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十岁撞大运(318)

作者: 阿福 阅读记录

方明点点头说:“喝酒、喝酒!听你的,反正磁悬浮列车快开通了,到时北京跟这儿如同一个城市,每天只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回家了,想花也花不成。”

“这倒是!”齐宇说完两人都哈哈笑了,同时端起了酒杯,边喝边又聊起了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

他们聊得很晚了,晚上齐宇和丹俐都没走,第二天他们一大早吃罢早饭离开,雅静多待了一会儿也回龙城了,她已出来有几天了,放心不下公司的事。

方明和晓敏陪父母又住了几天,这就准奋赶往锦口,去参加新设备试运行,迎接产品正式投产。

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

第一四二章 趁势发展(上集 )

这天上午八点钟,方明和晓敏在村里家中的炕上正在宽慰二老。因为他的大姐、大姐夫和外甥女春妮一家三口两天前已回海滨去了,昨晚晓敏也收拾好了行装,一会就要和他到锦口去,热热闹闹的家里会变得冷清,二老不舍得他们走。

可他们刚和父母话别,雅静打来电话让他们先别走,她和饭店的任总经理有事要过来商谈。他们只能等了,又返回屋到炕上再和父母坐一会。

二老回到家乡后一直喜笑颜开,就是大女儿走时抹了不少眼泪,刚才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准备走时老太太又抹起眼泪,这下见他们返回来,脸上又乐开了花。方明和晓敏逗老太太,说老太太没出息,啥都舍不得,不舍得离开故土,又不舍得离开子孙,恨不能把儿孙们都留在身边。老太太乐呵呵地说等他们老了也会这样,也许更没出息。

他们先等来了小娄,小娄也是接到雅静的通知后从县城上来的。闲坐一会,方明就问起到草原上建特色蒙古包的事,小娄讲设计人员已设计出几种类型,材料百之八十可以做成预制件,他建议到锦口玻璃厂搞个生产预制件的车间,那里既有空闲车间又有富余职工,还有更大的优势是锦口离草原更近,与草原的交往更密切,很有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可他说施工队难组建,因为现在这里的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很紧张,得另想其他办法。

方明同意他的意见,说到锦口和他们再商量一下。

等来了雅静和任经理,是任经理做了两个项目计划书要给他们看,因为项目挺大,他想亲自见方明。一个计划是想收购龙城的肉食品加厂,因为这可不像收购的那个小食品厂,这厂子曾是非常辉煌的大厂,这几年经营不善效益不佳,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收购这么大的厂子非同儿戏。第二个项目是准备在龙城开设十几家中式快餐连锁店,现在他们的中式快餐店很火红,想趁势发展。这两个项目都需要巨额资金,所以想让集团大力支持。

方明听他简要介绍后,觉得这是大事,便笑道:“这样吧,咱们现在都去锦口,路上详谈。”

他们出来时门口围了许多村人,因为村里从没有一次有过这么多高级轿车。和方明一样的有两部,是雅静和小娄的,还有晓敏和任经理的车,小玉的车也停在门外,锃光瓦亮一长溜。五辆轿车的车队浩浩荡荡出发了,方明邀小娄和任经理到他的车上,晓敏和倩倩就上了雅静的车,永康正乐得独自待在妈妈的车上,听他喜爱的流行歌曲。

一上车任经理就急着跟方明和小娄细谈,他先讲快餐店的事。

饭店的中式快餐厅,任经理并没有满足让这里客满盈利就行了,他的目标很大,年初就到外地招聘了几个饮食行业的管理专才,让他们组织起餐厅厨师,研究中国各大菜系和各地地方风味小吃,挑出适合快餐的进行加工开发,想先在龙城搞起连锁经营,效益好则迅速向外扩展。现在已开发出十几种主食和菜肴,推出后很受欢迎,快餐店每天的顾客爆满,连锁经营的时机已成熟。这情况方明前些天回去时听艳梅讲了,而且还特地去品尝了一次,感觉很好,还和艳梅探讨过连锁经营的事,很赞成他们的想法。

