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卿卿不言(67)

作者: 若北南倾 阅读记录

逐影总算知道,为何自家少将军闻见整条街的香气时,隐隐透着些愁眉不展。

就这样吃着走着,几个人便快走到桥头,清平郡与临阳城构造相同,都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

桥头的人比别处都要多,远远看着像是全城的人都出来玩赏了。而桥头看上去是有什么稀奇,陈知沅岂能错过,拉着裴言一头便扎进了人群中。而裴言与其说是被陈知沅拉着,倒不如说是他护着陈知沅,他身形修长,在人潮中不易被淹没,便环住陈知沅,不让她被挤散。

这一番保护下来,陈知沅倒是安安稳稳地跟在裴言身边,迟迟与逐影却被冲散,不知去了何处。陈知沅倒是叫了两声迟迟,没听见回应后便转头去瞧,可身后人头攒动,哪里还寻得见迟迟。

“迟迟不见了。”陈知沅停住。

“放心,逐影不会让迟迟走丢的。”裴言对逐影很放心。

裴言说了这样肯定的话,陈知沅也不那么着急了,逐影能成裴言的亲随,必然不同于常人,想着多少还有逐影陪着,陈知沅才放下心来,与裴言往人群更深处走。

等到两个人挤到河边,就看见河上漂着许多河灯,河边的男男女女正伸手指点着,好像在数什么。

佳节之时放河灯,也不是什么特别的风俗,每年临阳城上元节放的河灯,比眼下的阵仗不知大出多少。那些河灯看似是在寄托放灯人的心愿,其实又何尝不是在彰显王都的气概,身为一国公主的陈知沅,自然时时参与其中。

而陈知沅与河灯的故事里,最能说一说的,是有关裴言的事。裴言在昌和二年拜将,满朝之中,比他自己还要高兴的,便是陈知沅,故而昌和三年的上元节,陈知沅在临阳城的临阳河里放了六百盏河灯,聊以庆祝。

那晚陈知沅与裴言立在桥头,带着一些得意地看着眼前场景,邀功似的问裴言喜不喜欢。裴言面上没什么波澜,心里早已被暖意填满,自打自己拜将以来,道贺送礼的人不少,多数都是走走过场。而陈知沅隔三差五地弄出花样来,一次比一次铺张,全是一国公主能有的贵气,和陈知沅会有的真心。

可惜陈知沅没得意多久,次日一早,京兆尹大人便一封折子送到了王君那里,说是清平公主不顾百姓,燃放六百盏河灯,堵住临阳河行船水道,使百姓不能同乐。河灯挤在一起,还险些引出火情,实在不应该。

这封折子在王君桌上放了两日,也实在没想好怎么个回法。王君着实觉得这是件小事,哪怕陈知沅不放,百姓们你一盏我一盏,也能堵住河道,京兆尹多少有些小题大做了,可偏是做这件事的人是陈知沅,王君也不好不表态。故而两日之后,做了些样子,罚了陈知沅两个月的俸禄,还罚她三年上元节都不许再往河里放河灯。

这惩罚显然是做给别人看的,谁不知道那年王君才罚了公主殿下两个月的俸禄,转头便赏了殿下两箱珠宝,全是各地进上来的上品,连王后那里都没有的。

再说不许放河灯这事,陈知沅哪里那么多兴致,年年都去图这个乐子,就譬如今年,陈知沅便在王宫陪着太后随意过了,连踏出宫门看月亮都省了。

此事不提,但陈知沅也是摆过阵仗的人,眼下这些河灯乍一看在眼里,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河边的人嘴里念念有词地数着什么,陈知沅倒是觉得有趣,向身边请教了一位老妇。

等那老妇说完,陈知沅了然,然后故作神秘地戳了戳裴言:“你见识广博,好一番卖弄,我倒要问你一桩关于这花灯会的事,看你能不能答。”

裴言不知陈知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十分配合:“你说。”

“你看这桥头这么多人,指着点着是在作甚?”

裴言一听,也细看了看,听着那些人在数数,心里大致猜到了是在数什么,却不知有什么用处,便直接说:“我不知。”

“就猜你不知道,也该轮到我为你说解了。”陈知沅很是高兴,觉得自己总算扳回一成,“我方才拉了个老人家问,她说这是清平郡灯会上的习俗,叫做数河灯。如果我数到九十九只河灯,那证明我们都能长命百岁,就算活不到一百岁,也能活到九十九岁。这听起来可比那个什么什么半仙靠谱,你等我片刻,我数一数。”

说着陈知沅便数了起来,全神贯注,眼睛都不敢乱看一下,比做文章认真许多。裴言见她这样子,也不敢去扰了她,听着陈知沅“一、二、三”地数起来,虽觉得小姑娘喜欢的这些东西听听就好,可见陈知沅认真中带着虔诚,也不免去想,若是他们都活到一百岁,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