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山镇卖腊肠[经营](73)+番外

作者: 酥软小排骨 阅读记录

自从段荣入赘,任劳任怨,从未说过方丽华的不是,干什么都是言听计从,挨打更是从不还手。不抽烟不喝酒,话也不多,帮人务农勤勤恳恳,到现在还用老年机,唯一的爱好就是种田。

好人当有好报才对!

--------------------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2-04-04 16:31:07~2022-04-05 19:05: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呀小呀小夜辞 1个;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大年初一

楚州大年初一晚上,才是最热闹的。

方灼华和段荣一人开一辆车,王建芬和方丽华抢着坐方灼华这一辆,自动挡小车他们还没坐过呢。

王建芬抱着裴薇坐在副驾驶,方丽华带着自己两个小姑娘坐后排。方国军只好跟着段荣坐拉货的面包车。

楚州最著名的彝人古镇,灯火辉煌,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很是夺目,无需门票,一眼望去,人山人海。

方灼华牵紧了裴薇的小手,裴薇的大眼睛扑哧扑哧地眨,似是对周身一切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古镇由大大小小、盘综错杂的街道组成,连同商铺也是别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再往四周扩展,高耸的民居将古镇团团包裹。

周边的楼房就是山镇集资建盖的,那时煤矿还没有垮台,一平米千把块钱,镇上挨家挨门集资,建造了七八年,房子刚建好,去产能政策就下来了。

买了房子的职工纷纷前往楚州,过上了大城市的美好生活;没买房子的镇上人,自然是后悔的后悔,不屑的继续不屑。

一进古镇,民族调调萦绕耳边,风情街上各种小吃的香气混杂在一起,一时分辨不出有些什么好吃的美食?

炸洋芋①和烧豆腐算是云滇各个地区的常驻美食,不打个卡都算是白来一趟。

“薇薇,你吃不吃呀?”方丽华笑嘻嘻地问。

裴薇肯定是要吃的,立马点头,“吃呀,表姐们也要吃。”

方丽华也不掏钱,就带着孩子们的目光一致看向方灼华。

方灼华给孩子们都买了,还特地让老板少放点辣椒。不是方灼华不敢反抗,而是她不买,薇薇的两个小表姐不知要猴年马月才能吃得尽兴。

苦了谁也别苦了孩子。

彝家特色碳烤肉同样是一绝。用的是栎炭②,有烤乳猪,烤肉串,也有烤素菜,这类炭火烤出来的食物比木炭更香,尤其是烤罗非鱼,大老远就能闻见香气。

裴薇不爱吃鱼,但她爱大肉串,十块钱五大串,可比一般景点便宜。

小妮子刚吃上大肉串,这边又瞧见了火烧干巴,一个劲嚷嚷着要吃。

这种火烧干巴和小零食包装袋里的那种不一样,炭火烤香后用小锤敲打至肉质松软,有的会撕开,有的就一大块直接售卖,上面全是干辣椒面,闻着有股焦香焦香的味道。

方灼华是怕小孩子和老人嚼不动,只敢买了四大块,孩子一人一个,剩下一块大人们分着吃,尝尝味道就可以了。

谁知道裴薇才撕了一小块儿放嘴里,瞬间像个窜天猴似的四处逃窜,冲到外婆跟前喝了口水,又冲到外公那里,一口咬下搅搅糖。

甜甜的糖味渐渐地洗刷火辣,裴薇这才松了口气。

“不吃了,我以后都不吃了。”小奶音颤巍巍的,惹人发笑。

倒是两个小表姐吃的津津有味。

方灼华拿着裴薇那份尝了一口,味道着实可以,辣度也适中,用小锤敲打之后更好吃,连方国军都吃得嘎嘎香。

裴薇一路都在馋,吃了那么多,她稍稍有点渴,刚路过卖羊锅汤的地方,就走不动道了。

卖羊锅汤的老板娘见来了一家子,立马抓住商机,“小朋友,要不要来一碗羊锅汤?冬天喝这个,可以驱寒的哦。”

最后一句话就是冲着金主方灼华说的。

方灼华一人买上一碗,老板娘乐得合不拢嘴,“我们这个羊锅汤,用的是黑山羊,最好吃了!”

确实好喝,热乎乎喝下一碗,方灼华感觉胃暖洋洋的,寒风再度袭来时,也不觉得有多冷。

卖小吃的人数不胜数,方灼华喝完羊锅汤,坐在椅子上等待,顺便歇歇脚,她朝四周望一望,竟还瞧见了腊肠店。

距离不算远,方灼华能清晰地看到店内装潢,极具民族风味,不仅仅卖腊肠,还卖腊肉火腿。

要是方华腊肠也能在这里售卖,应该离走出大山不远了吧?

想到这,方灼华看到几个外国人进了腊肠店,她又觉得离面向全世界也不远了。

“阿老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③“妈妈,”裴薇小耳朵可尖了,“上面有人唱歌。”说完她也跟着唱了几句,学得还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