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日三餐(165)

夏皎感觉对方应该是听了。

至少,最近四天,那个男生都是在五点四十左右——职高放学后,才会在花店门口默默地坐一阵子,然后再走。

不知道是不是夏皎的错觉,总感觉对方身上的校服开始变干净了,不再是乱七八糟地穿着,也开始拉拉链了。

也有可能是天气变冷,低温不支持对方流里流气地穿校服。

周五晚,他们和于昙一块儿回了北京,抵达时已经到了深夜,次日清晨起来,温崇月开车,一行人去潭柘寺拜佛。

北京里有句老话,讲得是“先有潭柘寺,后建燕京城”,这是一个从晋代就存在于此的寺庙,还被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自然非比寻常。

到了寺庙里,几人暂且分开,温启铭要去见他的故交,于昙也去拜佛,只剩下温崇月带了夏皎,自在闲逛。

温崇月笑着说:“老秦说这里的寺庙很灵,难为他了,活了快三十年,忽然信起神佛。”

夏皎肃然:“不要在寺庙里说这些不敬的话。”

温崇月有些讶然,仔细看着妻子:“怎么?皎皎现在也信了?”

夏皎拿出手机,开始翻:“本来不信,但你也说,秦先生信了,那就证明他在这里许的愿望成真了。我也得慎重一些——宁可信其有,知道吗?听说过吗?子不语怪力乱神。”

温崇月颔首:“听说过,不过,皎皎,你打开支付宝做什么?”

找到了!

夏皎打开页面,她从口袋中取出身份证,和手机贴在一起夹紧,虔诚地双手合十,认真地对温崇月说:“不是说这里很灵验吗?我等会儿去拜佛,希望他老人家让我一夜暴富。”

“为了防止他老人家找不到我,我已经把身份证和收款码都准备好了。”

第63章 涮锅子

花生酪

老人们常说,修建故宫的草图就是仿照潭柘寺而来的。整个寺庙中轴清晰,沿中线,两侧布局几乎可以一一对应。天王殿旁有敬香礼仪,还有张贴的“潭柘寺进香礼佛须知”,工作人员也在旁侧,对游客进行现场示范。

夏皎怀揣着身份证和打开了付款码的手机,认认真真地跟着温崇月上前叩拜。结束后,她若有所思,苦恼地问温崇月:“下次来,是不是应该带一张打印了微信付款码还有支付宝付款码的纸过来?万一他们想用微信给我打钱怎么办?”

温崇月称赞:“好主意,我认为还可以把银行卡号都抄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夏皎:“所言极是。”

温崇月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夏皎很喜欢这句话,她跟着温崇月从天王殿走过,看到殿东侧有一口巨大的锅,看起来能将夏皎整个人都放进去做煲仔饭。有些来拜佛的人喜欢去开光室和寺里的师父聊聊禅学,谈谈佛经,不过夏皎自忖没有那样的大造化,温崇月同样也是无神论者,两人就在寺庙中自在踱步,去看乾隆御封的帝王树。

如今银杏叶金黄,已经快要落光,夏皎和温崇月一人还领了一枚银杏叶书签,是寺里师傅制作的,很漂亮。温崇月告诉夏皎,每年腊月初八,潭柘寺这边都有僧人舍粥,大约可供三千人食用,一般用的是板栗、花生、江米、大枣、莲子等祛寒滋养的材料炖煮。以前温启铭带了温崇月、于昙尝过一次,还能买他们的食材回家自己炖。

夏皎眼睛闪闪:“真好。”

温崇月忍俊不禁:“哪里好?”

夏皎说:“听起来很棒,算是沾一沾福气?”

温崇月不说话,忽然抱起她,掂了一掂。

夏皎不明所以:“嗯?”

温崇月一本正经:“我来沾沾我的福气。”

不是让皎皎去沾他的福气,而是温崇月贴贴,沾沾“我的福气”。

他的福气是皎皎。

她意识到这点。

夏皎呆了两秒,想要蹭蹭蹭地跳起来,又觉着这样实在不够稳重,用力压制住内心想要尖叫、忽闪着翅膀乱飞的小鸵鸟,秋天的阳光晒得暖融融,她轻轻咳了声,张开双手,抱了抱温崇月:“互相沾一沾。”

温启铭有一故友,曾是物理学教授,四年前来此出家。那时候他刚好带最后一届研究生,倒是没有出现对学生说“施主,答不答辩都是空”这种说法,暮鼓晨钟,仍旧尽力指导学生完成学业。

之后就长居寺中,偶尔离开,去探望一下俗家亲人。

也因了这层关系,他留了温启铭吃斋饭。剩下的于昙、温崇月和夏皎逛够了,去了寺外东翼的嘉福饭店吃饭,夏皎感觉这饭店名字听起来很有趣,温崇月便耐心地和她讲了缘由。

原来,潭柘寺以前还有个名字,叫做嘉福寺;这饭店以前叫安乐堂,曾经是年迈僧人居住的地方,后来才改成了店,有住宿,也有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