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年代留守儿童(62)

作者: 空山澜月 阅读记录

“……不去了。”同学语气不太好,但不知怎么的,又缓和了语气对苏思说,“你要去的话,得自己去了。”

“那我也不去了。”苏思才不傻,她这同学是想让自己出去找苏渺她们,好悄悄跟上来呢。

镇初中虽然教学设施不太好,可占地面积大,只是大部分暂时还没被开发出来罢了,如果要找的人不在教室、宿舍之类的地方,想找人可不容易。

过了一个多小时,苏渺跟苏婷就回来了,今天她们买零食的收入大概有一百多,其中有五十左右是成本,如果以后市场没有太大的变化,卖零食每天的收入应该也不会比今天多太多或者少太多,每天利润会在五十到六十之间上下浮动。

她们三人约好小买卖做到这个月月底再分钱,月底也差不多要开学了,到时候再商量一下修改摆摊时间。

做送辣条的小活动后,手套也慢慢卖出去三分之一,想必过不了几天就能卖完,卖完之后就不会再进。

卖劳保手套正如苏渺当初跟苏思说的一样,抓住机会挣一波块钱,赚到启动资金后就转头去做别的,后面学她们在采石场卖劳保手套的人,很难再遇上这么好的机会。

就算采石场再次增加几十个人手,也会有好几个卖手套的一起竞争。

以后还会继续有人学她们卖零食,但她们不会一直只卖零食。

苏渺回来后,找了个机会把今天算的账给苏思看,然后说起卖饭的事。

她吃过饭团、东北饭包、寿司等等各种各样的菜、肉跟米饭组合在一起的美食,这些美食各有千秋,但不一定适合本地。

苏渺把它们一个个罗列出来,跟两个姐姐一起讨论。

寿司首先被排除,县城买不到做寿司用的紫菜,做没有紫菜的寿司还不如直接做饭团。

饭包第二个被排除,不是饭包不好吃,苏渺去过东北,每次去都要吃好几次,可惜她家乡的本地人没有生吃菜的习惯,她还是不要挑战别人的接受能力了,方便快捷赚钱更重要。

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了制作最简单、材料最易得的东西——糯米饭团。

苏思说:“这个我以前听大姐说过,大姐说她学校有个小吃街,小吃街里就卖这个,还是早上卖呢,那里的人都把糯米饭团当早餐吃。”

卖糯米饭团确实是最简单的,只需要准备一个木制蒸桶、一块蒸笼布、一个饭勺、一个量糯米饭的碗,一些塑料袋剩下的就是食材了。

所有需要准备的东西里,除了脱皮绿豆跟脱皮花生外,别的都能在镇上买到。

“那我们就卖糯米饭团了,”苏渺边说边在本子上记录:“定价五毛一个,大人小孩都买得起!五毛一个的饭团里有蒸过的绿豆泥、炒花生碎还有酸菜;一块钱的饭团就给加一根火腿肠或者一根小腊肠。”

“嗯……有人想放辣条也可以,放辣条的钱另算,反正以五毛钱的饭团打底。饭团利润不算高,但它有一个好处:别人要是想学也得跟我们定价一样,不然就得亏本!”价格已经没有降下去的空间了。

第38章

三人决定明天分头行动, 苏渺去镇上买工具和材料,苏婷看摊子,苏思去村里找房子。

苏婷看看姐姐又看看妹妹:“咱们只有一辆自行车, 明天你们谁骑?”

苏渺:“二姐骑吧, 我坐车去,进村找房子需要走走停停,如果距离采石场最近的村找不到, 还要去另一个村子看看, 二姐骑自行车更方便。自行车没办法运那么多东西, 我明天坐车去镇上,买完东西再让三轮车送我回来或者坐小巴车,运东西都更方便。”

距离采石场最近的村子就是许雅雅住的村子, 但附近的村子不止一个, 稍微远一点的村也比学校近。

三人在外面树荫下商量好,回到宿舍刷刷牙洗洗脸就躺床上了, 没有理会某个同学对她们欲言又止的表情。

翌日, 吃过早饭, 帮苏婷摆好摊子。

苏思骑着自行车把苏渺载回学校门口, 近段时间采石场这边人多了热闹起来, 偶尔也会有三轮车开来看看能不能拉到客,不过来的不多, 早上想遇上三轮车得靠运气。

苏渺没遇到, 不过运气很好的遇上了从县城空车回来的面包车, 面包车不跟小巴车似的上车就收全票不给讲价。

面包车司机挺厚道, 看镇初中到镇上距离不远, 只收了一块五。

坐面包车没多久便到达了镇上,苏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车窗开着通风。

到镇上的时候她眼睛不经意地往窗外看了一眼,瞥到一闪而过的镇卫生院的牌子。

“师傅在这里停车。”

面包车司机:“不是去集市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