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73)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鱼儿,你怎么看?”

几个来回下来,加上对引章的了解,鱼儿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只不过吴管家和李掌柜都持反对意见,引章也不便正面反对他们,这个时候,就用得着她了。

“大小姐,我有几句话也不知道对不对,要是说错了,大小姐和吴管家、李掌柜可不要见笑。”鱼儿眼光一转,微微笑道。

“没什么关系,你说来听听”

“是。”鱼儿轻而稳声道:“慕鸿楼原就声名在外,败而复起,风头更甚从前,如果能够顺顺利利完成这趟差使,名气必然大增,到时不仅杭州,整个江南亦会闻名况且,既然同行已经将咱们推了出去,只怕也容不得咱们推脱与其到头来被人施压不得不为,还不如痛痛快快接下来再想对策”

“鱼儿说的对,那些人既然等着看笑话,怎么肯让咱们顺利下台?”引章忙开口附和。

“可是,这事太难了”

“若是不难,怎么显得慕鸿楼与众不同呢?人人都做得来的事做好了也没意思,把别人不能做、做不来的事做好,那才叫本事”

“……”

“既然大小姐心意已决,我们只好听命。大小姐预备怎么应付?”吴管家最后一锤定音。

引章瞧瞧他,又瞧瞧李掌柜,笑道:“你们别太愁了连桂卿又不是神仙,一样是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喜怒好恶,一样要吃饭。她之所以刁钻,那是因为别人做的菜不合胃口,其实未必无理取闹。你们想想,她那样的名角,前护后拥,说一不二,要什么有什么,偏偏吃个饭却不如意她能不发火吗?所以呢,只要咱们的菜做得合她的意,不就皆大欢喜了?”

李掌柜想到慕鸿楼的新菜式心里稍安,忙问:“那怎么样做才能合她的胃口?”见引章望着他,幡然自悟,忙道:“我这就问于老板去”

“别忙吴管家,下个帖子,把于老板请来问吧鱼儿,记得一份厚礼预备送于老板。咱们先计较计较,有哪些要问的,总要越详细越好”

“小姐说的是,一边说,我一边写下来”李掌柜说着立刻坐到书桌前,揭开墨盒,铺展白纸,拿起笔杆子准备。

四人商量又商量,反复推敲,细细琢磨,花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完成。又怕仍有遗忘,便叫各人再好好思量一夜一天,第二天晚上再请于老板前来做客。

第二天晚上,于老板不但来了,还带来了大美人的先头部队:阿琴嫂。引章和鱼儿在书房屏风背后,由吴管家和李掌柜负责招呼两位客人。于老板和阿琴嫂十分配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吴管家和李掌柜十分欢喜,招呼得更加殷勤,引章也暗暗松了口气。

正当透了口气之际,引章脑中一个激灵暗叫不好,心想谁知道这个于老板和阿琴嫂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呢?万一他两人收了旁门左道之人什么好处,故意来个颠倒黑白,有一说二,到时候岂不糟糕?想到这,引章惊出了一身冷汗,暗自琢磨,向鱼儿耳语一番,如此交代。

鱼儿轻轻巧巧端着茶盘进去换热茶,顺便向吴管家使了个眼色,吴管家会意,借故离开。

见了引章,听引章如此一说,吴管家的心也突的一沉,后怕不已。要是当真着了这一道,不但不能合了连桂卿的意,只怕还会惹得她大怒结怨,就算她不做什么,她的那些粉丝也够受的了。到时候,慕鸿楼只怕又要关门

“怎么办?”吴管家也慌了神,脸色有些发白。

引章忙道:“你先别急,我有办法了白纸黑字,叫他写,到时候他想抵赖也不能”

“对对对,”吴管家透了口气,细细思量,道:“大小姐,我懂怎么做了”

“恩,那你去吧”引章点了点头。

吴管家一进门便先跟李掌柜使了个眼色,李掌柜回以微微点头。吴管家落座赔了几句怠慢之类的闲话,便笑了笑,道:“对了,连小姐是喜欢粉红的荷花对吧?”

