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32)

作者: 斯遇雨 阅读记录

另外,内城还住着几十万的百姓,这些百姓包括贩夫走卒,士族豪绅等各个阶层的人。

至于外城,也就是洛京城的最外围,那里住的人就更多了,最起码得有两百万人以上。

洛京作为众多王朝的国都,最一开始其实是没有外城的,但因为大量百姓迁到外城所在,便有大臣以“有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的古言向皇帝提议修建外城,于是当时的掌权者便下令修建外城。

但修建外城是一个极大的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仅以一国之力根本完不成,所幸后来洛京又经历了几个朝代,集历朝历代之力才将洛京的外城完全修建完成,然后就成了今日的样子。

霍谨博随着车队从外城街道穿过,外城的街道明显没有内城干净规整,虽然外城也有衙役巡逻维持治安,但也只能制止一些抢劫偷盗之类的事,其他的只要不过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外城的人接触到贵人的机会很少,如今看到这么一大批车队经过,很多人的视线都被吸引过来,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低声说话。

成国公府的马车都带有国公府的标识,没见过的人肯定认不出来,但马车上带有标识本就是身份的象征,这一点很多百姓都懂。

所以百姓虽然好奇,但也只是和相熟的人讨论几句,随着马车经过街上的百姓都识趣地让开一条道,免得挡了贵人的路。

霍谨博跟在车队中,注意到周围百姓那敬畏中掺杂着好奇的目光,他对这种目光并不陌生,这一路走来已经看到不少。

这便是上位阶层对底层百姓最直接的影响!

霍谨博身在国公府,虽然身份低微,但那只是对于国公府的人而言,若是在外面,哪怕比他身份高出很多的人,见到他不能说笑脸相迎,但绝不敢肆意欺辱。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知卖身为奴会失去自由。却依旧愿意卖身的原因。

霍谨博也是进清芷苑多日后才知道国公府很多卖身为奴的人并非是活不下去才卖身,也有很多人是为了国公府的权势。

他以前虽然理解但毕竟没有体会,总觉得还是自由重要些,但今日看到那么多敬畏的眼神,他突然觉得或许自己应该改变一下计划。

万年寺

车队走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到了万年寺,万年寺乃是洛京附近最有名也是最气派的寺庙,每日来此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很多达官显贵都喜欢来此进香,万年寺中供奉着不少牌位,有些是为活人立的长生牌位,有些是为逝去之人立的往生牌位。

成国公夫人就在此有往生牌位,因为有这个牌位在,国公府每年给万年寺捐献的香火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成晗菱等人每年都会来此斋戒十日,万年寺早就为他们备好了小院——一座看起来很朴素其实里面装饰得极好的四合院。

成晟然夫妇理所当然占了正房,成晟旻和成晗芙则分别去了东西厢房,至于成晗菱,她不住这里。

作为永康帝亲封的郡主,成晗菱有资格独自住一个小院。

这也正和成晗菱的心意,她可不想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

霍谨博跟着车队走了将近四十里路,腿都快走断了,分配了住处后,他立刻提起桌上的茶壶,连倒了几杯茶解渴,同时坐下不停捶打酸疼的双腿,现在他不好脱掉鞋,但他已经感觉到脚底磨出泡。

郭怀尹跟在他身后走进来,一间房住两个人,他正好和霍谨博一间房。

郭怀尹扬声道:“谨博给我也倒一杯。”

他也是累得不行,到现在还气喘吁吁的。

郭怀尹因为和管事关系好,平日里的差事都很轻松,更没干过什么苦力活,这次来万年寺差点要了他的命,后半段都是靠毅力撑着,差点累瘫在路上。

作者有话要说:

“有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出自毛伯温的《都御史》

第15章

郭怀尹和霍谨博一样,都是第一次来万年寺,但他人脉广,方才来的路上就打听好了一切。

据他所知,成晗菱等人在万年寺这十日,除了斋戒还要抄写佛经,抄写好的佛经会送去大殿香火加持,最后送到成国公夫人的牌位前供奉。

他们这些随行的下人,除了有具体任务的,其他人一般来说都比较轻闲,可以在万年寺四处走动,但主子传唤时必须尽快赶到,所以最好不能走远。

霍谨博听到这个,就知道自己自由时间恐怕不多,成晗菱不是个能安静一天的人,谁知道她会不会突然要见他。

不过今天坐了一路马车,成晗菱这会儿应该没心思见他,霍谨博打算出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