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妖魔人生(188)

舒畅在保加利亚骑射学校看到的那批学员还没有毕业,他们显然还没有资格参与这样挣大钱的“重演”中,他到是在人群中看到几名向军事爱好者兜售古代武器的学员。其中甚至包括那名买玫瑰精油的接头人。

向战争爱好者兜售武器,并帮助他们保养和维护那些古董武器也是那群骑射学校学员的收入之一。据说,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年收入能达到数百万美元,而且飞往世界各地,机票住宿费用全由举办者承担。

舒畅招手唤过那名买玫瑰精油的,他穿着一身苏联红军衣服,在人群中格外惹眼,因而生意似乎特别旺。

“你怎么在这,我不记得克里米亚战争发生在这个日子里,为什么还会有重演?”

第116章 世界改变了

“其实,这里每月都有重演剧目,不光这里,世界各地都这样,但在纪念日,重演的规模最大”,那位曾经的接头人依旧向舒畅撩开大衣襟,做出兜售的姿态,脸上布满了爽朗的笑容。

这么一说,舒畅就理解了。他的意思是说,各地的古战场为了吸引游客,每月甚至每周,甚至每天都有小规模的重演,但在战争纪念日那一天,他们的规模搞的格外大,并成为一个当地节日,以此吸引全国各地的战争迷们前来参与,或者说前来消费。

这到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不是正规的纪念日重演,面前这个人从保加利亚赶来做什么?

舒畅深深的望了对方一眼,看到对方仍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他伸手从对方左边大衣襟里抽出一瓶酒,随手弹了几个硬币,一言不发的转身而去。

“哎哎,这酒好贵的,你给的钱根本不够”,那人吆喝着追上了舒畅。

舒畅止住了脚步,他冷冷的瞥了对方一眼:“你还要钱做什么?你还有花钱的时间吗?”说罢,他扬长而去,留下了傻楞的街头人。

舒畅决不允许别人对他做事指手画脚,不管这位接头人是否是有意跟来,还是无意识的走到这里来做生意,知道交易秘密的他,决不能游离在舒畅的控制范围外,阿萨迈人不去做,那么舒畅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刚来望向对方的那一眼,采用了类似催眠术的手法,而他最后告别时那句话,则是为了加重催眠效果,医学上把这叫做“安神语”。

舒畅一路晃着那瓶几个硬币换来的酒。这是一瓶保加利亚葡萄酒,品质并不高,然而它在世界葡萄酒中却也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它是葡萄酒中唯一的烈性酒。

一般来说,酿造葡萄酒的酶在周围酒精度数超过十八度时,就会自己醉倒。所以,天然酿造的葡萄酒酒精度数一般不会超过十八度。超过了十八度就意味着人工调配的“化学葡萄酒”。

但保加利亚葡萄酒却是葡萄酒中的一个特例,这地方地邪,连酿造葡萄酒的酶也习惯引用烈性酒,它们在酒精度数达四十度时仍能继续工作,所以保加利亚出产这种葡萄烈酒闻名于世。

舒畅在保加利亚时来去匆匆,没顾上寻找这种独特的葡萄酒,而凡是追求高品质的凯瑟琳,因为这种酒的档次不高,也没兴趣提醒舒畅。到最后,舒畅还是在卡尔索斯基嘴里听到这个酒的名字,嗜好烈酒的军火贩子听说舒畅自保加利亚来,还一个劲的责备他没给自己带几瓶葡萄烈酒。

码头上,迪伦正迎候在那里,除此之外,是卡尔索斯基安排的几个助理。站在那里眺望黑海,遥远的海中央却少了卡尔索斯基那艘庞大的游艇。

“我们接到命令,海豹号将立即返归塞浦路斯”,迪伦一边谦恭的说话,一边使着眼色:“卡尔索斯基先生派来了助手,安排阁下从陆路赶往目的地。”

舒畅却有点不愿意,他不顾迪伦的眼色,不悦的回答:“接到命令,谁的命令?我记得我才是海豹号的船长,它还在接受谁的命令。”

卡尔索斯基的助手迈步上前,回答了舒畅的话:“我们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卡尔索斯基先生经过一夜考虑决定答应帮忙,我们将安排你前往目的地。先生,您需要交代一下吗?”

