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山镇卖腊肠[经营](94)+番外

作者: 酥软小排骨 阅读记录

“届时还会搞一波预售,这次只是试水,但客服部要注意记录退款情况。其他的,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吗?销售部?”

景林看了下笔记本,“我说一下双十一之前的计划,我们即将接触省会的大超市,大概八月底要拿下省会七个区的大小超市合约,预计每个区两个,还是那句话,先短约后长约。等八月一过,九月十月生产量会逐步提高,我们在帮助其他部门的情况下,也务必保证分销商不掉链子。”

“我也说一下,”杨开心基本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完全不用笔记,“我们现在的前台预约,不单单只针对山镇,其他乡镇有需要的也可以打电话预约,但我们不包邮,只有在我们网上店铺购买的商品,才能包邮,一定要提前和客户说好,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九月十月的直播次数不会增多,等到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会一天一次,届时直播小组成员轮流上阵,这段时间你们得好好学习经验,也不用紧张,要是真紧张就跟我说,别憋着,也不要因为一两个黑子搞自己的心态。”

旺季一到,方灼华是工厂公司两头跑,工厂人数增至五百,在赵舒情的宣传下,后来这批工人基本全是邻乡的下岗工人和农民。

山镇的经济迅速得到有效循环,尤其是柳佳莹带头搞的双十一预售,由于前期宣传很到位,预售直接突破五万斤,再加上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量,将近六万斤的订单需要送往全国各地。

双十一只是公司销售的第一个良好开端,往后还有双十二、六一八,腊肠走出大山的计划总算圆满完成。

“我们被云滇都市报道了,番瓜、微博、公众号都发布了方华腊肠的相关信息,”杨开心盯着手机,心情爽畅,“看来这次双十一彻底打响了方华腊肠的名号!”

柳佳莹轻笑,“现在番瓜上还有不少博主测评腊肠,我们方华腊肠也在其中,绝大多数博主都把方华腊肠排在第一位。”

杨开心对“绝大多数”这词很是不满,“那少部分人是觉得腊肠不好吃?”

“当然不是了,”柳佳莹说,“不排除那小部分博主是被花钱收买的。”

方灼华忙得没有功夫和员工们分享快乐了,她今天得带着景林去社区参加颁奖会。虽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奖项,但此奖意义非凡。

社区办事处把表彰仪式设置在广场,广场有一个专门表演的小舞台,经久未用,已经成了广场舞大妈们的御用场地。

表彰仪式很简单,但来的人可不简单,赵舒情上上上级领导,省会来的周书记,上台致辞,对山镇一年来的发展变化做出强烈的肯定,台下聚集了不少的山镇居民。

方灼华坐在第一排,一时竟有些恍惚,她好像想起了初来乍到时的场景,那会儿除了懵逼,最大的感受便是毫无希望。

一点儿也看不到未来的迷茫。

不论干什么,都会被人阻止,遭受无穷无尽的指指点点,有非议有争论,周围全是看客,唯有她在坚持。

一层层迷雾揭开,换机器,改配方,租商铺建工厂,成立公司,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一幕幕恍如昨日,她一个人又怎能轻易坚持下来。

若不是第一批女子联盟互帮互助,她很难相信一个人要怎么带领山镇致富?

“感谢方华腊肠股份有限公司,感谢方灼华同志的坚持不懈,我将代表全省人民向其颁发脱贫致富荣誉称号、脱贫致富荣誉奖章。”周书记言辞铿锵有力,迎来台下一阵有力的喝彩。

方灼华穿上很久未穿的白色西服,干练的低马尾显得她精神俱佳,她上台接受表彰,一本证书不能说明什么,但这都是全山镇人民的不懈努力。

单单是她一个人,完不成的。

柳佳莹拿着相机拍照,这些照片是要洗出来挂公司荣誉墙上的,有了省政府的支持,方华腊肠只会越走越远。

表彰仪式过后,周书记问:“方总,想过来省会开设分公司吗?”

分公司?那可是方灼华从未想过的事情,就好比换设备的时候,她没想过要开工厂一样,“我会考虑的,毕竟我的下一步计划是让腊肠面向全世界。”

“有志气,”周书记笑得很和蔼,“云滇很需要像你一样敢做敢拼敢创业的年轻人。”

创建分公司也不容易,省会的地皮那可是金子价,方灼华现在能把山镇工厂的地皮买下来,可这百万块只能买下省会工厂的一个小角落。

要是能有废弃工厂,买下来才最划算。

但那么大的省会,哪有地方能闲置下来,不得好好开发吗?

“什么?我们要开分公司了?”王敏刚把荣誉证书摆放好位置,就听方灼华的大胆发言,“哇,我才来公司一年多,没想到公司发展能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