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书生郎(276)

“可有请帖到宫里请御医?”

门童苦着一张脸:“早些时候出事皇上秋猎尚未回朝,大多数太医已经随行秋猎,宫中在值的太医并不多,又还有贵人要照看,如何走得开人手请来看诊,便是递了帖子也无用啊。”

“今陛下已回朝,诸位太医也已经回来,不过这时辰也已不在宫中,去宫里也是徒劳。这样,你带我的口信儿去赋羌巷请了马太医来,我与之在秋猎上数面之缘,他老人家为人忠厚,兴许愿意跑一趟。”

若是尤镰有个三长两短,不单是将军府,便是朝里也不得安稳:“你且快差遣人去吧,不必随着我了,路我识得。”

门童连忙道谢领命小跑着出去,人方才走远,方俞便听见一声再熟悉不过的呼喊:“夫君!”

方俞回头,见着挺着肚子的乔鹤枝被丝雨扶着急急朝这头走来,他连忙迎了上去,一把握住乔鹤枝远远就伸出的手。

“你手心怎这般凉。”方俞忍不住关切,细细看着乔鹤枝,眼睛已然有些发红,不知下午是又眼红了几场:“别哭,没事儿。”

他将人揽进了怀里,像难产这般事情原不该让乔鹤枝来看的,如今他也身怀六甲,高低会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想,不利于他养胎以后生产。只是尤镰是乔鹤枝京城中最要好的朋友,若是此关头他不来,实在又伤感情,且尤镰的丈夫还不在身边。

乔鹤枝着实是有些害怕,看着尤镰这么痛苦,实在担忧。

今方俞总算是回来了,原似浮萍漂泊,但见到人心里就有了根。不过半晌,他便从方俞的怀里重新起身,轻轻抹了抹眼角,拉着方俞到安静之处:“夫君定然回朝以后就着急赶回来了,不知出了大事。”

方俞闻言眉心一凝:“发生了何事?”

“原尤镰弟弟已经是近了产期,婆子一杆皆道可顺利生产,但今日西北突然传了信回将军府,说……说军中出了叛徒,将军领兵之时受了伏击身受重伤,一仗大败,今朝在营中养伤,性命垂危。”

乔鹤枝指尖阵阵发冷,若非是有方俞握着手,他几欲将自己的衣服拧破:“府里收到信函,尤镰险些晕过去,此番受了冲撞便难产了。”

方俞听完顿时脸色也变得十分沉重,辅国将军府子嗣单薄,老将军已经殉国,若是独子也不幸死在边关上,那实在是太过于惨烈。想起尤镰不过同将军新婚几个月便被召往边关,一别就是生死,论谁说起来也不得不哀叹一声。

他轻轻抚着乔鹤枝的背脊,宽慰着人:“将军夫郎身体健朗,吉人自有天相,定然能度过此关,你别太伤心了,当心自己的身体。我已经差人去请马太医了。”

两人说完来龙去脉,便是再好的心性也坐不住,只好在产房外头的大院儿里来回踱着步子,老太太手上挂着一串佛珠,虽未似寻常人一般着急张望哭叹,但手指拨动珠子的速度十分快,嘴皮子也是不断开合,想来心中也是一片乱麻。

儿子生死未卜,儿媳小孙也不知能否保命,没有人比这位老太太更加焦灼忧心了。

“马太医到了,马太医到了!”

诸人回首,只见头发已经花白的太医被下人搀着过来,顿住脚步同方俞做礼之时连忙擦了擦汗,老人家年纪大了,想必听说是产子的生死关头,也是着急忙慌的赶过来。

“马太医,深夜麻烦您跑一趟。”

“不麻烦不麻烦,为人医者,这是应当,更何况这又是辅国将军府。”

两方也未多说两句,尤镰要紧,太医被急急的请了进去。

方俞少有请大夫看诊,自己正当壮年,身强体健生病的机会少,倒是乔鹤枝时有些伤风感冒的,但都是小病,在城里请个大夫就能解决。御医他未请过,一来是自己的官位低,请不动御医,二则也没有交好熟识的太医。

这马太医还是皇帝带去秋猎十分信任的,因着秋猎他伴君左右,便也顺道的见了这位常出入在皇帝身边的太医,马太医为人也温和,有医者的仁心,方俞虽未曾与之有什么太多的交情,但日日刷脸,各自见了还是能打招呼,得到皇帝肯定的医术自是没有话说的。

今日他能来,也不光是看自己的面子,辅国将军府的头衔,很难有叫不动的太医,毕竟是二品高官,一个五六品级的太医,便是在皇帝面前得脸,那也是比不得世代功勋的豪贵。

他的手被乔鹤枝捏着,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把所有人的心都从嗓子眼儿安抚回了肚子里,乔鹤枝忽的一头扑进了方俞的怀里。

将军府老太太拨动佛珠的手骤然一顿,那双饱经风霜的老眼也微微合上,长吐了一口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