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496)

周昌平数据倒是张口就来,“参加高考的有三千六百五十一人,一共录取了有二百多人,有几个家庭经济问题好像没有去报到。”

长缨听到这话皱起眉头,“参加高考又没去报到,这岂不是耽误了别人读书?”

“也不能这么说,这也是凭本事考上的学嘛。”

“但名额就这些,不去上就白白浪费了名额。当然我知道,既然去考试自然是想要去读大学的,只是家庭经济不允许,这种情况咱们总得想法子解决。”

周昌平苦笑,“您说的问题我也知道,可是咱们市就这么点钱,现在让教育卫生局拿五万块都拿不出来,学校要重修,医院也得再建,这些都要花钱,可没钱能咋办?”

还不就是穷吗?

因为穷,一些中小学校园都成了危舍也得继续用。

因为穷,哪怕是考上了大学却又出不来那生活费只能选择放弃。

他也没法子呀。

“咱们现在不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吗?”长缨安抚周昌平的情绪,“老周你别着急,读大学是个大事,咱们现在先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学校医院的重建,咱们一一解决。”

“怎么解决?要不傅主任你给个法子?”周昌平不是为难人,他知道这位领导跟之前那些不同,可现在没钱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啊。

“大学的话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咱们市里可以拿钱资助他们读书,回头毕业后安排到市里工作慢慢还钱就行了,一个月五块的生活费一年也才五十块,翻了倍也就一百块钱,三个月工资怎么也就有了,还能还不上吗?”

政策从来都是在发展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国家助学贷款不就挺好?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啦

我去玩啦明天见

第211章 活力

周昌平从没想过这么一个办法。

他也不是没想过, 借给这些家庭困难的去读书,可自家还有孩子和老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教育局这边也处处要钱, 公款是不能动的。

如今来个强势的领导倒也有好处,起码她不会驳了自己提出来的建议对吧?

“毕业后工作安排到市里吗?”

“这个可以跟学校那边先打招呼。”这不就是所谓的定向培养?

再者说就算不回市里也没关系, 把钱还了就行。

当然长缨更希望让这些人回来,“咱们这穷地方留不住人,所以才得想法子把人给留住, 也不留久了,三年总行吧?你觉得我这法子咋样?”

这办法当然是好的,现在大学生多金贵啊,毕业后也给安排工作, 只要考上大学可以说后半辈子不用犯愁了。

然而一分钱难倒这些学生娃。

“你的意思是,市里拨出专项资金?”周昌平的关注点还在钱上, 没有钱这一切都是空谈。

他弄不出来钱,或许这位领导可以。

“这个不麻烦, 不过你们教育局这边要辛苦点,我们现在资金没那么宽绰,只能救济那些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 所以一定要把好这一关。”

长缨十分强调这点, 救济或者说救急真正需要的学生,而不是谁家沾亲带故的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要是这个做不好, 那才真是寒了人心。

周昌平当然明白这点,“行, 这个我亲自抓, 回头拟定个章程出来再给您过目。”

长缨点头,“成, 要是有校园里表现格外突出的学生,咱们市里也可以给奖励,市里要是不宽绰我个人也可以奖励。”反正她一个人花销不算太大,一个月就算拿出十块二十块倒也没什么问题。

“这个事回头我们再讨论。”周昌平倒不至于惦记领导那点钱,也没几个钱不值当的。

重点是这份心,她是真心实意想要把教育抓起来,有心意更重要的是有行动力。

这点可是把前面的领导都比了下去。

考上大学却不能上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长缨继续讨论市里的中小学校园重建计划。

提到这事周昌平又是头疼,“那么多学校,重建工程实在是太浩大了,要不咱再等等?”

“教育的事情怎么等?等着咱们这甘蔗地高产弄出了钱?咱第一年能赚的钱有限,指望不上的。”

长缨的话让周昌平叹了口气,他也没抱那么多希望,但现在希望被彻底打碎,还是挺难过的。

还是老同志脑子不够灵活,“咱们没钱也能重建校园啊,可以想法子嘛。”

这下别说周昌平了,其他人也都不明白。

没钱,能干啥?

“我在平川的时候抓过教育,也是重建校园,那时候砖和石灰都是自己烧的。”长缨倒是没骗人,“这俩能自己解决,咱们的预算就可以削减一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