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业三国(399)

接着一个声音冲出俘虏群,向城楼上高喊:“陛下,陛下,我乃尚书贾诩贾文和。我曾劝说李傕、郭汜放陛下东归,我曾劝止羌兵强索宫女,我有大功于国,望陛下救我。”

贾诩,刘备听到这个名字,走到城楼边,手扶女墙向下观看。张飞凑近刘备耳边,低声道:“大哥,这就是带五百士兵向我投降的那人。”

贾诩被誉为三国四大军师之首,他的智慧,却像一只不祥的猫头鹰,在累累尸骨上盘旋。

“横竖是个死,何不先聚集军队,干脆反上长安,为董卓报仇。如侥幸事成,则挟天子以令天下,何其威风;万一事不成,那时再逃向西北故土,也未见得晚呀。”贾诩这一番充满流氓智慧的开导,煽动了李傕、郭汜劫持帝驾,贾诩之谋,实已致汉朝江山于万劫不复之境。现在,他又在皇帝面前做好作歹,扮演起护花使者地角色,劝止羌兵进一步向皇帝讨要宫女。

他厕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以一介游士的身份,时而避难乡间,时而闪身在某个诸侯的厅堂,简直就是流窜作案。说计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逮至晚年,竟又在曹丕的朝廷里充任太尉,权势蒸蒸日上,一派德高望重的儒士本色。

其实贾诩地一生,二句话可以概括:永远投靠最强者;永远踩着别人向上爬。

皇上抬起手来,正准备说话,刘备鄙夷的从笔端中发出一声冷哼:“谁在看管俘虏?俘虏私自冲出队列竟无人管制?军法官何在?一律记过。”

一名士兵恼羞成怒的冲出队列,抡起皮鞭,几鞭下去,打的贾诩满地乱滚。

曹操举步上前,抱拳拱手:“玄德公,贾文和也算一带公卿。此人之才,屈身劳作,恐怕太过。不如,玄德公将他给我,我愿意千名俘虏换回此人。”

刘备摇摇头,暗想:“郭嘉可以给他,甚至诸葛亮都可以给他,但贾诩这个危险之极的人物,绝不能到曹操手上。”

“昔日,董卓毙命,李傕、郭汜本想解散部队,分头逃亡。然而,正是这个贾文和劝解李傕等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故此才有劫持帝驾所为。他危邦乱国,种下恶果,汉室危急至此,我正要找他算账,孟德兄,我意已决,请再休提。”

皇帝被刘备勾起心头事,以手连连拍着椅背,愤恨不已。

卢植、皇甫嵩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杨彪等文官回转过身去,充耳不听贾诩的哀号。

刘备转头与张飞商量:“三弟,你打算把这个人卖多少钱?我打算买下来,今后好好折磨他。”

张飞嚅嗫地说:“大哥想要,便拿去无妨。”

刘备摇头:“疆场征杀,俘获是你该得的,我不愿开这先例,白拿你的俘虏。说吧,卖多少钱?”

张飞撸了撸袖子,兴奋地说:“大哥既然这样说,我就不客气了。刚才,曹兄说愿出1000个俘虏,大哥怎么也得再添点吧?”

关羽一言不发,扭头下楼,刘备、张飞尚在讨价还价。不一会,关羽提着一个人头走上城楼:“大哥,此人虽如此恶毒,可大哥要侮辱此人,恐怕士人不解,以此诽谤兄长,现吾已杀之,为兄长解忧。”

张飞暴跳起来:“二哥,我已和兄长谈到一个小岛、一千金币的价格,还外加一千俘虏,你提个死人头来,我怎么卖与大哥?”

卢植看着这三兄弟越说越不像话,叹了口气,躬身向皇帝请示:“陛下,暮色渐浓,城头风大,请回屋安歇吧。”

众大臣正有此意,拉起皇帝,悄然下城,曹操一路尾随,留下三兄弟还在城楼上争执该谁付钱……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三十八节

次日,皇帝与公卿大臣们闹着要回洛阳,刘备以黄河即将结冰,俘虏必须尽快运走为由推脱,接二连三地把船队全部打发走。十日后,刘备调集的马车赶到函谷关,皇帝一行这才登上马车,从陆路向洛阳进发。

兴平二年十月初九(农历乙亥年丁亥月乙巳日丁亥时,公元195年11月27日),皇帝回到洛阳,阔别四年后再次回到帝都。皇帝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公卿大臣相对垂泪。

皇帝入城时是受到热烈欢迎,沿途百姓见到帝驾行来,不停的山呼“万岁”,其热烈程度连卢植都为之一惊:“怎会这样?入冬后,洛阳营建工人均已返乡,我走的时候,城内只剩下城卫军和一些洛阳周围的农户。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多人来?”