“不是,是白荷花记住了,到时候要摆上刚摘下来的白荷花,不是粉红的。”

“哦,是了是了茶呢?恩,西湖龙井对不对?”

“老管家,您又老糊涂了才刚刚说了,我家小姐从来不喝龙井,最爱黄山云雾”阿琴嫂“扑”的一笑。

“咦,这么一说,连我也有些记不住了”李掌柜故意做出凝神苦思的模样,他可不相信吴管家老糊涂,虽然猜不透他的用意,也很机警的跟他唱双簧。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77章 连桂卿

第77章 连桂卿

“咦,这么一说,连我也有些记不住了”李掌柜故意做出凝神苦思的模样,他可不相信吴管家老糊涂,虽然猜不透他的用意,也很机警的跟他唱双簧。

果然,吴管家歉意笑笑,揉了揉脑门,感慨道:“唉,人老了,老了,脑子不好使,让您二位见笑了”

“哎呀,这,这可怎么办”阿琴嫂和于老板相视一眼,深为忧虑。尤其是阿琴嫂,深知连桂卿的脾气,泡茶的水温不合意都会沉下脸的,何况给她拿错茶?

“这……”吴管家做出极不好意思的神态,迟迟疑疑拐弯抹角了半响,终于极不好意思的请求于老板或者阿琴嫂能不能写下来,这样就绝对不会错了。

“可以,怎么不可以这样最好了”阿琴嫂不假思索,她不识字,很自然的转脸向于老板道:“于老板,辛苦你了”

于老板虽然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却也没深想,更不知吴管家打的什么主意,见阿琴嫂已经答应了,他也不便拒绝,只得答应了下来,在书桌前将连桂卿的各种喜好、忌讳一点一点写了下来。写好之后,吴管家眉开眼笑,跟李掌柜热情邀请他二人到最好的雅间尝一尝慕鸿楼的菜式。

阿琴嫂是连桂卿身边得用的人,水涨船高,也是见过世面、被人捧惯了的,当下也不推辞,十分受用向于老板笑道:“这些日子老听说慕鸿楼如何如何了得,今儿可算有口福了”

“唷,这是我的不是,我疏忽了,早该领你来坐坐”于老板笑着作势做了个揖,大家都笑了起来。

吴管家和李掌柜相视一笑,忙道:“阿琴嫂要是觉得满意,往后天天来都成,就怕不赏光呢”

“呵呵,我来了吃完就走,没钱付的,到时候吴管家和李掌柜可别心疼?”

“哪里话您给我们介绍了连小姐这样的大主顾,这是看得起我们,大家交个朋友,哪说得到钱上?若是连小姐满意,我们还要给您封一个大大的红包呢”

阿琴嫂不由心动,也有些担忧,轻轻叹了口气,很隐晦的笑道:“这个红包可不好拿呢”

“好拿好拿红包又不长嘴不会咬人,怎么不好拿?说真的,阿琴嫂您今儿这么帮我们,不管怎样,我们都该谢谢您了于老板也是一样”

“哈哈哈,客气客气”阿琴嫂笑得像一朵花,眼睛眯成了缝,于老板也颇为受用,一行人热热闹闹往雅间去了。

吴管家找了个机会,将于老板写的东西悄悄递给鱼儿,鱼儿拿了赶忙交给引章,二人在书房中细看。引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突然脱口问道:“这个连桂卿,原籍哪里人?多大到的戏班?”

鱼儿一愣,忙笑道:“倒是疏忽这个了,我这就告诉吴管家”说着又忙忙去了。

吴管家虽然有些纳闷,不懂引章干嘛要问连桂卿原籍,又不是查户籍,难不成她家里有几口人也要了解吗?不过,他是个严格遵守命令的好管家,把这事放在了心里,找了机会问了阿琴嫂,抱着不管有用没用先问了再说的思想,又慢慢的打听连桂卿的家世家情。阿琴嫂没说几句却突然警惕起来,有些怪怪的瞟了他一眼,问他问这个干嘛?吴管家不敢再问,只好一笑了之,拿闲话糊弄过去。

等鱼儿从吴管家那里传了话过来,答案是“四川”引章心里了然,“难怪,”她笑了笑,却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