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十岁撞大运(265)

作者: 阿福 阅读记录

方明呵呵笑道:“梅梅进来怕啥?进来连她也摆在这,再说那丫头肯定不进了,她都一人独食了好几天。”

“你真是骚方明!那也别这样,太羞人了。”

“羞?自己看自己的还羞?”方明一本正经地问。

“讨厌!骚方明!你也在看嘛!”

方明哈哈大笑道:“我当然在看!你一个人看有啥意思,两个人看多有意思,你看!”

雅静不由地睁眼瞥了一眼镜子,方明一脸坏笑正盯看她,把她羞的连骂“讨厌!讨厌!”,然后回头就要咬他,方明张口接住这香唇,两人对“咬”起来。他的手也开始不老实,眼睛还贼溜溜地瞅着镜子……

在方明的挑逗下,不一会雅静就陶醉其中,再也顾不上羞涩,连方明把她摆过来都未吱声。错!吱了声,可这声音却是美妙动听的吟哼。桌子高度正好,雅静双手在后托着桌子,双腿被他架在臂上,桌沿上的臀部带着身子剧烈地晃动……

自从跟了方明,有做不完的新鲜事,像这在桌子上还是头一遭,如梦如幻的双眸不时被他一惊一乍的大呼小叫诱惑地“强迫”去看,这奇异的感觉和景象令她新奇刺激无比,那好似极“难过”的表情和吟声真像快要“羞”死了,可这仅是大餐前的小点……

方明和齐宇第二天早上七点向凤城赶去,他车后还跟了公司的一部车,那车上有三名年轻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员。上次李书记寻求方明帮忙就是这三人去的,不过这次不是去帮忙,这次他们是去搞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参与凤城的城改和车站开发区的开发竞标。

他一直不愿在凤城搞房地产项目,有二层考虑,一是怕被家乡人骂他贪财,回来卷家乡人的钱;二是怕给李书记和齐宇造成麻烦,说他和李书记、齐宇有勾结。后来在李书记和齐宇的劝说下消除了顾虑,他们说凤城所有工程招标不仅严格执行招标程序,而且对每个环节都要对群众公开,有些事前不能公开的,也要选派群众和媒体一齐对其进行现场监督,并在事后将过程全部公之于众。

方明想通后又征求几个下属和技术员们的意见,下属的意见是有机会就不能放过,那些技术员更热心,非常支持参与。他们都是小娄在北京招的高材生,在孔斌的设计院实习完,回到龙城又在孔斌派的设计专家带领下,搞了龙城站点开发区的设计。那里的工作正好告一段落,正还英雄无用武之地想一试身手,这就坚定了方明回凤城参与建设的决心。而且他心里还有个打算,准备把在凤城挣的钱给凤城人搞些公益项目。

他这次回还有个任务,那就是回村给父母盖新楼。可快要到凤城时,他接到了市委张书记的电话,问他若无要紧事就到市委,有要事要告诉他。

齐宇也听到了,等他合回手机就说:“有事你就赶快返回吧,后边的车还能坐个人,我坐他们的车回去。”

“好吧,那我就返回了。”

回到龙城到市委见到张书记,张书记让他坐下后笑呵呵地问:“老方,你开会没住会议给安排的住处?”

方明心里嘀咕,现在的领导消息真灵通,连这都知道。他也呵呵笑道:“没住,可你咋知道?”

“我前天晚上想找你聊聊,你人不在手机也没开。”

“哦,前天晚上我去拜访王书记,就关了手机。”

张书记点头笑道:“应该,老领导就该多去拜访拜访。”

方明笑道:“是啊,我还一直没登门拜访过,这次去了省城若不去拜访,再咋见王书记?”接着他就问:“张书记叫我来是不是又有好事了?”

张书记哈哈笑道:“让你猜到了,真的是好事,还不是一件。”

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

第一一九章 又逢好事(下集 )

方明心中一喜,忙笑道:“我知道张书记叫我来肯定是好事,啥好事?”

