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我当皇后了(198)

作者: 仲未饮茶 阅读记录

谢辅何等人物,一看眼前这三人的反应便知,这事恐怕连澹台雁自己都蒙在鼓里。

“是臣下眼拙,竟没能一眼辨认出娘娘手上的信物。”谢辅假模假式地道了个歉,又道,“娘娘方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臣便误以为这是无所依凭,才要尽力哄骗……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娘娘君子之腹了。”

澹台雁:……

她懒得理会谢辅的讽刺,“那谢将军现下见了兵符,可能派兵了?”

“可是按朝廷法度,要想调遣军队,除了兵符以外,还当有陛下亲旨要求派兵……”谢辅停顿一瞬,饶有兴致地看了看澹台雁的脸色,忽地笑出来,“不过皇后娘娘亲至,也就代表圣意了吧。”

这语气是在逗弄人吗?澹台雁不由眯起眼,玉内官行囊里还有张褚霖给的空白圣旨,难道就是为了此用?

谢辅却没继续管她要圣旨,只摇摇头叹道:“看来这兵,臣下是不得不派了。”

孟海同玉内官俱都松了一口气,谢辅身后的彦明也是十分高兴,惊喜地望向澹台雁。

谢辅终于肯派兵,然而澹台雁却没露出欣喜神情,仍旧警惕地盯着这位壁州总兵,等着听他的条件。

虎符可与壁州龟符合符本是意料之外,且这虎符同朝廷留存的另一半龟符究竟不同,谢辅既可以顺势认下来,也可以以遵循朝廷法度之名,对这“甲兵之符”四个大字视若无睹。

再有方才谢辅说要圣旨,忽而又说看在澹台雁的面上不要了,想来是以此为要挟,要她一个人情。

果然,壁州军的兵马不是那么好要的,先前谢辅拒绝出兵,一是信不过澹台雁;二是九成山形势不明,贸然出兵有损无益;再有则是西南匪患猖獗,又有丹苏虎视眈眈,壁州军绝不可轻举妄动。

谢辅说得很明白,兵可以借,然而事发突然,他最多只能给出三万富余,且他是壁州总兵,不得擅离壁州,为了澹台雁方便,可让澹台彦明这个壁州都尉代为领军,一同北上解困救驾。

这便是打着让澹台彦明去九成山立功的意思,澹台雁便知道,她所说的那些话,多少还是说中了谢辅的心思。

这些条件还算合理,只是三万兵马太少,只怕难以与宁王十万兵马相抗。

谢辅这老狐狸却道:“臣下听闻谭娘子极善以少胜多,宁王不过区区十万兵马,想来对娘娘来说,这三万兵马已经足够。”

澹台雁无话可说。

西南确实不能无人,宁王征讨檄文广发大衍,外族难免要听到些风声,谢辅说得挑衅,但若真分薄了壁州兵力,届时匪患寇乱齐发,壁州城若是守不住,只怕又是一场大乱。

且九成山尚还有几万龙武卫,到时候若能里应外合,未必不能成事。

至于让澹台彦明带兵随行,澹台雁本就有此意,便就放下一颗心,也没拿那空白圣旨出来吓唬人。

在为他们送行时,谢辅站在营前,对澹台雁意味深长道:“‘将失一令,军破身死。’娘娘此去艰难,万望三思而后行。”

九成山的局势不等人,澹台雁收回那半块虎符,仍旧同往常一般缠在腕间,而后飞身上马,带着三万壁州军迅速往北赶。

谢辅倒是没坑她,点选出来的三万壁州军兵强马壮,自带辎重,训练有素,急行军时速度极快,不到一旬便赶回了九成山。

而到了九成山下,澹台雁发现情况到底有多糟糕。

京城乃大衍中枢,为了防范敌寇乱起,城墙修筑得又高又厚,皇宫历经数代帝王反复检修,也是十分坚固。然而九成山却不然,京城是易守难攻,九成山却是易攻难守。

九成山东临运河道,往西是通往京城的群山与廊道,行宫背靠九成山而建,也是被环抱在山水之间,再往前则是群臣与百姓的住所,仿照京城阡陌一样规成一个个的小框子,再外一圈,则是薄薄一层夯土砖墙。

这般地形,往北是山路难行,往东又是湍急河流,想要离开行宫避走他地,便只剩下西、南两个方向,但派出去的斥候回报澹台雁,这两处都被宁王的兵马给围住了。

宁王突发檄文,又突然行军城下,打得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主意,然而宁王叛军号称有十万之众,这么多的人,想要腾挪运转并非一日之功,按澹台雁的预想,这十万兵马怎么着都该有些水分才对。

但斥候回报,九成山左近围着乌压压地一大批人,看起来声势尤为浩大宁王军旗四处飘扬,人数比起十万只多不少,这些人团团围在九成山下,将两处出口堵得水泄不通,这恐怕就是宁王起事至今,行宫中并未有丝毫消息传递出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