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十岁撞大运(397)

作者: 阿福 阅读记录

稍好一点的是,连学几天局里就组织一次聚餐,放松热闹一下。

那些老贪官们组成的督导组来督导时,轮到他们所里请吃饭时,他还能沾沾光再饱一饱口福。

這位中心乡党委书记越讲越不那么紧张了,在讲中心乡党委从活动开始以来地具体活动情况时,讲得更流利,流利也是因为简短扼要,中间的虚话套话很少。

他们定的是每周集中教育一次,余下时间对全乡党员进行重新登记,对常年不参加党组活动和长期不缴党费的党员,先教育整顿,最后根据表现严肃处理,去芜存箐,使每个党员真正能够保持先进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代头人。

随着教育活动地步步深入,按照上级精神,按照县委的要求和安排,对所有基层党组织进行评定,务必使每个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和面貌焕然一新,发扬党与群众鱼水情的优良传统,成为指导、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最贴心组织。

乡党委书记讲完,首长们基本肯定了凤城县委的要求和安排,并进一步作了重要指示。

其中在评价凤城县委关于教育活动的要求和安排,有一段话令在座人印象很深,感到其意义特别深刻。

這段话的大意是:

我们觉得凤城县委对這次教育活动的要求,最可贵之处是教育和从严治党相结合,教育活动要搞出实效不走过场。

同志们呀,走过场弄虚作假不如不教育,那会失信于民,失信于民的结果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断地失信于民,不断地挑战人民信任我们的底线,不断地试探人民的忍受程度,最后必然是人民彻底抛弃我们,必然要重蹈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覆辙!

无论是凤城县委的要求和安排,还是南四乡中心党委的具体的活动,还是首长的指示,都强烈地透出要务实的精神,虚假的东西的确是误党、误国又害民!

可看似道理简单,很多地方就是做不到,包括管着凤城的龙城市,方明更进一步认识到李书记和齐宇這两年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成绩,他常偷瞧龙城市委张书记,奇怪人家首长夸赞凤城县委,张书记的脸为啥仍不红不白的?

还常点头微笑,這是无耻地人为有他的功劳,还是麻木的已不知荣耻?

首长的视察日程安排的很紧,下午近五点返回县城,也不稍事休息,就又到了政府最大的一个会议室,与已招集来的凤城特有的几个监督组织人员座谈。

方明每天下午休息惯了,若换成过去那种会或参观,早不分场合地打起了盹,可這两个下午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因为陪同的人不一样,因为参观的感受不一样,情绪老在激动中。

他這两天为李书记、齐宇和丹俐骄傲,为他们的成就激动,也曾把自己设想成不是现在的身份,若换成他们的部下,一定也会充满激情地去努力工作。

他這不是高估自己,因为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他的工作态度确实上进认真,努力学业务,怕落后他人,领导表扬一下会更卖力,加班加点从不抱怨,多数还是主动地去做,理所当然地成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

可记不起从哪年开始,他也开始学起吊儿郎当了,這不完全是看别人這样他才如此,而主要是看到领导们那种极不负责任的作风,在工作中欺上瞒下,达到他们谋取私利的目的,人家领导还是這样,他为啥去认真工作呢?

逐渐地,令他丧失了上进心,在工作上开始能应付就应付,能吃喝就吃喝,直至能捞就捞,还常哀叹官小想捞捞不上,這变化能怪他吗?

這个会议室进行了重新布置,里面是座谈区,外面是记者区。座谈区内,正面原主席座位已撤掉,中间的座位也都腾空,在四面围了两排椅子,第一排椅子前摆了一圈茶几,每个茶几上除了摆有几筒成品纯净水外,还架着两只话筒。

室内座无虚席,首长们、省市县主要领导和那些监督员们都坐在前排,方明的位置在侧面第二排,他一直饶有兴趣地看着這些监督员们,他们从首长们进来时就兴奋到现在,还在窃窃私语没想到是這么大的首长来凤视察,更没想到会请他们来座谈。

有领导宣布今天的座谈主题是凤城县群众对党政机关监督的效果,请在座的监督员们围绕這一主题畅所欲言,可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好意思先开口。在首长们笑呵呵的鼓励下,有位监督员站起来要发言,首长和领导们先鼓掌后又笑呵呵请他坐下讲。

這位坐下讲:“那我冒昧地讲几句,讲的不对请领导们批评指正。”他在方明的对面,能看出是尽量保持平静讲得這句开场白,大家再次鼓掌鼓励他,他正式开始讲:“既然要讨论凤城县群众对党政机关监督的效果,那得与李书记没任县委书记以前对比,我个人的看法是现在的群众监督很有效,好的很!我自从当了這监督员,才认识到我们现在這种群众监督组织才能够真正起到群众监督作用,请恕我直言,以前根本没有群众监督,如果说有,那只能叫群众告状!”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气氛遽然异常,随着讲者的语气停顿,连室内空气都像跟着凝固了。

他再讲时情绪有些激动了:“我這样说不是没理由,过去我们假如对党政机关地工作有了意见,想行使我们的群众监督权利,怎么办?方式和渠道只有一样,只能是告状。好听点叫反映问题,反映问题不就叫告状吗?可状是好告的吗?自古以来告状就难,不仅难,而且都认为告状不是好事情,告状的人也多数不是好人,除非是个人有了冤屈迫不得已才告状。所以,不是迫不得已谁都不愿去告状。而且事实上很多的告状告也是白告。不是拖着不办敷衍你,就是官官相护不管你,這从哪能体现到我们群众监督地权利?!从哪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方明没料到這位监督员将众人惊了一下竟然说出這番道理,這话说到了点子上,群众监督真的没啥体现啊!群众有啥权,凭啥去监督人家官老爷?所以那些官老爷才敢明目张胆地胡作非为,个个都是那么嚣张。他心里称是的同时,既期盼听到更大胆的言论,让有些领导们醒一醒,又怕這位的话说得过头,给李书记他们砸了锅。

只听這位仍激动地讲:“可现在呢?凤城新县委设立了党务监督委员会,设立了政务监督委员会,设立了司法监督委员会,除党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都是一般党员,其余两个委员会的成员,都是我们這些热心地愿为老百姓办事的普通群众。县里给了我们很大的权,可以对任何党政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可以提出质询,可以要求党政地监督部门进行核查。自从有了我们這几个群众性监督组织,监督很有效果,群众很满意,我们真正找到了当家作主地感觉。还有,有的群众有问题想反映不敢找领导,可敢找我们,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群众,没有那种告状的压力和负担,所以我说现在凤城的群众监督好的很!我這都是实际话,不信可以调查,我说得没了。”

這位说完室内静悄悄的,只见两位首长鼓了掌,众人才跟着鼓起了掌。

其中一位首长笑道:“這位同志讲得不错,比较深刻地指出了我们在对党政机关监督上存在的弊端,也基本讲清了凤城县委在群众监督工作上的创新和努力,其取得的良好成效我们也从县委的汇报材料中了解了,你讲得很实在。座谈会嘛,就是要大家坐倒一起讲实心话,讲知心话,這个头开得好。我提一个问题,刚才讲得那几个群众监督组织地职能,人大的人民代表也有這些职能啊,你们与人民代表有啥区别?那人民代表的作用呢?你们這样是不是代替了人民代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