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山镇卖腊肠[经营](57)+番外

作者: 酥软小排骨 阅读记录

晚上的时候,裴家辉和薇薇一起看动画片,爷孙俩有说有笑的。

方灼华坐下,跟裴家辉商量,“爸,我想跟你借点钱。”

第29章 酒鬼闹事

裴家辉的工资本还在方灼华手上,其实要取钱很容易,但方灼华认为有必要商量一下。

要是老人不愿意,那就算了。

没想到裴家辉答应的那么爽快,“我工资本里有钱的,你去取就是了,当初把钱交给你,也是为了安心。”

“谢谢爸,到时候赚钱了我就还上。”

裴家辉点点头,忽地想到什么,又说:“别让裴远他妈知道。”

肯定是不能让赖永琴知道的,不然届时定会鸡犬不宁。

目前的生意已经够乱了,绝不能再让赖永琴回来横插一脚。

有了公公的允许,方灼华第二天和刘金兰一起进城。两人分头行动,刘姐去医院检查,她去订购一批包装袋。

眼下工厂资金短缺,一时还没法形成生产流水线,更请不起包装设计师,暂时用最便宜简单的透明包装袋出货。

包装上,方灼华只讲求简单二字,把“方华”的logo放大,现在也没什么正儿八经的logo,就是一个免费商用字体。

方灼华也没听人家建议,参照老干妈用自己头像当品牌商标,她现在还考虑不了那么多。

给厂家留下地址,方灼华又去买机器的厂子,要了一台中型多功能搅拌机,一次性可以搅拌二十到一百斤的肉馅。

等刘金兰检查完,两人又坐着厂家的车回到山镇,省了路上的车费。

现在摊位那边用的都是以前牛冬花留下来的设备——磨肉机、灌装机。

方灼华又把林雪调过去,让林雪专注配料,不配料的时候就带两个孩子。其他洗肉磨肉切肉灌装的活计,就交给裴远和裴家辉。

商铺这边,两个铺面本来就是打通的,听陈姐说,这家店以前是卖砂锅米线的,后来店主去市里买房之后,铺面又还给镇上首富杨老板。

搅拌机放置在磨肉机和全自动灌装机中间,这样不用毫无主次地走来走去,终于有了点小流水线的架势。

有了搅拌机,就不用担心肩周炎了,多搅拌几圈,肉质还更劲道,而且比人工搅拌快多了。

“小方,你这搅拌机都买上了?”陈萍感觉肩膀都解放了,“看来一千多斤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三个人干起来,确实要比昨天轻松许多。

“陈姐,咱们现在这个规模还是太小了,等以后赚钱了还得投资个更大的。”

陈萍觉得方灼华很有志气,连忙竖起大拇指夸赞。

“小方,你太厉害了,裴家娶到你绝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我真是想不通,你是怎么看上裴远那小子的?你好歹是个大学生,裴远就是个小混混。”

又是这个熟悉的话题,方灼华也想不明白,半开玩笑道:“可能当初眼瞎了吧。”

倒是把一旁的刘金兰逗笑了,“小方,要想把生意做大,光靠我们这些人手可不够。”

方灼华很赞同,目前的情况确实太简陋了,就是两间陈旧的小商铺。摊位和商铺暂时没办法合并。

要想做大做好,这几个人远远不够,她还缺少销售谈合作,缺少设计师设计腊肠的门面,最重要的,还少了个会做账的会计。

这些都得慢慢提上日程,方灼华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灌装好的腊肠,方灼华在商铺里支了架子,按照种类,分门别类地摆放。

一串串腊肠挂悬于空中,正对着门,吹得上风,又避免太阳直晒,再加上这两天天气不错,很快就能风干。

没几天一千多斤的腊肠就彻底完工,方灼华正好接到包装袋厂家的电话,她带着陈姐刘姐去拿。

足足有三大包。

陈萍拆开看了看,“哎哟,确实有点样子,我是真没想到,我们做的腊肠还能拿去县里卖。”

刘金兰正拖着地,地上全是腊肠风干过程中滴下的油,她接话道:“小方做的腊肠口味真的和牛冬花不一样,我现在一想到牛冬花的腊肠,记忆力只有齁咸的印象。我们方华腊肠就不同了,咸中有香,猪肉细腻,完全不塞牙。”

“老陈,”陈萍关切地问,“最近那男的没再来烦你吧?”

提到这个,刘金兰有些头疼,“我本来在广场那边租了个小房子,才一百块钱一个月,鬼晓得他怎么知道的?昨晚又跑来找我要钱。”

这说的方灼华心头一紧,忙问:“你又给他了?”

“没有,我没敢开门。”刘金兰想想还有些后怕,“他就在门外大吼大叫,肆意辱骂,吵得隔壁邻居听不下去,出来吼了他一通,他才走了,不然我都怕他把门给踹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