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搞基建(227)

作者: 小静子swag 阅读记录

……

余槐县离始安县离得近,青鹿谷更是就在始安县境内,是以不过三日时间, 魏全缨便回谷清点完粮食亲自护送连绵的车队来到了始安城。

车队中不仅有粮食还有其他物资,东西太多, 牛车不够装, 最后还出动了许多人推的独轮车,队伍拉得老长。

车队进城的那天,几乎全城的人都过来看了热闹。

“这拉得是什么?”

“这车队好长!”

“听说里面是粮食, 前几日有人挨家挨户敲门问家中多少口人是事还记得吗?”

“记得啊,当时两个汉子拦在我家门口,二话不说就问我家有几口人,把我一家吓得够呛!”

“听说这些粮食是专门从余槐县拉来给咱们发的救济粮!”说话的人语气中有显而易见的欣喜。

“你怎么知道的?”问话的人也听过始安城新主人要发救济粮的事。但是他心下并不是很相信,始安县这么大,那位顾东家哪来的这么多粮食放给百姓?这种话,听听就过了,当真的才是傻子。

“县中都传遍了!”

那人不置可否,反正粮食没发到手中他是不信的。

这批粮食的确是用来给始安县的救济粮,如此这般高调大张旗鼓的运粮进城,便是为了给百姓递一个我有钱有粮,跟着我混,准没错的信号。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社会中发展一切文化经济的载体,始安县百姓被卓万书剥削得太过,他们更小心谨慎,不愿意相信人,所以发展始安的第一步便是要和百姓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有什么是在乱世中展示自己充足的粮食更令人安全感爆棚的呢?

事实证明,顾月照这步棋是对的,至少百姓中被迫妄想症的言论少了许多。

粮队到了始安城后并不能立马下发,还得卸车清点数量,通知县中百姓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送来的粮食多,卸车清点这个步骤花的时间自然也甚巨。

始安的百姓自从听到县里可能发粮的传扬后,就像有人拿羽毛在心头扫一般刺挠,痒痒得不行,三五成群的总假装着路过,从县衙门口缓缓走过。

当然,若不是他们的眼神总往马车的粮食上瞟的话,路过这个借口还是令人信服的。

“阿月,这是招工的名单。”乌四娘从怀中拿出一本写得密密麻麻的名册。

顾月照未来的很大一段时间预计都会呆在始安县,余槐县诸事便只能压在乌四娘身上。经过这半年多的锻炼,乌四娘行事已经颇为老练圆滑,处理事情来也颇得心应手,但还是拿不准整个余槐县的主意,她所做的所有事都在顾月照提前规划的轨迹中,所以她隔一段时间便需照顾月照禀告自己工作,这次她过来主要便是说县衙招工一事。

这次县衙招的人不少,上至县衙,下到村镇,都需要用人。

其中还有不少是技术工种,什么泥瓦匠,铁匠,木匠,顾月照都来者不拒。就是现在用不上的绣娘厨娘她都打算先招工一波,先培养着,待冬日时就能派上用场。

顾月照随意翻了翻了名册,发现里面报名最多的是各个助理的工作,考虑各个主事人到工作渐多,她便打算给每人招一个助理帮助处理事务。

除了助理之外,她还打算更新余槐县基层的官员。

大齐任命最底层的官员,如村长和里长时并不进行官员的考核,往往是由辈分长者、德高望重之人或是直接由村中族长代理。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有的,这些人世代生活在村中,熟悉村里的一应事宜,基于血缘辈分和同村人的亲近感,村民们更信服他们。

但也恰巧是这些人,生于微末,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和治理能力也零,他们中绝大数人没有很高的领导能力,做村长大多只起到了连接县衙和村子中间的线,做些帮助传达县衙的政令和简单事务,至于有自己的思想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那不可能的。

村长的选举制度根深蒂固的延续了上百年,顾月照其实本没有打破这个传统,本村村民当村长一事这个法子有好有坏,若是要沿用也并不是不可以将就的,怕打破平衡,她一开始压根就没打算动这块。

但这因为灾情的原因,整个余槐县流民四起,原来的村庄大多都十室九空,如今住进村里都是随机分配的百姓,这些百姓之前并无交际,还没有形成那股排外的劲,她便想利用这个时机安排有学识有志向的人去这些混住的村子当村长。

只是她到底低估了这个朝代读书人的傲气,那些上了学堂的读书人去县衙报名的人不少,但大多选择的都是助理这种打明眼一看就觉得有前途的岗位,并不愿意去村中和一堆泥腿子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