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同人)红楼意难忘(11)

见林如海对自己如此之好,贾雨村哪有不答应的理由?他强压下心中的喜悦,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如何称呼?现官居何位?只怕吾辈晚生行事草率,如此贸然前去,怕冲撞了诸位大人也不美。”

林如海笑道:“弟之岳家与雨村兄乃是同宗谱的贾家,系荣国公之孙:大内兄名赦,字恩侯,承蒙天恩,袭了一等将军;二内兄名政,字存周,乃科举出身,蒙恩进仕途,现任工部员外郎。我那二内兄为人谦恭厚道,大有其祖上遗风,绝非那些个慢待清流之膏粱纨绔,如此弟方书信相托。一则全尊兄之抱负,二则也是托兄照顾弟之小女。”

听到林如海如此说,贾雨村大喜,忙躬身致谢应了下来。林如海便与之谋划行程。

很快,林如海与贾雨村安排下了一切事宜便进内院告之黛玉,黛玉早已知晓林如海要安排自己进京避难,便道:“女儿此去已属不孝,无奈母亲遗命,父亲又如此说,那女儿惟有叩首以谢父母之恩。”说完林黛玉便跪下,规矩磕了三次头。她知道这一去,怕是与林如海最后一别了。“女儿望父亲多多保重自己,好让女儿日后膝前尽孝。”

林如海心中大凄,他也知道贾敏将个中原因说与了黛玉,便强忍悲说道:“汝父自会照顾自己,望来日与汝再聚。”

林黛玉听出林如海话中凄凉之意,怕是林如海已准备好即将面对的一切。虽说林如海不如贾敏待自己亲切,但是日常照顾却并无短缺,如今一去怕是再无团聚的可能,林黛玉脸上不由得滚下泪珠,悲声道:“父亲之话,女儿谨记在心。此去绝不堕了父亲的名声。”

“此乃汝父在京城的些许产业,如今托付与你。固然外祖舅母家不会短了你什么,但凡手中有些银两也好。”林如海将一叠银票并地契交与林黛玉。

林黛玉大吃一惊,原来林黛玉并不是两手空空去的贾府。她瞟了一眼手中的银票,怕是有几万两之巨,而且手中的地契值多少还不确定。这一去,怕是自己并不比那宝姐姐穷多少了。

“汝父在京中并无太多至交,但是那吏部侍郎方唐镜乃汝父之旧交,若有什么难处,不妨寻了他去。此乃汝父之信物,见此物他必然出手相助于汝。”林如海将一块银牌交与林黛玉,“罢了,你好生收拾吧,明日即出发上京。”

林黛玉连忙行礼告辞,回内院的时候林黛玉却心中纳罕,这林如海早已为林黛玉备下不少资财,而且还安排下一条后路可以求助,为何林黛玉在贾府却过得如此闷闷不乐?其实林黛玉不知的是,在她进入红楼的那一刻起,这个故事就变得有些不同了。

过了些时日,贾雨村一行人等进入神京。雨村精心整了衣冠,带了书童,拿着贾家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此时贾政早已看了林如海的家书,见是此人,忙请入相会。呆见了雨村,谈吐之间颇有不俗,便喜了不少。且这贾政礼贤下士,况又系妹丈相托,少不得优待雨村,相较其他更又不同,便竭力从中周旋。不多日便谋了一个复职候缺,过了月余,金陵应天府缺出,贾政便替贾雨村谋补了此缺。那贾雨村择日上任不在话下。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早有贾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林黛玉前世在书中,今生从贾敏嘴中得知这外祖家与别家不同,就这次迎接的三等仆妇,无论吃穿用度,还是浑身的气派已是与扬州城中的官家大户不同。林黛玉心中暗叹道,果然是个豪门世家啊!黛玉穿越之后便是来到扬州城,自然没有见过林府在京中的气派,自然感叹良多。

