家、桐生五人离开马陵湾,前往清水镇坐船上杭州。

李清白没料到当家主母会亲自前来,惊诧之余慌了手脚,忙迎了进去,叫桐生收拾屋子。引章便笑着让别忙,打扫打扫她原来住的屋子就行,她们娘俩住一块。

慕鸿楼坐落于西子湖畔,在酒楼二层西面,推窗望去,便是茫茫西湖,湖上游船画舫无数,远远可见对面一道蜿蜒堤岸,堤上游人如蚁,往来不绝,处处绿柳浓荫垂垂如丝,桃花含露绽然似霞,正当*光明媚之时,果然美不胜收。

安寄翠和引章坐在楼上饮茶,推窗远眺,拂面的春风温煦和暖,带着湿润清新的水汽和淡淡的花香,极目眺望,胜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三变的词果然说得极好单看这西子湖畔繁盛之景,便知杭州城的热闹富庶”安寄翠不觉叹道。

“可不是”引章笑嘻嘻道:“杭州城里好玩的地方多着呢,酒楼茶馆、点心蜜饯铺子、绸缎布庄成衣店、胭脂水粉首饰铺、字画书局文房四宝精品店、古董店、花鸟坊、风筝铺、灯笼坊、戏园子杂耍场遍地都是,多得不得了特别是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小吃呢,像梅家坞的周记牛肉面、岳庙街的顺和生煎包、章回巷的和记水晶饺、泰和茶楼的各色点心蜜饯、渔人山庄的各种烧鱼还有北门三大街外各家的五香野鸭、多糊炒田鸡、鸡鸭杂、骨董汤、酒醋蹄、小八珍、各种各样的小吃,娘,不如我带你去逛逛好不好?”引章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61章 不期

第61章 不期

“你呀”安寄翠纤纤玉指在她脑门轻点一下,摇头含笑道:“数来数去都是吃的,你若想去,让桐生带你去好了。”

“不嘛,我要娘一起去,我们还可以顺便逛逛啊?娘您瞧瞧,外边风景多好”

“这个……合适吗?”安寄翠瞟了外边一眼,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尤其在听了引章眉飞色舞一番讲解之后。

“合适合适,当然合适”引章猛猛点头,道:“春暖花开正宜出行,不信您往外瞧,好多女子在游玩呢”

安寄翠忍不住往窗外瞥了一眼,沉吟未语。

“娘咱们去逛逛,给弟弟买几本书、买些好吃的也好嘛”只要提到引华和书,杀手锏,百试不爽

“好吧”

果然如此引章大乐

母女两个带了桐生一道出门去,雇了辆车,径往城南有名的商品街六里桥去。六里桥一带店铺鳞次栉比,建筑恢宏,装饰精美,货物琳琅满当,街上人群嘻喧,接踵摩肩,诸多小贩推着货车、挑着货担往来穿梭叫卖,各家各铺高高挑起的旌旗迎风招摇,五颜六色,煞是好看,给原本就热闹非凡的街道增添了几分艳丽。

三人下了车,加入了人群,安寄翠眼波流转四下一顾,果然,街上裹着绫罗绸缎、打扮的花容月貌、桃羞杏让的年轻女子非常之多,她暗暗透了口气,这才放下忐忑的心,微笑着牵着引章的手。

“娘,我们先去绸缎庄、首饰铺转转,好不好?”引章眼巴巴的望着安寄翠。说来惭愧,她上两次来杭州,都是忙得脚不沾地,还没好好的逛过什么呢江南的丝绸品质之高、花样之精美、样式之新颖天下闻名,她早想见识见识了。

“你想上哪咱们就上哪吧”安寄翠笑道。

“夫人,大小姐,杭州城最好的绸缎庄都在彩云街呢,您二位跟我来”桐生笑着引路。

一路上,桐生大说特说的介绍各种锦缎,什么百花锦、青绿云雁锦、葵花锦、瑞草云鹤锦、如意牡丹锦、孔雀锦、聚八仙锦,说得头头是道。进入彩云街,果然是热闹非凡,两旁店铺不是绸缎庄就是成衣店,摆放着尽是光鲜亮丽、五颜六色的货品,大洋莲、拱璧兰、泥金黄、樱桃红、令人应接不暇。安寄翠母女顿有眼花缭乱之感。