“让你发财的好事喽!”张书记拉长声调笑呵呵地说。

“那好呀!本人最喜欢的就是发财,哪方面的?”

张书记笑道:“当然是环保节能的,你们不就是搞这个的吗?你也知道,咱市两会上代表们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环保问题,市委、市政府今年要加大整治力度,由我亲自挂帅。”

方明高兴地插话道:“太好啦!咱市的环保真是个严重问题,确该下大力气整治啦!天气晴好时也是灰蒙蒙的,在这儿住一辈子另外另要少活好几年。”

“是啊!我一来时就深有感触,龙城真是看天也不蓝啊!一到户外就觉得有股怪味,现在习惯了还好一些,住这里真的活不长啊!”

“尤其那些煤粉,太多了,我们新公司大楼才建起有几天,外面玻璃上就落满了煤灰,对发电效能影响很大。他们专门与凤城的进行了一下测试对比,发电效能明显比凤城差啊,这里最多隔三个月就得清洗一次。”

“嗯,这次整治煤粉污染是重点。对煤矿的出煤、装煤要求会更严,还要严查运煤车的防护措施,同时对市里的空气污染大户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如果在我这一任能还龙城一个青天,我就满意了。”

方明赶忙讨好道:“不仅是满意,那可是天大的政绩,龙城人绝对对你感激不尽!”

张书记满面红光笑道:“呵呵,我也是这样想的,能把这事干好我就对得起龙城人了,到时也许要你助一臂之力哦!”

方明自然明白是一臂啥力,心照不宣地对张书记笑道:“没问题,尽我能力鼎力相助!”

张书记满意地点头笑了,接着又说:“居民和城市生活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啊!你们的无烟节能人居模式是很好的解决途径,这方面准备再出台一些政策,对你们的模式和产品要更加支持,该倡导的倡导,该硬性规定的就硬性规定。”

他转而又笑道:“这当然是对你们的好处了,不过今天和你说的不是这个,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好处。城市交通形成的空气污染也在这次整治之列,我昨天回来看了他们一个报告,三方面内容,一是每年换一批公交车,计划在五年内将城市公交车都换成全电动的。今年的计划是二十辆,我已批复从你们公司购买,要支持本市的企业嘛!近期就要实施,怎样,二十辆能挣不少吧?”

方明脑中快速盘算着,一辆车的售价近三十万,二十辆是六百万,利润就差不多快有一百万。他高兴地笑道:“能挣!至少挣个六七十万吧,太感谢张书记了!这情我记下了。”

聪明人不用明讲,张书记笑呵呵地又说:“第二是对城市出租车行业出台新政策,从现在开始,所有新购车辆必须是电动型的。第三就是公务用车,以后替换、新增车辆也要电动车型的,确需汽油车必须经过严格的特批手续。这两条也对你们公司也是极大的利好吧?”

方明赶忙“惊喜”道:“啊呀!真是极大的利好呀!感谢张书记!感谢市委、政府出台的好政策!这大对咱市环境保护肯定非常有利,小对我们公司真是天大的喜讯!好啊!张书记果然尽给我带好事。”

他嘴上这样说,可心里却说:这不都是上面的政策吗?他倒会做顺水人情!不过良心讲,上边有政策人家暂不执行你也没辙;就是要执行,不跟你买你也没辙。也确实该感谢人家,凭这几项,每年电动汽车就能轻松挣个几百万,拿出一百万做好处也值。

张书记见方明非常高兴,又呵呵笑道:“你先别太高兴,还有件好事,你去过欧洲吗?”

还有好事?跟欧洲有啥关系?他摇摇头不解地笑道:“没有,就去过香港澳门,现在回归了,等于没出过国。”

“呵呵,那过十来天给你一次机会。市委决定就有关节能环保到西欧考察几天,我带队,政协那边我想让你去,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