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看来还是吃太饱了[穿越](220)+番外

作者: 行清 阅读记录

谢时等师长正在同村长和游泗水寒暄,后头跟着的学生们也不闲着,就跟被老师领着出来春游的小学生一样,叽叽喳喳的,闹成一团。

“山长怎么带我们来了海边?我还以为会去山上踏春哩!到时候吟诗作对,称颂春景,岂不是雅兴至极,到这海边来,我也没准备咏海的诗词呀!”

“听先生说,我们还要在这过一夜,看了日出再回书院,可是这海边的村子一眼望去,破落得很,也不知道有没有地方睡下。”看着周遭环境,有些少年已经开始担忧今晚住在哪里了。

也有学子见不得同窗这般,驳道:“有何可嫌弃的,吾等此趟出来,又非来此游山玩水,按照山长出发前同吾等说的,既要格物致知,便要到大自然中去,困在书斋里对着桌案苦思冥想,左右也格不出什么东西,学者应当从书斋治学走向广阔天地才是!”这一看便被谢时出发前的一番微言大义给忽悠住了。

尽管如此,如今谢时既是山长,又是上课的夫子,一群学生崽虽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要老老实实听他安排。书院师生一行人是午时用过点心后从书院出发的,到游浦村时差不多也撞上夕阳西下,渔船归航的时候。

只是出来过夜一晚,谢时索性没有让学生带什么换洗衣物,只出发时,每人分发了一套八珍阁的牙刷牙膏洗漱包,所以如今也不需要去村子里放置行礼和修整。于是,谢时直奔主题,就跟春游似的,将这群学生崽带到了海边一处地势较高的海滩上,让秦睢等人负责看顾学生,他则开始上这格致课的第一堂课。

学生尚不知先生用意,就见到几位做兵卒打扮的人,小心翼翼地将四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架在了海滩上。

底下学生嘀嘀咕咕,“这是何物?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

“薛兄如此见多识广,都未见过,我就更是不知道了。”

谢时也没故弄玄虚,直接便道:”今日是格致课这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格物致知’一词本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对于这一说法,古往今来,有诸多大家对其进行阐释,最负盛名的便是朱子,朱子所言的‘格天下之物,而后有天下之知’。人生天地间,脚踏着大地,头俯仰万物,我们既要格物晓理,首先应当认识的,便是我们所处的世界。”

谢时引出正题,“今日我将诸位带到这海边来,便是为了探究这世间的基本问题之一,即我们脚下所站着的大地究竟是怎样的?”

底下不知谁应了一句,“这有何须探究的?‘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此乃至理也。”

谢时显然听到了,他井未立即反驳,从而提出自己的主张,而是微微一笑,道:“看来大家都很认同天圆地方之说,那么,我们脚下所站的大地是否真如古人所说的,状若一方形的棋盘呢?等明早过后,便可揭晓,到时候还请方才发言的学生,再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谢时指着底下的望远镜,道:“架在诸位面前的,是四架从咱们岑堂长那里借来的观测器,此物名为望远镜,可观测到三里之外的物品,眼下你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渔船归航,用肉眼观测,或是用望远镜去观测海上返航的渔船是如何出现在你们的视野中的。若是有人带了纸笔,还可画下来这一过程,然后思考,渔船为何会是这样出现,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因为这望远镜数量有限,且物品贵重,无法每位同学都分到一台,等下需要依次排队观看。”就这四台架高的望远镜,还是他好不容易从岑羽那磨来的,用完之后还得让兵卒们带回去。最后谢时点了人群中的韩宁,道:“韩宁,你来维持秩序,小心别砸了望远镜。”

韩宁还是第一次被谢时当众点名,小少年掩住心中的喜悦,面上郑重地点了点头,后面果然也将谢时托付的任务完成得很好。虽然书院的学生都对这台能清晰看到远方海面的望远镜十分好奇,但在韩宁和傅囿等小伙伴的组织下,慑于其“校霸”之威,还是老老实实一个个排队文明观看。

“哇!此物观远方,真近在眼前,这、这望远镜就是传说中的千里眼吧!”

“李生你看完了没?轮到我了!”

“等会等会,黄兄别急,我还没看到渔船呢!”

安排完任务后,谢时便让学生们散去自由活动,一旁的秦睢走在他身边,同样好奇谢时安排这一出的意义在哪里。为何观测一艘渔船归航便可以得出大地为何状的真理?

谢时同样没有现在就同他解释,而是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现在就可以同先生说明我的观点证据,但先生未必会相信,还不如先生看完之后,思索后再同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