“对了桐生,怎么这条街不叫绸缎街,叫彩云街呢?听着有点怪怪的”引章笑问。

“这里头有个缘故,”桐生忙笑道:“听说原来叫缎子街,‘缎子’谐音断子绝孙的‘断子’,不吉利,人人避而远之,弄得整条街的生意一直冷冷清清,后来大家商量着改了名叫‘彩云街’,意思是街上的锦缎丝绸就像天上的彩云一样好看,再有‘彩云’谐音‘财运’,呵呵,您瞧瞧,现在这些铺子生意可有多好”

“还有这么有趣的掌故”安寄翠和引章忍不住都笑了。

“夫人,大小姐,这家韶秀坊可是杭州城上百年的老字号,货品又齐全,花色又新鲜,店铺又敞亮,咱们不如进去瞧瞧?”三人一边走一边闲聊,一时桐生在一家门前站住了脚。

安寄翠和引章抬头仰望那悬挂在门楣正中黑檀招牌气势非凡,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龙飞凤舞,都笑道:“你说的那么好,咱们就进去吧”

百年老店果然非同凡响,三人一进去,立刻有打扮得干净伶俐、头是头脚是脚的年轻伙计上来笑着招呼,亲热得就像几天未见的老熟客。弄得安寄翠想要走都不太好意思了——她是瞟见了各种缎子上标价太贵,所以想走

“娘,您瞧瞧有什么喜欢的,买两匹吧”引章倒不觉得什么,几匹缎子,还是买得起的。

“哎哟,瞧瞧,多懂事的大小姐夫人,您好福气呀,有这么个会疼人的闺女”伙计适时的啧啧称赞。

“呵呵,可不是呢说到孝顺上头,不是我自夸,我这闺女真正是好得不得了”安寄翠听了不觉满脸是笑。那伙计自然更加顺着她恭维不已。引章一旁瞧得暗笑,心想娘真是个实在人,被人家一夸就当真了,这些惯磨嘴皮子的,哪个不是信口捏来的?

“娘我们到那边去瞧瞧。”引章笑着一指右边挂在壁上的一排鲜亮衣料,扭头向那伙计道:“您不必跟着了,我们自己看看,看好了再叫你”

“是,是,夫人,小姐,您二位随意”伙计十分懂得察言观色,将她们引了过去,又笑道:“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这才往一边去了。

安寄翠情不自禁松了口气,手指在一匹鹅黄绣折枝玉兰的薄缎上抚过,轻轻道:“这的东西真是太贵了,阿章,咱们不若换一家看看?”

引章瞥了一眼价钱:白银十五两。确实有点贵不过,料子轻软柔滑,纹丝细腻,绣色栩栩如生,颜色娇嫩纯净,还真值这个价

引章笑着正要说话,却听得一个声音自身后笑道:“骆夫人,骆小姐,怎么这么巧啊?”

安寄翠和引章、桐生一转身,均自一怔,原来是那天扫墓遇见的公子。桐生一时呆愣住了,安寄翠轻轻笑了笑,微微点头示意。

“骆夫人和骆小姐是什么时候到杭州的?咦,怎么不见骆少爷呢?”那人又笑着问。

话真多跟你很熟吗?引章忍不住偷偷翻了个白眼。

安寄翠却是个老实人,笑道:“我们也就前两天来的,我儿子要报考官学堂,在住处温习功课呢”

“原来如此”那人恍然大悟,秀气的眉挑了挑,笑道:“夫人放心,骆少爷一表人才,聪明外露,一定能考得上”

“呵呵,借您吉言”安寄翠听了甚喜。

还真懂得投其所好引章忍不住撇撇嘴角。

“这位公子,说了半天,我们还不知道你是谁呢?”引章没好气,仰起小脸,眨巴着亮亮的眼睛。

“咳,”那人手挡在唇边咳了一下,笑道:“这是我疏忽了在下姓卓名吾,扬州人氏。”

我又没问你是哪人引章又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却见桐生若有所思,嘴唇一动一动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突然“啊”的一声惊醒过来,才要说话,却见那衣着考究、原本坐镇柜台之后的掌柜不知何时逼了过来,毕恭毕敬向卓吾弯腰拱手媚笑道:“老奴一时眼拙,竟未见大少爷进来,实在失礼失礼,还请大少爷海涵大少爷,您请后边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