隔着纱窗,林黛玉看着这京城的繁华。与扬州的精致小巧不同的是,京城无处不在展示着那雍容华贵的气氛。王嬷嬷与雪雁自是见多了,便敛了心神。而那锦雯、琇琴却是第一次进京,如若不是黛玉严令闲谈,怕是这车内就已经闹翻天了。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题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林黛玉心想:这就是“造衅开端实在宁”的宁国府。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漫言不肖皆荣出”的荣国府了。依旧是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车轿行不了多远便停了下来,车夫轿夫皆快步离开。王嬷嬷示意,雪雁、锦雯与琇琴连忙随着她下了车。将车中的林黛玉请到了旁边的一乘轿子里,林黛玉暗叹这贾府的规矩还真是繁多。跟在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簇新的十七八岁小厮上来,复又抬起轿子。众婆子忙下轿,围随黛玉之轿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王嬷嬷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王嬷嬷的手,进了那垂花门,两边皆是抄手游廊,正当中是穿堂,迎着门放了紫檀架子座底的大理石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是雕梁画栋的五间上房,两边是穿山的游廊厢房,那廊上还挂着鹦鹉、画眉等各色善叫的鸟雀。几个穿红着绿的小丫鬟正坐在台阶上,一见她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刚老祖宗还在念叨呢,可巧就来了。”

林黛玉低声道:“有劳了。”锦雯连忙将几个荷包塞到那几个丫头手上。于是三四人连忙道了谢,争着打起门帘;一面就听得有人在内回话:“林姑娘到了。”(引用借鉴于原著《红楼梦》稍有改动)

林黛玉一入荣国府

一进得正房,一个满头珠翠的老妇人,黛玉知是贾母,便抱住黛玉。“我的心肝哟。”

旁边等人自是上来劝慰一番,好不容易将贾母劝开,黛玉方在正堂里行了礼。贾母道:“可怜见的!——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嫂子。”黛玉在贾母的指引下,一一拜见。行完礼后,贾母道:“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旁边的人应了一声,便有人离了正房去寻姑娘了。

林黛玉知道贾母又要说话,而这话恐怕是日后王夫人不喜自己的由头,古往今来,小姑子与嫂子便是个对头,贾母看高贾敏自然会引得邢夫人、王夫人不喜。黛玉连忙掏出一份礼单,“此乃家父的一点心意,是孝敬外祖母的。”

贾母见黛玉如此知礼,心中一喜。嘴上却道:“怎么?上外祖母家住几天就要备礼?说出去,也不怕人打嘴?”

林黛玉略有点尴尬地立着,王夫人见此连忙上前收了礼单。王夫人轻轻拍了下黛玉的肩膀,示意无妨。随即转身将礼单递给贾母,“老太君这是说得什么话?外孙女来住当然不用备礼,但是姑爷的孝敬也是一番孝心不是?”王夫人打开礼单,放在贾母面前。此刻眼中余光一扫,这礼单也着实丰厚,心中便愈发喜了。

列位客官,莫非这王夫人是个富贵眼么?非也,这王夫人乃一善心之人,平时念佛积善,心肠极是好。只是这贾府家大,未免有些个捉襟见肘,如今林府拜上的礼单上头一项便是纹银一万两,虽说不多,倒也解了贾府的燃眉之急。这王夫人自然视黛玉不同了。

“罢了,好生收下吧。”贾母将礼单递给王夫人,王夫人自然是忙不迭地收好。

说话间,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黛玉打量了下,那面色可亲的自是迎春;而那神色飞扬当然是探春;最后那个身量娇小的就是惜春。三人的钗环裙袄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连忙上前行礼,身边的锦雯也将早已备好的小礼物递给了三人身边的贴身大丫鬟。黛玉与迎春、探春并惜春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众人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黛玉惟恐贾母又伤心,急将话题岔开到江南的风土人情上,这些在座的人虽然都是祖籍金陵,但是要么太小没有去过,要么就是很早以前去的。黛玉的一番说辞,倒是吸引了不少人,整个气氛也轻松下来。