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119)

这点钱能够什么用?分到一家一户又能有几毛几块钱?

更大的问题在于越光荣越多交,最终导致的是农民留给自己的粮食不够吃。

在长缨看来,没必要因为用了好粮种就多交粮食,增产的粮食留下来,回头弄个磨面机,给村里人弄点精细面,那些豆子玉米留给村里的牲畜,让它们能吃点好的,多长膘多下蛋,这才是更合适的出路。

徐长富倒不是蠢人,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但还有些担心,“可是我怕牛书记回头知道……”

万一被书记知道他们瞒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他来说,大不了这个村长不干了。

可长缨是外地来的知青,这要是传出去的话……

长缨笑了起来,“叔你可真傻,你以为牛书记不知道吗?那个崔庄的支书提议要多缴公粮时,牛书记为啥要把话题转移到咱们这里来?他也不想。”

显然作为公社的一把手,这两年来牛书记看到公社的发展,对于如何发展公社的经济有他的看法。

多交粮是光荣,可填饱肚子让公社里的乡亲们吃好喝好,那更是头等大事。

只不过他不好直接表态,所以把话题抛给了他们。

虽然事先没跟牛书记通气,不过在这件事上两人看法高度一致——

不能再提升公粮缴纳额度了。

这个征收额度一提上去很难降下来,最终苦了的还是洪山公社百姓甚至整个沂县的百姓。

徐长富还是不安,“那要不咱们再回去跟牛书记确定下?”

没有得到准话,心里头可不怎么确定。

“那也行。”长缨倒是觉得没什么,让村长吃了定心丸也不错。

好在前两天乔主任下来时,她陪同着四处转悠没有提到夏收可能增产之类的话,不然那边也不好交代。

牛书记正在和崔庄的支书说话,瞧着长缨和徐长富过来,他招了招手,“刚才正想着跟你说呢,我刚才和老崔商量了下,觉得咱们今年的公粮还是按照去年的标准交,我还想着回头一个个打电话通知,你们倒是又回来了。”

长缨笑了起来,“这不村长怕我检讨书写不好,非要拉我过来问问您我写多少字的检讨合适。”

“随便写点就行了,有那时间不如多转转,对了,你安排梁实他们去学习,得学习多久?”

赶上夏收,整个公社都空前的忙碌,要是人能够在六月初回来那可真是再好不过。

“我安排他们学习半个月,估摸着赶不上抢收了,不过抢种应该能赶得上。”

牛书记听到这话思考了下,“算了,好好学习吧,争取能学到什么本领回来,咱们这也不缺他们几个人。来回折腾还怪麻烦的,也不少花钱,不过要是他们学不好,回头我第一个找你算账。”

崔庄的支书听到这话就知道洪山公社的天没变。

所谓的检讨就是个过场而已,牛书记并没有打算找傅长缨的麻烦。

这个知青书记,还是他们牛书记的得力干将啊。

同样的认知徐长富也深有感触,自己还真是多虑了。

不过不用多交公粮是挺好的。

家里头留点麦子,回头也能弄点好面,给他老娘做点白面包子吃。

这是好事。

好事但并不能大肆宣扬,徐长富为了保险起见,这段时间亲自保管公社的账本,尤其是关于夏粮的这个账本,这倒是让村里的接线员兼书记员委屈坏了。

人去找长缨哭诉委屈,“长缨,你说村长啥意思呀,我当了这么久的书记员,管了那么长时间的账,他竟然不信我。”

这事徐长富之前跟长缨打过招呼,长缨倒是也赞成。

毕竟有时候遇到嘴上没把门的也挺烦,先藏着倒也没什么不好,知道的人多了秘密也将不复存在嘛。

面对找上门来的书记员,长缨连连安慰,“不是不信任你,是头些天我在那里算账,村长看着新鲜就非要学,这不把账本拿走练习去了。”

“真的?”书记员将信将疑,“那你也教教我呗。”

长缨:“……”挖坑埋了我自己,可还好?

作者有话要说:

粮价三十年一贯制,小麦1毛2,玉米八分一斤。

第54章 计划

教书记员记账这事并不着急, 双抢堪堪结束,整个公社还都处于忙碌的余韵中,暂时没有回归正轨, 长缨还真没时间去当小傅老师。

何况,她也得给村长时间来折腾账本不是?

等到有空教书记员记账, 那已经是七月份的事情了。

长缨正在跟书记员讨论着如何记账更清晰明了时,有村民跑了过来,“长缨你快去看看, 村里的牛发疯了。”

牛发疯了?

长缨心里头咯噔一声,匆忙放下手里的账本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