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65)

曹盼军觉得这人简直是个官迷,“你不巴结他们能死呀?还嫌你这动作不够大是吧?”

他打听了的,其他下乡知青,到现在也就刚把农活到底怎么干整明白,都知道回城无望一个个心如死灰呢。

傅长缨倒好,真的像个村妇似的当起了村支书,大刀阔斧的来挣钱了,不怕被人逮着批是吧?

“什么叫当官上瘾呀?这是责任?你以为咱们是私底下偷偷办厂呢?曹盼军你清醒点好不好,这种事情压根瞒不住,死人都能用尸体说话告诉你他咋死的呢,想要活人守口如瓶想啥呢。再说了没有乔主任他们帮忙,能顺利办造纸坊?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情,但请不请是我的事。”

她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白,经历过的麻烦事多了去了,很会利弊分析。

“再说了,请他们过来就是有这些领导给我们背书,将来真要是被举报了什么的,还不是闹到他们哪里去?”

到那时候这事情处理起来也就没那么麻烦了。

曹盼军苦着一张脸,转头过去不说话。

倒是高建设在那里幸灾乐祸,“咱们小傅支书脾气可大着呢,你干嘛非得跟她过不去?”说着压低了声音,“说你傻你还别不承认,长缨现在是村支书,回头咱们回城可还得过她这关呢。”

可不是他危言耸听。

县官不如现管,傅长缨是党员干部,又是村支书,回头知青回城可不是得她签字?

有知青打入老乡内部,其实也是好事。

省得真的被老乡们拿捏嘛。

高建设的话让曹盼军嗤之以鼻,“回城?做梦呢。”

知青为什么下乡还没闹明白吗?

除非现在城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否则知青哪有半点回城的希望?

高建设傻了眼,他还沉浸在傅长缨当了村支书的喜悦之中,就这么被泼了一盆冷水,那可真是透心凉呀。

曹盼军心里头烦,无差别的攻击队友,“就你这半吊子水平还相当记者,就别嚯嚯我们这些读书看报的人了。”

高建设伤心之余又心虚,一时间倒是忘了反驳他。

俩人闹腾之际,长缨已经打完电话准备回去。

“你不打算在这边吃点东西?”今天公社大集难得的热闹,天气也好得很,五月天不冷不热,村子里这会儿也不忙,不着急回去吧?

长缨扬了扬手里的小本本,“牛书记喊我们开会,你们自己玩。”

高建设:“老曹,你觉不觉得,傅长缨拿咱们当小孩子看?”

明明这人比他们还要小上那么一两岁呢。

“你也知道自己跟小孩似的?”

曹盼军懒得搭理,他打算去集上吃点东西,难得不用粮票肉票的好日子。

才不跟高建设浪费时间。

话说长缨的邀请发了出去,市里那边来了个领导,对外贸易局的汪副主任。

他对这些纸的销路很感兴趣,“咱们现在是统销统购,小傅同志你觉得自己这批纸怎么处理?”

这就是问题所在。

当下是计划经济,就连工厂的建设都是在国家、地方政府统筹下搞的。

傅长缨的造纸坊是集体经营,公有产权却并不受国家和县里、公社管辖。

这也就意味着,生产出来的纸没有明确的销路。

村长也不止一次问过这件事,长缨给出了答案。

但是没有白字黑字的合同和惹眼的钞票过来,村长心里头没底呀。

现在市里的汪副主任一句话让陪同的村长一颗心提了上来。

长缨什么事都爱跟他沟通,大事村委会开会决定,小事他俩拿主意。

唯独销售这件事,没听长缨提过。

她到底有想法没?

村长正想着,听到那脆生生的声音,“我这次特意请汪副主任来指导工作,也是想着您能帮忙拿个主意呢,我们这纸和市里头造纸厂生产出来的纸还不一样。”

市里头那是用机器制造的,他们是手工制作。

“明清时期东南福建那边盛产一种连史纸。”

汪副主任对这个略有了解,“不过我记得连史纸的用料书竹子,你们这边竹子多吗?”

“不多,之前我去市里的造纸厂学习,厂长给我引荐了精于造纸的马老太,我从她那里得到了指点,虽然没有嫩竹做原料,但经过几道工序的处理,这纸用来做书籍修复很不错。”

“那咱们可用不着。”

“咱们国内暂时用不了太多,不过日本那边用的还挺多。”

马老太当初就是在给日本人造纸嘛。

一双眼睛也毁在了小鬼子手上。

但现在,长缨还是把挣钱的希望寄托在日本。

谁让国内没消费市场呢。

汪副主任听到这话笑了起来,“我说怎么好端端的请我过来了,你这小同志是在给我设鸿门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