后来任经理又谈收购肉食加工厂的事,他说这个厂的设备都很先进,产品的品牌在北方也叫得很响。可就是因为是一个国有企业,产品卖得挺好,但却连着几年都在亏损,市里已决定改制,首选方案是整体出售。想买的人很多,尤其是这厂的几个厂领导就想合伙买下来,工人们知道后怒了,开始四处告这些厂领导,恰逢上边对国有企业的改制要求越来越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文件一个接一个,几个厂领导不敢买了。因为是块肥肉,外地有几个客商想买,任经理也看中了这块肥肉,想争一争。按市里的意思,只要接收厂里的债权债务和全部职工,给五千万就卖。因为债权债务相抵后有三千万的债务,但四千多万的债权据厂内知情人讲连十分之一都收不回,实际上收购要近一亿两千万元。债务都是银行的,银行的要求是除非有信誉好的企业担保,否则就一次性付清,这下难住了外地客商,他们不愿一次性花一亿两千万买这厂子,任经理认为集团在银行的信誉很好,正好瞅住这个机会。

任经理又翻开计划书,讲了这个厂的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还有应该盈利的情况。说如果再开发出几种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有望在一年多点的时间内拿回收购厂子的五千万,再有不到两年就连银行贷款也偿清了。方明和小娄听得都很动心,认为这两个项目值得发展,如果搞成的话,市场便不再是小小的龙城市了,集团旗下这个饭店,就能发展成集餐饮与食品加工颇具规模的新集团公司。

谈着事儿不觉得已到了锦口,进了工厂到了办公楼前,老周已和小赵副厂长、熊副厂长、高副厂长已迎候在门口,他们把这几位集团最高层人物接进办公楼,然后大家都进了方明的办公室。方明进了办公室挺诧异,因为一切都没变,接待室的小陈还在,她不是要调走?可这时不便问她为啥没走。

来时已到中午,方明便让小陈将任经理的计划书多复印几份,发给老周他们先看看,下午开会时商讨,同时听老周他们介绍试生产的准备工作。中午他们都在一块吃的饭,下午有会中午都没喝酒,何况方明想喝也没几个人陪他,因为小赵他们定的厂规中有一条,工厂所有员工在班前餐一律不准喝酒。所有员工包括了厂领导,班前就是上午有班早上不能喝酒,下午有班中午不能喝酒,晚上有夜班晚饭不能喝酒,方明不能带头破坏这规矩。

吃罢饭方明和晓敏、雅静回到寝室,晓敏已从雅静那儿了解了详细情况,这会有了私下商量的机会,坐在床上担忧地说:“方明,如果同意任经理的计划,是不是摊子铺的太大啦,发展的太快啦?不仅资金跟不上,连管理也跟不上,雅静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的摊子就够大啦,先稳一稳好,把管理再搞得好些、严密些,不然看似能挣不少钱,最后不知挣到谁的口袋啦!”

在沙发上坐着的方明笑道:“你这个财务总监没白干嘛,考虑的很在理。”

晓敏咯咯笑道:“那当然啦!我是离不开学校,不然回咱们这儿当财务总监,肯定不会让肥水外流的。”

方明和雅静哈哈大笑,他笑道:“说你胖你就喘,这么大的集团公司光你一个财务总监能顶事?不过我也一直琢磨这事,小娄也跟我讲过,说集团对下面还要加强监管。”

晓敏白了他一眼说:“你们也别光说呀!该快点进行,就你那性子,说也得说半年。这事儿你们俩不亲自抓,靠别人谁愿往自己头上套夹子。”

她身边的雅静笑道:“晓敏,你这可说错了,人家小娄是主动要搞的,还搞了几个方案。是啊,方明他就是不急,他说现在多数人员都算新的,他们刚开始还不会动歪脑筋,迟搞些日子也行,为这我还跟他争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