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女(105)+番外

“谁用的着你搭手啊,我们难道都是吃干饭的?”王花儿说道。

“花儿,说啥哩。枝儿,我这边确实不需要人手了,不过还是多谢二嫂和枝儿了。”意思是不需要你帮忙了,你回去干活去吧。

可是王枝儿却好像没听明白一样,说道:“我听说长卿哥和舒林哥过来了,不知道在哪里啊。”

里面的宋长卿和赵舒林恨不得立刻消失。王福儿从里面出来,说道:“你找他们有事?他们今天是来我家做客的,你要是有事找他们,直接去他家找好了,我们现在正要吃饭,你家里也要做饭,赶紧回去吧。”

☆、做生意不容易啊

王枝儿满脸通红,她毕竟不是她娘,脸皮还没有厚到家,不过这眼神直接朝里面瞄,“我,我没有事找他们,只是看他们过来了,打个招呼。”

宋长卿立刻出来,说道:“我和你不熟,不需要你打招呼,你可以走了。”王枝儿的眼泪就要流下来了,以前长卿哥可没有这样给自己没脸。

“我,我……”

“你可别在我家哭,不然会说我家里的人欺负你的。”王花儿在一边凉凉的说道。要是依她以前的性子,早就把她给骂一顿了,现在强忍着,不过是为了不必要的麻烦。

“那,那舒林哥哩。”王枝儿眼泪汪汪。

赵舒林也跟着出来,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家里就我一个,我没有妹子,你别叫我哥了。”

王枝儿直接哭着跑出去了,戚氏摇头,一会儿说不定二嫂就要找上门来了。

“娘,你就放心吧,二伯母可要给自己弄个好映象,不会撒泼找上门来的。”至少这两个家伙在的时候,不会这样,至于走了嘛,谁怕谁啊,现在还想欺负自家,可不成了。家里的小虎都不让哩。

“就是,二伯母说她是通情达理的人呢。哪会撒泼上门?”王花儿说道。

王菊儿也笑了。

王铜锁也被王小宝叫回来了,爷俩陪着宋长卿和赵舒林吃饭,王铜锁还喝了几口小酒,今年的麦子长得好,他心里高兴着哩。

宋长卿和赵舒林因为今天赶跑了王枝儿,心里高兴,就多添了一碗饭,看着天色不早,就告辞而去。

而那边王枝儿是红着眼圈回家的,马氏一看自家闺女这样,就恨铁不成钢,“咋又哭着回来了,你真是没用啊,一次老娘不跟着去,你就没法子了,难道到时候还要老娘陪着你拜堂?”

王枝儿听了更哭的厉害了,“哭哭哭,哭个啥,没用的东西,你就不会死赖在那里啊,只会到老娘面前哭。”她现在也不敢去老三家里找麻烦,毕竟老三家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家里还有一条凶狗,一个不注意就会咬你一口,上次头趁着人不在,想要偷偷的溜进去,结果那狗一下子串出来,把自己魂都没有吓跑,现在想想都心里怕的慌。

只敢在有人在的时候去,原本以为自己女儿已经和那两个少爷说得到一起来了,结果今天咋又成了这样?

“别嚎了,告诉我发生了啥事,你真是没用!”马氏吼道。

王枝儿哭哭啼啼的把宋长卿和赵舒林说的话告诉了马氏,“娘,我以后再也不去了,人家都瞧不起我,我去了干啥?都明着赶我了,我恨不得钻个洞哩。”

马氏狠狠的指着王枝儿的额头,“你就是个怂货,你也不比福儿差啊,长得比她好看多了,咋就没学到老娘半点本事呢。你要不是我闺女,我真抽你。赶你走,你就走啊,你不走,他们难道还能说别的?你没把你给他们做的东西给他们?

我说你咋这么笨哩?跟你说了,你也不小了,难道你真的想要一辈子呆在这乡下当泥腿子?那宋家和赵家可是在镇上都是有铺面的,赵家还开了酒楼哩,我听人家说,在镇上也开了,这得多有钱啊。你不把人巴住,往后你就天天下地干活吧,多好的机会,你以为这机会是天天有的?