刘备不以为然地回答:“商人本性是为了追逐利润,如今皇帝新回帝都,各项花费必然不少,年关将至,商人们是想多赚点钱,顺便见一下陛下,以此向后人夸耀。”

刘备晃了晃马鞭,自矜地说:“青、冀、并、幽四州百姓,如此趾高气扬行走于帝都街头,也算是一件盛事,千百年后必将传颂此一刻的风光与荣耀。百姓如何能放过这身临其境的机会?”

皇甫嵩走在刘备不远处,听到刘备的话。忍不住激动,正感慨间,却听到刘备嘟囔了一句:“父神在上,但愿我们不是在敲锣打鼓地迎来自己地毁灭者。”

皇甫嵩心中一愣,侧脸打量着刘备,骑在马上的身影是那么平淡和从容。这情景落在他眼里,让他感觉到自己刚才听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幻觉。

“不。绝对不是幻觉。”皇甫嵩暗自告诫自己:“他端坐的姿势、他平静的神情、他冷峻的眼神。无不饱含着沉重的担心和顾虑,那紧握刀把地手轻轻抖动着,无声地透露出这样一个意思:我们被出卖的次数太多了!”

皇帝没有感受到这一切,甚至连车马地窗帘都未撩起,以回应百姓的欢呼,也许,皇帝此刻只顾着心情激动……

车马粼粼的一路奔向皇宫。直到宫门前,皇帝方才撩帘下车,细细打量四周的环境。

皇宫前是个巨大的广场,青石板铺路,光滑平整。回首望了望皇宫,宫墙没有以前高大,只有两米出头,墙壁单薄的似乎就像普通人家的院墙。

正楞神间。一声粗豪地嗓门想起:“致——礼,冀州广平道守备高览率冀州狂风军团向吾皇致敬,今夜,将有我等守卫皇宫,卫护陛下安全。”

皇上未作理会,随着卢植的引领。举步迈入宫门。左右环视,顿时大失所望——这皇宫竟然不大,原来的皇宫占了洛阳城市的三分之一,而现在的皇宫仅仅是一个稍大的院落而已。从宫门口,一个宽大的驰道直通远处一座三层楼宇,驰道两旁是两两成对的果树,果树背后是大片大片地草坪,草坪上星星落落的点缀着几棵古树,古树下搭着秋千架、藤椅等物,景色极其单调。

驰道很长。约五百千米左右。皇帝走走停停,来到正面的楼阁前。默默的数了数台阶数,台阶分三层,每层九阶,总共只有二十七阶。皇帝心中隐隐有点不满——九五之尊,台阶怎么样也得分五层,每层九阶,只修了三层,明显是偷工减料。皇帝皱了皱眉头,指着楼梯借题发挥道:“刘爱卿,易经上曾说:‘人主不登高,登高会导致百姓颠沛流离’,爱卿修将如此高阁给我居住,百姓岂不要颠沛流离?”

刘备干笑一声,答:“启禀圣上,易经所述纯属胡说八道。我大汉自黄巾祸起,皇帝何曾登高,百姓照样颠沛流离。臣来自辽西出云,辽西地寒,当地土著建房全是高楼,楼下牧马以及日常活动,楼上睡觉,其部族首领天天登高,未见其部落百姓颠沛流离。

登高不登高,纯属个人居住习惯,民情风俗,与五行八卦无关,与百姓苦难无关。臣在青州也居高楼,十余年来,青州百姓一日富过一日,未曾颠沛流离。所谓‘人主登楼,主百姓颠沛’的易经说法,臣以为,那是写易经之人内心嫉妒,自己住不上高楼,所以就胡说‘人主登楼,主百姓颠沛’。

上一篇:五胡烽火录 下一篇:宋时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