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1986(25)

宜城这边的人不怎么吃面食,吃得比较多的是粉,各种粉,会包包子,会做馒头的人不多,做是好吃的更少。

所以张校长才会向傅西大量购买包子和馒头。

傅西的堂姐傅珍并不是堂叔傅济的女儿,而是傅西亲叔傅业海的大闺女。

傅珍年轻的时候跟下乡的知青结婚了,有一儿一女,后来高考恢复,那个负心汉考上大学后就跟傅珍离婚。

说是离婚,其实是那个知青抛弃了傅珍和他的儿女,在大学跟别人好上了。

由于他们两人结婚的时,只是在乡下摆了酒,并没有领证,所以傅珍后面想去闹都没有办法闹,只得一个人在乡下艰苦抚养两个孩子。

傅珍当年做姑娘的时候,还跟爷爷学过几招,会包包子和馒头,她很能吃苦耐劳。

所以傅西一下子就想到傅珍。

“要是珍姐不愿意去,那你怎么办?”李家瑜听罢,并不像傅西想的那么乐观,问着。

“她缺钱,还要养两个孩子。她儿子和女儿都读书,花钱多,光靠她在家里赚的那一点钱,根本就不够。她要是不愿意的话,我先辛苦点,自己干,然后慢慢找人。”傅西应着。

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不说别的,为了儿子和女儿的奶粉钱,他都会牢牢抓紧。

有问题,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做什么都会有问题,这个没有办法避免的。

李家瑜一想也是,看了看傅西,眉头皱了皱,说:“可惜我现在要坐月子,要不然我就可以去帮你。”

她包包子和馒头的活肯定是没有傅西那么好,也没有傅西那么快,不过,她可以跟傅西学。

只是,她如今要坐月子,出了月子之后,还得在家里带娃,照顾家里的一切,有两个小孩缠住手脚,她就算是想帮忙,也有心无力。

要是有人能帮带就是了。

李家瑜想到家婆张桂芳,只是一想,李家瑜立刻摇头。

不行,以张桂芳那个性子,怎么可能会好好地帮着她带娃?

他们好不容易从那个泥沼里跳出来,眼下是不能再陷入那个泥沼中去了。

“不用。”傅西立刻摇头说,“你在家里好好坐月子,好好带孩子。赚钱的事有我呢。”

别说他没有人帮着带孩子,就算有人帮着带孩子,他也舍不得家瑜跟他一起去干活。

这活要早起,一旦开始工作,就会一直忙碌,一直到忙完才停,太辛苦了,他舍不得家瑜去做。

黄丽点头应着:“这也挺好的。收入稳定一些。”

虽然收入同样也不高,至少稳定一些。

“我早上去那边做完包子和馒头,下午和晚上就在火车站那里摆摊卖点其它的。”傅西又补充说着,“到时也能多赚一点。孩子的奶粉钱是够的。”

不用担心他没有奶粉钱,养不活老婆和小孩。

以前他以为靠着分到的地,再租一点地来种,多养些猪和鸡,或者多种些果树,肯定能赚到钱养活老婆和孩子,现在他不这么看了。

靠天吃饭,既累又赚不了多少。

还是得靠手艺吃饭。

“刚开始肯定是辛苦一些。”见两人不说话,傅西又继续说着,“等我赚到钱,我再搞个门面,就不用风吹日晒雨淋。”

当年他大舅哥做生意的时候,不也是这么辛苦吗?

也是到了这两年,李家明的生意才逐渐红火起来的。但是仍然很辛苦。

黄丽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声。

但凡张桂芳靠谱一些,傅西这个孩子也不需要这么累。

她可是听说了,当年傅西的成绩很不错,小学经常考到第一第二,但是张桂芳宁愿供着学习成绩不好的傅东上初中,也不愿意供成绩好的傅西上初中。

傅南的成绩也远没有傅西那么好,但是傅南能一路读了师专,然后分配到镇里的小学教书。

要是当初傅西能继续读下去,这会儿肯定是吃国家饭了,不用那么辛苦养家。

张桂芳两口子,真是太偏心了。

另外两个也不是好的,现在张桂芳和傅西离了心,她以后冷眼看张桂芳的下场。

傅西第二天一大早去找到傅珍。

傅珍进城找那个负心汉,没得结果回来之后,大队长看她可怜,就安排她住进知青屋。

知青返城之后,那里的房子也没有人住,所以傅珍住那里也没有人说什么。

几年的操劳,既得干农活,又得带孩子,傅珍由一个明媚的少女变成了如今这个瘦削黝黑的,看着像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明明她才二十八岁啊。

傅西想起他小的时候傅珍带他们一起玩耍的情景,忍不住吁吁一口气。

这嫁人真是女人第二次投胎,嫁的好还好说,嫁不好,下辈子就是劳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