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妖魔人生(213)

看不到美女脱衣服,舒畅有点遗憾,他收起了玩闹的心理,讪讪的走上了石梯高处,两眼继续望着海面。

那位农家女没有走开,她一边注意着海滩上的其他游客,一边不时的瞥一眼舒畅。

时光慢慢的流逝,太阳西沉,来巨人岬看晚霞的游客带着满足的神情,开始收拾行装,三三两两的离去。有回家的巡逻队员招呼那位刚才的“农家女”,但对方漫不经心的答应着,脚下没有挪动一寸。

远远的石梯高处,舒畅还没走,他手里把玩着一支钢笔,离得太远,看不清那个笔的牌子,但偶尔间,迎着落日的余晖,那支钢笔上镶嵌的宝石发出熠熠闪光,活像一枚流星在舒畅手里跳动不息。

暮色越来越浓,那位“农家女”终于还是叫同伴拽走了,临走时,她眺望石阶高处的舒畅,在那里,那个孤独的背影身上充满了浓浓的寂寥,他站在石柱顶端,仿佛也成了石柱的一部分。

海面上升起一点点星光,它一闪一闪的,随着那道星光的亮起,舒畅手中的笔也亮起了灯光。那是一支激光笔,它一闪一闪的向海面上发着信号。

卡尔索斯基是个喜欢古老的俄罗斯暴发户,身为他的手下,潜艇舰长显然对这种古老的联络方式见怪不怪,倒是图拉姆不以为然,他正指挥着游艇转过岬湾,向海中央浮起潜望镜驶去。

“都二十一世纪了,还用这种麻烦的灯光信号联络……我只要弹弹手指,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信号全发出去,可现在我们却需要捏十几下手电筒”,图拉姆翻着白眼,在心里暗自鄙视。

“扑通”,石柱顶端,舒畅终于跳进了海里,可现在,美丽的女救护队员已经离开,再没有人为了阻止他下海而脱去外衣。

借助游艇的遮蔽,潜艇浮起来了,艇长站在潜艇塔台,看着湿漉漉的舒畅,微笑着开着玩笑:“我一直在用潜望镜看你。我们约定的时间没到,你怎么就站到了巨人岬上……你何必站在那里等呢。瞧,你还需要游过来,坐在船上过来,你不会湿了衣服。”

舒畅的表情很满足,与那些离开巨人岬的游客一样满足,他乐呵呵的回答:“不一样的,站在石柱上看风景,与坐在船上是不一样的。”

潜艇舰长把目光转向了正在登船的琳达:“船上没有美女吗?我看,她要比那位农家女美丽。”

琳达很满意船长的说法,她乐呵呵的搬运着沉重的行李,并不时的向船长飞个媚眼。

伯爵的棺木被小心的抬上潜艇,图拉姆也开始登舰。琳达手抓着潜艇塔台的舷梯,不情愿的最后一次询问:“你确信不需要我吗?”

“这是我和图拉姆的事”,舒畅冷漠的掰开琳达的手指:“回船去吧,潜艇下面暗无天日,这种幽闭的环境不适合你,你坐游艇走。我和图拉姆坐潜艇。”

在琳达依依不舍的目视下,潜艇开始缓缓下沉,并最终沉入黑色的大海。海面上起了风浪,春季的北海海水冰冷。但这些舒畅感受不到。

这艘潜艇不是作战的,所以它不是满员设置。除了一些必要的动力操纵人员,大多数岗位都没有人。

原本能够容纳三百个人的潜艇,现在只住了三十多个人,它的舱位显得很富裕,如果不是怕引起人注意,也许按卡尔索斯基的作风,他会把好几间舱室装修成豪华卧室。

现在,空荡荡的舱室里只有舒畅与图拉姆,还有他们脚下的那副棺木。

这里原来是鱼雷兵的舱室,现在船上没有鱼雷兵,很多舱位已经被拆除,大厅里显得很空旷。舒畅慢悠悠的打开那副棺木,将墓穴里挖出来的土倾入其中。

故乡的土再次覆盖了沉睡的伯爵。

这是一个传统的仪式,没有人知道它是否管用。

图拉姆递上来一袋袋血浆,舒畅按照程序割破血浆,用鲜血浸满了这些泥土。

最后轮到那只从墓穴里挖出的箱子来。擦去箱子表面的泥土,现在箱子显出淡金色。

这是一个14k金的黄金箱。箱脚处嵌着一个家族徽章。

这只黄金箱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是torrini(托瑞尼)家族在五百年前制作的。这个家族也是世界十大古老家族企业中排名第九的古老企业。torrini商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商标之一。