不过,让娘想想,是不是你对这两个少爷都好了,所以他们不高兴了?我看就是这样,那好,以后你就只对一个好吧,咋目标明确一些,让人不误会就好了。我看还是赵家的少爷有钱一些,你以后就专门对赵家少爷好就成了,听娘的话,这事要是成了,你就天天穿金戴银,还能有丫鬟伺候哩,想想,咱村里那么卖出去的丫头,到时候哪个有你好,说不定其中就有伺候你的,你说你美不美?听到了没有!”

“可是,娘,人家不喜欢我啊。”王枝儿说道。

“谁说的?那是大家都在,就是喜欢也不能表现出来,我枝儿这么好的人才,不比那干巴巴的王福儿好看多了?这男娃子都喜欢长的好看的,你就放心好了。针线上的活计你也得继续,我看只要处出感情来了,这事就好办多了。”反正还有好几年哩,急个啥?马氏倒是对自己和女儿自信满满,觉得女人是这王家村最好的,只要长眼睛的,就会看上自己的女儿。

王福儿三个倒腾的店铺又经过一个月总算是开张了,不得不说,前面的事情多,得去给镇上的捕快打招呼,不然碰到地痞无赖那可咋办?这幸亏是赵舒林和宋长卿在支应才能办的顺利,人间在秀水镇都是有根基的。

这也是王福儿不想自己开店的原因,这开店哪里能那么容易,上上下下的打点,别人还不知道你是谁,不乐意搭理你呢。有碰上专门找麻烦的,把你店给搅黄了都有的事。你一个乡下来的,凭啥人家对你客气啊,所以借助赵家和宋家,大树底下好乘凉呗。

地头蛇就是厉害,谁都给个面子。王福儿又想了个点子,让人把这东西画下来,然后印了许多,像发传单一样发出去,赵舒林更绝,直接把坐着单子放在了客来居,客人走的时候,都送一份。

掌柜的笑着说,少东家把这边当成了免费的宣传地界儿了,赵舒林也不含糊,“我这小店的东西和客来居并不相冲,反而也可以给客来居提高名声哩,只要我的店里东西卖的好,人家都会说,这是从客来居才知道有这个地方的。”

掌柜的一脸欣慰的看着赵舒林,果然少东家长大了啊。他对这个店的生意很看好。

宋长卿也不例外,也把单子放在了济安堂,人走的时候就拿一张去,还让人解释这些东西吃了对身体如何有好处,养生方面都说上了。

当然在小店的附近也雇人发了许多,就等开业那天弄个开门红。

因为前面做的很好,所以开业那天,竟然排起了长队,做出来的鸡蛋卷很是受欢迎,简直是一购而空,就是那咸咸的烤土豆片也被买了不少,收账的和伙计都乐得合不拢嘴,这卖的越多,到时候奖励越多,他们干劲儿越来越大。

“这开业第一天,还不能看出来咱们的东西是不是受欢迎,很多人是去看稀奇的,见人买自己也就买了,接下来才能看出来好坏。”宋长卿说道。

赵舒林点头,“确实这样,那先这样卖几天,然后还是这样红火的时候,咱们就限卖,东西往往是抢的人多了,才能打出名堂来。”

宋长卿表示同意,“我看主要是咱的东西好吃,得让福儿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做出来,我今天听不少人说,家里的老人喜欢吃软和的东西,咱这东西脆倒是脆,老人家不一定咬的动。”

“也对,买咱这东西的,除了小娃子多以外,就是老人家喜欢吃了,要是把老人家也吸引过来,就能多赚一倍了。”毕竟大家都是讲孝道的,不给自己的娃买,也得给老人买。

王福儿听到生意很好,也特别高兴,那是银子啊,银子啊,“软的东西?”王福儿问道。

宋长卿道:“是,老人家牙口不好,大多数会吃软软的东西。这样我们的面就广了。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再开一家店了。”

“成,我试着做一些,不过不敢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