卡尔索斯基的人站在码头上,这片码头区域已没有外人靠近,舒畅拉着迪伦找到僻静处,低声询问:“怎么回事?”

迪伦不鞠躬不说话,他刻板的板着脸,低声回答:“详细情况我也不知道,但埃里克传来话:世界改变了。仅仅这么一句话,他与塞浦路斯圣殿遗址联合发出请求,要求我们的游艇立刻返回塞浦路斯。”

世界变了,改变了什么?

“好吧,这么说我将独自前往目的地了?为什么他们只召回我的船,难道他们没有叫我同时返回吗?”

“阁下,此时此刻,你更应该是个旁观者而不是个参与者”,迪伦脸上看不出任何一种表情,但他说这话,说明他多少知道点隐情。

“好吧,就这样吧。”一堆人在外面等待他们交谈结束,舒畅不好穷追细节,他只好简单的结束了话题。

乌克兰东南小镇,此镇无名。

之所以它没有名字,是因为它原本属于一个秘密基地,编号为K-113。苏联崩溃后,人们来不及给它起新名字,而小镇居民也习惯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懒得给小镇取名字,因此,这个镇便至今无名。

在乌克兰境内,类似这样的小镇还有许多,而它们的卫星城市,或者说家属居住的地方却很有名,它们都贯与共青城,共青村,共青镇的名字,散布在这些基地外围,并拱卫这些基地。

原先,这些基地可以说是共青城市民工作的地方,但现在基地荒芜,于是,也有许多懒得奔波的人定居于此。

小镇不大,两三百户居民而已。镇里全是厚重的苏联式建筑。离小镇不远的一处山峰,那里有一座古老修道院改建的学院,这座学院孤立在峭壁之上,上下都需要通过缆车相连。

今天,小镇里来了一位客人,这是一名有达达相貌的医生,他拎着医药箱,走近小镇一户人家,为居民的孩子看病。

乌克兰地广人稀,在广袤的大地上,类似小镇这样的定居点并不很多,难得来一户居民,小镇的孩子一路围观,看着这个医生利落的为病人医治完毕。

这名医生虽然年轻,但很稳重。他没有像普通陌生人一样,一进小镇便东张西望,或者问东问西问个不停,只是沉静的治好病人,便拎起医药箱离开。经过学院的缆车时,他也只是好奇的眺望了一下远处的山峰,一句闲话也没问。

旷野中岔路很多,非常满意医生服务的小镇居民亲自开车送这位医生返回附近的共青城。这名司机似乎很好奇,他目送着医生返回自己的家,看到一名身体微胖的金发女郎亲热的将这名医生迎进屋内,便顺着街道走了几步,找到一位在花园忙碌的家庭妇女,顺便闲聊几句,这位医生邻居。

通过这名家庭主妇的介绍,该村民得知:这位医生是保加利亚人,他一个月前来到小镇,开了一家诊所。这座共青城并不大,所以病人并不多,但这位医生似乎颇有积蓄,一点不为生意上的事情发愁。而他的太太是一名好厨师,每天都做不同的菜肴,飘出的菜香味引得邻居们垂涎不止,但这名医生似乎很孤僻,从不召开家宴招待邻居。

也有邻居希望先邀请他们,借此得到回请,但每次邀请总会得到一份蛋糕作为回礼,医生本人则彬彬有礼的远离了邻里社交活动。

“不过,他的医术绝对可信”,那位邻居向村民保证说:“我不知道他的医术有多高明,也没有什么大人物找他治病,但所有找过他的病人都说他的医术高明,这一点,我们邻居确信无疑。因为我们听到了病人出门时的谈论。”

那位村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突然问:“你认不认是我?”

上一篇:春秋小领主 下一篇:变异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