Torrini在1369年——也就是北元顺帝至正二十九年,明太祖洪武二年,在佛罗伦萨开业。最初,它主要为武士铸造盔甲——著名的佛罗伦萨铠甲便出自这位天才的托瑞尼之手。

后来,欧洲战争越来越少,Torrini转行从事金饰品加工,生产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该家族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其秘不外传的独家“Oro Nativo”制作工艺,该工艺是一种不改变金本色的金加工方法。

五百年前制作的黄金箱,现在看起来依旧华丽,打磨光滑的金属表面像镜子一样闪着金碧辉煌的光泽。它现在被一只精致的“伊阙利亚锁”锁得紧紧。

“伊阙利亚锁”出现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历史学家相信这种锁匙机械是意大利北方的“伊阙利亚锁”人所发明——钥匙的旋转通道上布了许多障碍,只有正确形状的钥匙,通过符合步骤的正确旋转,才能通过这些障碍并打开锁,而别种钥匙则不能。

在许多藏宝电影中都有这种古董锁的影子,现在这只真货要拿出去拍卖,准会是一个惊人的天价——不过它再昂贵,显然是为了保存箱内更昂贵物品的。

一个厚实的大橡木盒摆放在箱角。中世纪时代,这种矩形橡木盒是用来存放家族圣经的。而所谓家族圣经是用一种精美的花体字印刷的圣经,前半部分是《旧约》、《新约》,后半部分空白,用来记载家族大事记——类似中国的家谱。

中世纪时,领主们上教堂祷告,身后都会跟着几个侍从,抬着这种包金嵌银的家族圣经。到了二十一世纪,家族圣经便不再拿出来展示,那些贵族后裔们常把它存放在银行保险柜里,或者干脆寄存在教堂密库里,平常难得见到。唯有家族增添新成员的时候,它才会被取出,由当代家主在后面添上新人的名字。

橡木盒很沉重,舒畅轻轻拿起,小心地推开了盒盖。

室内顿时金光一片。

这是用托瑞尼制作的金箔制成的黄金书,金箔上用尖利的针尖刻画下一个个字母,而后装订成册。

购买这批金箔就是一笔大费用,把它们装订成册依旧就是大麻烦。但是,埋藏在地底数百年,唯有这种最耐腐蚀的金属才能把记录保持到永久。

这就是所谓的“时间箱”,中世纪时代,有钱的贵族闲得没事,常要制作一个密匣,装入当时最流行的某些物品,譬如烟斗、雪茄刀、一份报纸、一份杂志,几件穿过的旧衣服,或者当时的日记。以便后人挖出,能够通过这些物品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形态。

贵族们把这个活动称为“封存记忆”、“凝固时间”,中国把它称之为“时间箱”。

确切的说,“时间箱”活动是从公元99年开始的,那时人类面临第一个千年之交,一些教士首先开始埋藏“时间箱”的行动,而后每个世纪之交,都有人埋下上个世纪一百年间人们留存的记忆。这个活动到了1999年时达到了鼎盛,那时,许多中国人也参与了这一行动。

箱里存放的是一本日记,黄金日记,它几乎是五百年前那整整一个世纪的大事记。那时,正是各国骑士团最显赫的时候。

第133章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

舒畅的手已经按在了书页上,这种金箔制成的书页很软,翻动书页必须极其小心才行。他刚把手放在书页上,还没来得及翻动,便被这一说话声打断了。

伯爵醒了,经过漫长的睡眠,他第一次睁开眼睛。这是他第一次睁开眼睛,以前他都是闭上眼睛,用“心灵之语”与舒畅交谈。

上一篇:春秋小领主 下一篇:变异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