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玉案(7)+番外

作者: 其颜灼灼 阅读记录

正元帝到底顾及着他身为东宫的颜面,公事公办地训斥了他一番,也没再说什么重话。

郢皋不只强买强卖的风气根深蒂固,各种官匪合流的荒唐事也不少,正元帝心里也清楚,只是这张网太大太广,若是贸然去扯,定会伤筋动骨——起码目前是动不得的。

古往今来,哪有凭一人之力便能改天换地的。

锦绣之中也生尸虫,繁华之下必有白骨。

路千棠当天晚上回了南营,醉成了一滩烂泥,第二天头痛欲裂地跑去领罚,生生吃了三十鞭,几乎是被赵景扛回屋的,整个后背血肉模糊。

他看着清瘦,脱了衣服也不是骨痕清晰的那般瘦弱,身体比旁人想象的要扎实许多,只是皮肉翻起,一眼看过去几乎没有一块好肉,模样极为可怖。

赵景给他上药的时候,比苦主吸气声都大,路千棠疼的额角冒汗,又觉得有点好笑,忍不住说:“赵哥,你怎么比我还疼的样子?”

赵景大他七八岁,生的黑壮,听他调侃竟然难得的沉默了一会儿,半天才说:“说了你别笑我——我家有个小弟,要是活着,现在应该跟你差不多大。”

路千棠没忍住回头看了看他,想了想才说:“是怎么……”

赵景扯了扯嘴角,说:“五六年前了吧,那时候闹饥荒,我老家在雍豫,你知道雍豫在哪吗?就在郢皋的西边,中原地带,地多人也多,闹起饥荒来,死的就更多,他那时候多大?十一二岁吧,家里还有个妹妹,更小,我们就想着大小伙子饿两顿没什么,留一口给小妹吃,没想到那傻小子倒是先没了。”

路千棠垂着头,轻声说:“我从凉兖来的路上,见过。”

赵景哎了一声:“说这个干什么,现在啊,像我们这种人,能好好活着,就是天大的福气了。”

路千棠心里不甘地颤了颤,说:“哪种人?”

赵景笑着让他趴回去:“还能是哪种人,从那种茅草房里出生的人呗,再有本事,也比不上人家的好出身,嗨,也不能想太多,毕竟人生来就不一样。”

路千棠突然激动起来,猛然翻了身看他:“天下是有能者的天下,不该是这些贵门子弟的天下,如今尸位素餐者数不胜数,大齐再国富民强,也有被这些蚜虫蛀空的一天,唇亡齿寒,没了大齐,不管贵门寒门,谁都没有苟活的余地。”

赵景脸色大变,赶紧示意他噤声:“你赵哥是个粗人,不知道天下该归谁,但是目前我们的小命都还捏在这些人手里,慎言啊。”

路千棠也意识到自己失言,闷闷地闭了嘴不再吭声了。

赵景叹了口气:“你还年轻,倒也有机会争一争,只是世道艰险,莫把自己折了进去。”

路千棠知道他一片好意,只低低地嗯了一声。

突然有人敲门,赵景下意识地手上一抖,把伤药放在一旁,说:“没事,你别动,我去瞧瞧。”

第4章 暗流

刚刚路千棠那一番话说的赵景胆战心惊的,去开门的时候胸腔里头还闷闷直跳,他把门闪了个缝,往外瞧了一眼,没瞧见能让人受刺激的官服,算是放下了心。

拉开门才看清是个年纪不大的侍童,冲赵景作揖:“总旗大人好,请问路总旗在吗?”

赵景警惕地看了看他:“找他什么事?”

侍童礼数周全,又说:“我家主人要见路总旗,劳烦您告知一声。”

赵景往屋里看了看,不觉得路千棠能认识什么达官贵人,问:“不知你主人是哪位?”

侍童说:“大人尽管放心,我家主人约路总旗明日午时在江南里的半日闲茶坊见面,路总旗见了就知道了。”

赵景点点头:“还有别的事吗?”

侍童又行礼:“还请大人转告路总旗,小人好向主人回禀。”

赵景摆手:“会转告的。”

赵景转身关好了门,跟路千棠转述了一遍,又问:“那侍童看穿着就不是寻常人家,你没惹事吧?”

路千棠心里有了猜测,正走神,没听见他说话。

赵景以为他真又招惹了谁,急声道:“还真惹事了?路大人,您才穿上这身官服两日不到啊。”

路千棠被他一嗓子吼的回了神,好笑道:“没有,我有几条命去作啊,那人我应该认识,不用担心。”

赵景还是不太放心地叮嘱他:“那你说话注意着,不要得罪人家。”

路千棠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又问:“赵哥,你做总旗做多久了?”

赵景想了想:“三年多了吧,我是从京卫军调过来的,在那边也是个总旗。”

路千棠哦了一声,又说:“这么些年,也没能升上百户吗?”

赵景笑:“想什么呢,又没立什么大功,也没有人帮扶,就苦熬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